分享

习课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教师版)

 培根阅读 2020-08-08

习课堂: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任务一(6分钟)

1.读古诗。

2.读词语。

dé      bó  zhǔ

江    

3.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注意停顿线。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树,

江清/月人。

(2)齐读古诗。

任务二(8分钟)

1.抄写词语,边抄边记。

2.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宿(sù  xiǔ)建德(dé  děi)江  泊(bó  pō)烟渚(zhǔ  zhě)

3.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的诗词名句,试着写几句吧。

(1) 举头望明月,                   

(2)                    ,江枫渔火对愁眠。

(3)                                      

(4)                                      


任务三(14分钟)

       1.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读对偶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背古诗。

(1)自由背古诗。

(2)男生读、女生背;女生读、男生背。

(3)齐背古诗。

3.解古诗。

(1)读课文的注释。

(2)读补充的注释。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添。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旷,空阔。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3)说说诗的大致意思,疑惑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资料。

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时忧愁、孤寂的心情。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任务四(12分钟)

1.理解古诗,解释字词。

宿(过夜)            移舟(滑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  

旷(空阔)            新(增添

2.根据意思,填写诗句。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对应的诗句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旷野无边无际,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对应的诗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学习小窍门:读一读译文。

3.理解古诗,完成填空。

《宿建德江》是一首代诗人孟浩然写羁旅之思的诗,表达了诗人忧愁 孤寂 的内心,从诗句中可以推断,该诗表现的时间为夜晚,地点在建德江,特定的时空为后面独特的景物描写创造了条件。

4.细读诗句,完成练习。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2)诗中点明标题《宿建德江》的句子是移舟泊烟渚

(3)全诗最能表现诗人心情的一个字是“”。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①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②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5.根据诗意,选择答案。

下面关于《宿建德江》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思乡之愁和孤独之情。

B.“月近人”让作者孤寂之心得到安慰。

C.“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


奖励题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任务一(6分钟)

1.读古诗。
2.读词语。

shì  juǎn       sàn

轼   卷地风   忽吹

3.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注意停顿线。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遮山,

白雨/跳珠/入船。

卷地/风来/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齐读古诗。

任务二(8分钟)


1.抄写词语,边抄边记。

2.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入船(ruàn  luàn)    卷(juǎn  juàn)地风来忽吹散(sǎn  sàn

3.联系古诗,完成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骤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朗读前三句时可用比较轻快的节奏,读出天气骤变时 惊奇的感觉,最后一句语速可稍微缓慢,读出雨后湖面的平静之感。

(2)苏轼曾两度到杭州做官,时常游赏西湖风景,除了文中这首诗,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另一首描写雨中西湖的诗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任务三(12分钟)

  1.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读对偶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背古诗。

(1)自由背古诗。

(2)男生读、女生背;女生读、男生背。

(3)齐背古诗。

3.解古诗。

(1)读课文的注释。

(2)读补充的注释。

醉书:醉酒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跳珠:跳动的珍珠。

卷地:从地面卷起。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3)说说诗的大致意思,疑惑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资料。

诗人在杭州任职。那年六月二十七日,诗人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系列七言绝句,共五首。本诗为其中的第一首。

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鱼、狂风、湖水等景物,加上“翻墨”“跳珠”等充满动态和新鲜感的表达,生动描绘出从阴到雨又到晴的过程变化,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任务四(14分钟)


1.理解古诗,解释字词。

醉(醉酒)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

遮(遮盖)     跳珠(跳动的珍珠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2.根据意思,填写诗句。

“黑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纷乱地蹦进船里”,对应的诗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对应的诗句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学习小窍门:读一读译文。

3.理解古诗,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首代诗人苏轼写的。诗中写到云、山、等景,写出了西湖夏日的雨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填选项)。(A.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对急雨突如其来的厌恶之情)

4.细读诗句,完成练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在望湖楼醉酒的时候所写的。

(2)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天气变化之。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雨的。第三句的“”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3)诗中“黑云白雨跳珠乱入船”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雨下得大,“未遮山忽吹散”等词语写出了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4)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并挑一幅画写写自己“看”到的画面。(言之有理即可)

第一句:黑云遮天图      第二句:白雨入船图 

第三句:风卷雨走图      第四句:水天一色图

我最喜欢的是______图,我“看”到了                                                                   

5.根据诗意,判断对错。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的是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的“乱入船”写出了当时的雨急、雨大。(   

(3)“望湖楼下水如天”中的“水如天”赞美了西湖雨后水天一色的清新之美。(   

(4)“望湖楼下水如天”中的“水如天”表现了诗人的心胸像天一般宽广。(  X  )

奖励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第三课时

任务一(8分钟)

1.宋词读正确。

2.字词读正确。

què    chán    zhuǎn   xiàn

鹊    蝉      溪桥忽

3.宋词读流畅。

(1)听老师读,注意停顿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自由读宋词。

任务二(10分钟)

1.抄写词语,边抄边记。

2.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惊鹊(què   xī)    鸣蝉(dān chán)   

路转(zhuǎn   zhuàn)溪桥忽见(jiàn   xiàn

3.联系宋词,完成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  宋  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写的一首吟咏  田园  风光的词。词题中“西江月”是  词牌名  ,这样的名称还有很多,如清平乐卜算子浣溪沙。“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  题目

(2)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退居江西上饶  夜晚 (时间)在  黄沙道中  (地点)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词人  AB  (多选)的心情。(A.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B.对丰收之年的喜悦 C.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运用了  对偶  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增添了词的音韵美。请再默写一个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诗词名句: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任务三(10分钟)

      1.读宋词。

(1)自由读宋词。

(2)齐读宋词。

(3)读对偶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背宋词。

(1)自由背宋词。

(2)男生读、女生背;女生读、男生背。

(3)齐背宋词。

3.解宋词。

(1)读课文的注释。

(2)读补充的注释。

七八个:概述词,说明星星寥寥无几。

两三点:概述词,说明雨量不大。

旧时:往日。

(3)说说词的大致意思,疑惑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资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江西上饶退隐时写的一首田园风光的词。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作者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方面描写黄沙岭的夜景。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任务四(12分钟)

1.字词意思,精准填写。

别枝(横斜的树枝)   茅店(用茅草盖的旅社

旧时(往日)            社林(社庙丛林

社(社庙,土地庙)    见(同“现”,出现

七八个(概述词,说明星星寥寥无几) 

两三点(概述词,说明雨量不大

2.根据意思,填写词句。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对应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对应的词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对应的词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对应的词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学习小贴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翻译,读2遍

3.品读词句,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明月清风鸣蝉

(2)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七八个”说明了星星很稀疏,“两三点”说明了雨下得很小,这与上阙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2)“忽见”的意思是忽然出现。词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和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4.比较诗词,选择答案。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谢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一首表达了 A 的情感,后一首表达了 B 的情感。

(A.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  B.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奖励题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