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新散文全国征文大赛】杨蕊|问荷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丝路新散文”

全国征文大赛

问荷        

◀               初选入围51号作品 杨蕊

当听着“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江南荷塘的曲儿,已然在一个艳艳的秋日乘船行走在白洋淀了。

淀子里空荡荡的,没有观荷者,也不见那经常驾着鱼鹰独自撑船游走的老人,所剩无几的残荷间,更是少了鱼儿优游的身影。去岁来时秋荷满塘,如今连荷叶都被打了去卖到市场,只剩光秃秃的荷梗在风中摇摆,像个大大的惊叹号,这自然的景色今日是越来越经济了!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远古吟唱回响在耳侧,此时此地似乎更多了一分凄怆。与赶来看秋塘的友人幻想着盛夏大观园的热闹,随手采下那朵昨日留存的忧伤,坐在船头嗅着小荷淡淡的香迎风而歌。即便如此萧瑟之秋,热爱生活的人面对留存的残荷、高高的蒲棒、干枯的莲蓬,仍能兴奋得眼睛中现出无邪的笑容,思无邪吗?那平日蹙眉的凤姐也在朗声大笑呢!艳阳下的水美妙,天美妙,看景致的人儿,被秋阳烘得暖暖的,喜悦由心底漾出。高高的蒲草夹杂在荷叶中,劲健挺拔,蓼花汀上,微风中便多了生命的律动,于是兴奋地摘取大把残荷与莲蓬,尘封这段记忆。

一线天附近还存留着大片荷叶,让游人失意中多了些看秋的兴致。芰荷可衣亦可食,有心的人将与荷有关的事物皆做成美味。这荷花瓣油炸后缺少了荷花的清气,刚冒芽的荷叶凉拌后最美味,荷叶熬出的粥同样清爽可口,更不用说做成美味的莲子羹、糯米藕,想想都流口水,只是不知如何可衣,该不会像亚当夏娃随手拿荷叶如此这般遮挡一番吧!濂溪先生爱莲独偏其清,而清朝爱莲居主人沈复最是雅致,他那可爱的芸娘夜间撮一把绿茶轻轻置于荷花盛开的瓣心中,晨起取而烹之,花馨茶芬静静弥散在沈三白的心中,空香沾手,如此也算是岁月静好吧。

喜欢荷,非为衣食之计,它刚劲与娇媚双绝,虚心与扎实共生,令人从心底折服,今人该是需要多少倾心的关注,才能触碰到它的心灵?

荷的柔与刚真是上天的造化,纵读千遍,也不厌倦。看过无数画家的荷,大千居士笔下最多妩媚和莽苍之气,舒展无囿,如民国时的女子,林徽因抑或陆小曼,亭亭净植,宛在水中央,是荷塘中的大境界。东方的花鸟画绝不似西方的静物画,笔墨形色间更多是意的表达——意境,意趣,意在笔先,意味绵长……无论盛夏,还是晚秋,荷塘里不论大景小景,皆能入画,大景宽适足以养神,小景清雅亦能怡情,甚至因小见大,由浅入深,去想象更开阔深邃的境界。面对满塘秋荷,思忖画荷太过工致便有阴柔之气,太过写意则少了荷的雅韵,如此看清代南田先生笔下的没骨荷花,墨色淋漓,柔而不媚,雅而不俗,不受俗世烦扰,更少烟火气。恽氏书画双绝,虽然得到时人推崇,但依旧不能解决生活上的窘迫,对最初流连于山水间的画家来说,只能借助后期荷塘中花鸟的形色增添些许生气。今日看这旧年墨色在故纸上泛出别样的光泽,画家以平静笔触细细描出心灵深处的一声低吟:露天真气则不落一丝尘垢,如雨后天青云破处。

夏日翠绿的浮萍卧在水面,似乎东游西逛,其实根在泥中,远走不了,就像传统文化深埋在画家的心底,即便在异乡也流露着中国文化的气息,这“气息”二字,调理着画面,使其畅通,不阻塞,可以游刃有余地挥动大笔,疏浚墨色,如此也便成为主宰中国画精神的关捩。

如今冬的气息越来越近了,干枯的荷叶色泽随之变得愈加稳重。年年观荷荷不同,只有今日似能看到荷花初开的花瓣间,唐寅笔下的软玉枝下忸怩出荷花茎的妖娆,此处惊鸿所至,举目望断南飞鸥鹭,似已不知所往,但会有一只误入尺幅画中,留待后人慢慢赏玩。

前年院中植两株荷花,一红一白,染得一院花草芬芳。画室久坐累了,凝视荷花缸中优游的鱼儿,独自注视,对艺术的感念不自主地流淌在笔下。回眼看几步大的庭院,花竹娟秀,草叶卷舒,或是与友一同品味荷的馨香,看潇潇细竹风中摇摆,听雨打芭蕉细碎的清音,生命登时变得丰满而美丽,此时发现寻找生命的会心处不在远,勺水亦有曲处,挑山工上山的路是曲折走上去的,每日临写铁线篆的笔法,亦是曲中求直,这不同的凹凸之形下有的是生命的节奏与韵致,更是生命中最平白智慧的体现。

画荷之余,看一堆蝉的衣服散落在画案上枯荷间,似能听到不休的鸣叫。那些艺术形式自然的流露,在秋后簌簌而下的落叶间,令人感怀唏嘘,不能忘却,间有一丝落寞与冷寂,四顾无人,阒然无声,寂寥空旷。南朝王籍“蝉噪林愈静”一语倒来得贴切,那静与净本一体,以此蝉便与那莲儿似乎有了对接,其实那静中稍有一丝的不安分,才使蝉咬破躯壳完成羽化的过程变得更为生动。

钟爱画荷,不知不觉竟对这蝉蜕也有了想画的冲动。有画家说作画贵静净,静则雅,净则美,静在心灵之修养,净在技巧之修养,想来画家能做到如此,便得禅之大境界了。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迎客前,庭院洒扫后再摇落树上的红叶,片片点点飘落阶前,如画幅般流露出人工的自然美。东山魁夷似有洁癖,然倪云林不只生活中有洁癖,精神上亦有,想起倪迂的“清泉白石茶”,李白的“明月直入,无心可猜”便直抵云林内心深处,这茶中加入核桃、松子以粉调制做成的石状小块,不知该是何种况味。倪氏“味我迂言淡如水”的感慨,是一种如风的生命态度,就像那晚天津音乐厅中巫娜古琴絮语间发出的心灵之音——神人畅,真正自然的声音,巫娜弹琴的样子像远古走来的女巫,安静时如邻家聪明的女孩惹人爱,拨弄琴弦后有一股执拗和天真,像是面对人生严肃的弹唱。

走在大街上,凤凰传奇那曲《荷塘月色》在四处摇曳,这二十一世纪的月色确实不同以往了,变得更加调侃和轻松,没有了朱自清笔下的宁静和安适。

想起居住在大观园的那些夜晚,看这水润的园子,月色中断不会再惊起低语的鸳鸯,嬉戏的水鸭,任萤火虫闪着幽幽的光说着悄悄话,蒹葭诗意地随风摇动,让有情人撞入梦中去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夜深了啊,看十二连桥蜿蜒成一条长龙,走在桥上虽有些凉,但心情也随之飘逸起来。荷塘中那些朦胧的画面,像是空中扯来一团白云絮就,蓬松绵软,那寡欲的八大于清晨墨濡香露,鼻引清气作一幅《河上花图》,纵然在安静的禅堂,狂乱的笔法还是无法禁锢他生命的激情,以意象水墨把心中的悲欣交织在画中,从入世到出世,无奈把深沉的爱埋在笔墨深处。“此花不在心外”,是阳明先生的智慧,忆起旧时月色,塘内有荷,夏雨打叶,天籁可听,莲花如处水般清心,那荷生长在八大的画面里,也盛开在我的心中。笔落春蚕食叶声,那些有序的笔墨渐渐使心情沉稳厚重起来,像是笔锋下鱼儿咬食着荷叶,刷刷刷——,生动,圆润,饱满,自然,而有韵致。每日在与古人的笔墨直面时,不由质问身边那个踽踽独行的影子:一生能有多少时间与自己的心对话,来完成生命的真正自觉?案旁书林中看过往人生,无数大家的笔墨沉沉压过来,只独自在砚旁沉默,一时想有只鲁迅先生喜爱的小隐鼠,能在笔墨之余舔食残墨,亦能窥视我无绪的心境.

伍尔芙说,你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吗?我说,有,可以燃起一缕香,好好做一个荷的梦。荷呀,你感受到我的梦了吗?此时似乎能看到明年盛夏的花朵开得有多茂密,有多娇艳,有多知性,对视一蓬蓬或艳丽或洁净的花朵,无数蝶儿不时在周边飞舞。有人说,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灵魂,今生穿梭花间,是为了寻找前世。静静感受花儿的盛与衰,听着那英的《花一开满就相爱》,想着明年荷月一定采下鲜嫩的荷叶做酒杯,好与荷能倾心交谈,说说心底的秘密,以及我那如蝶儿一般静静看花开花落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杨蕊,字含英,笔名赭石,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女画家学会会员河北省美协会员,河北省新闻书画家协会理事,沧州市美协副秘书长初识书画,继喜弦歌,后迷恋文字影像,散淡行走在艺术边缘。散文艺术评论等作品刊登于《美术观察》《中国水墨》《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现供职于沧州日报社美摄部,主任编辑。

丝路新散文

主办: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编:柏峰

执行主编:刘莉

编辑:李维刚

校对:周伶俐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