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新散文全国征文】王金玉|“开学”风景线 (96)

 新锐散文 2020-08-08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开学”风景线  (96)

文/三秦月    

初秋,正是开学季。秋风乍起,惊醒了一片落叶,我推开窗,轻轻地撷取这一片黃叶, 放眼便是贯城河,望着河两岸背着双肩书包的学生踏步在开学的路上,岁月痕迹一时回到读书的童年,追忆起开学前在河坝上写作业的那道风景。

光阴飞逝,岁月匆忙,寻找曾经的记忆,记忆依然,心思依然。四十年前自已从六岁到十五岁背书包开学读书味道也是这般简单素白,只是那时的我们兄弟姐妹多,现在多是独生子女而已。

我家在贯城河边,童年的我自然而然与贯城河的河坝联在一起。四十年前的贯城河是没有河堤的,河岸自然弯延,两岸小房小楼,河水凊且涟漪。大人洗衣聊天,小孩趟水摸鱼,一派江南景色。在二桥与三桥间有一河坝,约半个足球场大,野草自生,是我们玩耍的第一乐园。玩伴都是河两岸的,都是差不多大的一起玩的最好,且男孩只跟男孩玩。到了入学年龄,玩伴一起上学,按片区就读于二小。读书便有了暑假,暑期正是捉蜻蜓、戏水、捞鱼好时节,小伙伴们使着劲玩。一直是要玩到开学报到仅剩三天时,此时各个年级的玩伴相约一起到河坝赶做假期作业,勤快点的从家里带来小桌小凳,懒惰点的索性蹬起和爬在草枰上做作业。

做作业时大家时不时互问:“你做到哪一页了?”不会做的就找成绩好的问,谁都以能教别人为自豪。如果同年级的都不会,便求教高年级的。

记得底气最足的便是到河坝做作业时对老妈说的那句话:“今天给我端饭到河坝来,我们要做作业。”问其他小伙伴,大都如是说。

记得那时用“一定”两个字造句,所有的小伙伴皆只会造“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且“湾”字要细写多遍才正确。但凭此句足以见我们那个年代不仅是言语贫乏,且墙上标语烙印极深。

记忆恍如昨日的是三年级时的那个暑假河坝做作业人好多,数了几遍才数清是31人,排成很长的一条线。自家亲人一定是会站在河岸细致观看的,路上行人也会停下脚步注目一番才又行。

做完假期作业,也就开学了。开学报到每家都是大姐或大哥带着去,要交学费、书费和班费。我家姊妹四人,都读二小,开学了母亲给大姐5元钱,四姊妹的费就够交了。那时的老师是宽严相济,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我的班主任姓周,有一种犀利且不怒自威的眼光,手边放有一戒尺,批改暑假作业超认真,一旦发现哪个学生字写得马虎潦草、答案是敷衍应付,不仅责令回家重做,且叫伸出右手心重重打上三板子。我们那三天做作业很是认真,所以开学报到很有底气。周老师这般教育作风也深深的影响着我,我现在也是手握戒尺,在传授知识和做人道理的同时,很是管教自已的学生。我自思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也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严管学生。

时光如流水,那些年、那些小伙伴、那些开学事,那些悄悄划过记忆的流萤,那些人生中过往的烟云,构筑了自已生命的主体。几十年光阴里见证贯城河几次修建,门前流水依向东流,可草坪河坝却荡然无存了。现在偶尔也见着有小学生蹬在河栏边做作业,然只三,五人而已。曾经几十人一起做作业的风景,假期自由玩乐不花父母一分钱的时代是无以复加了。

好可惜,开学前河坝做作业这道风景只留存在记忆里而无一张照片实存。

往事也只是用文字追忆罢了,要是看看而今,孩子一个暑假,父母月薪上万还是撑不起;教育则是弥漫着“在家里,父母舍不得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的气息。这是时代教育的悲哀,还是鼓励教育的误解,是名利关系的亵渎,还是对教育本质的偏离?我们这一代人颇是难解。

作者简介

王金玉

作者简介:王金玉,中共党员,65年生于寒素之家。读杂书、勤习字、开棋院、传棋道、喜美酒、好远行、持冬泳、写文章,是下棋里面写文章,写文章里面习字,习字里面下棋之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恋上文字,常年以棋写文,获奖若干。现任贵州安顺若飞棋院院长,以授幼儿围棋,作文,书法为业。

丝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