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王淑萍|血色梅花

 新锐散文 2020-08-08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王淑萍创作感言


我是乡村的女儿,乡土是我的根。文字在我的笔下,永远都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作者简介

王淑萍  回族。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石嘴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煮生活。著有个人散文集《遇见自己》《流年里的余温》,作品散见于区内外各类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

血色梅花   

在盛唐的长安城里,曾生活过这样的两个女人:一个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个是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她们曾把大唐的天空,绚烂成世间的一道风景。

长安,有着辉煌的殿宇,有着阔大的屋檐,房檐上有一串串悬挂着的玉制风铃,被风旋起,击着玉石,发出阵阵清脆而又悲壮苍凉的响声。在这样一个诗意的空间里,生活着许多美丽孤单的女人,深红色的宫门紧锁,显得寂静而落寞。

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中时,就经历了腥风血雨。由于皇后与皇帝的一场“游戏”,使她一夜之间失去了祖父和父亲,被迫随着母亲走进掖庭当宫奴。十四岁以前,她一直生活在掖庭中,纯真长大。继承了母亲的美丽坚忍和上官家族的卓越才华。天生聪秀,加上母亲的言传身教,幼年的她就成了过目成诵,文采过人的小才女。

如果没有走出掖庭,如果没有遇见武则天,也许岁月就会如此慢慢流逝,也许她就会简简单单的过一生,也许世间就没有人会发现,黑暗永巷中的那枝梅花。

“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十三岁的上官婉儿因容貌出众、知书达理、聪明伶俐,被唐高宗封为才人。

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就这样走进了大唐的宫殿。

次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两个传奇女子的遇见,为大唐的天空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遇见武则天之前,她不过是个清婉柔和的女孩子,自幼听了长辈的教导,心心念念想着复仇。而遇见之后,她折服于武则天的睿智才华,彻底颠覆了之前生命的全部信仰,向一个伟大的女性低首了。那些亲人、朋友、爱人,全都埋葬在这一个低首里——从此将十几岁的青春韶华,干净纯稚的心思,凭着一份天性里的凛冽,全部埋藏在单调繁重的文牍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武则天的惜才爱才,使她的智慧有了施展的空间,使她的生命染上了一抹绚烂。她感激她,热爱她,尊敬她。然而被武则天满门诛杀的身世,使她从骨子里仇恨她,这种仇恨就像一道屏障阻隔在两个女人之间,又像一团燃烧的火,随时可以将她们中的任何一个毁灭。但一个才人和皇后的博弈,无疑于以卵击石。所以,她在偌大的皇宫里小心翼翼的行走,如履薄冰。她深知她的脖子上总是架着一把尖刀,只要稍有差池,就会命归黄泉。

她小心翼翼,却还是忤逆了旨意,罪犯死刑。她的才华使武则天动了恻隐之心,于是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以示警告。她的额头因此留下一个伤疤,心气很高的她把这丑陋的伤疤装饰成梅花的样子,从此,她就是傲立在盛唐宫廷里的一朵梅花。

深深宫门中,她依仗超人的聪明智慧,以奴婢的身份,慢慢成长为一个中庸狡黠、八面玲珑的女官。她学会了圆融的关照,学会了左右逢源,学会了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在偌大的男性朝廷中,叱咤风云,游刃有余。

她的成熟,让人忘了她还是一个未嫁的姑娘。

曾经,她以诗传情,写下了对一个男子的思念:“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事,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也许是情到深处不由人。她有点意乱情迷,忘了自己身在宫廷。而幽幽深宫,根本容不下真挚的爱情。何况,她爱的是太子——这注定就是一场悲剧。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们相识三年后,二十七岁的李贤被废去太子位。而置他于死地的那份废黜诏书,正是十七岁的她亲手草拟,她亲手写下女皇的诏书,夺走了她所深爱的男人的生命。昔人远去,她一遍遍读着他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报蔓归……”痛到骨髓,那是一个十七岁少女纯真的爱情。

不知道剩下的日子里,她的心里还有没有过真挚的爱情,只知道她站在那个血腥的朝堂之上,伴着她的杀父仇人,一年又一年。

时间过去了千年,我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读着关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和那个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即使人过中年,用成熟的思维去思考,仍然无法理解,要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可以和一个双手沾满了亲人和爱人鲜血的人朝暮相处?

还是会想起十四岁以前的日子吧,每天习文练武,吟诗做词,像一朵梅花绽放。也会想起这些年和女皇在一起的时光吧,她为她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她看见了未曾见过的风景,让她的天地忽然寥廓,只是,从此再没能邂逅,穿过她秀发的那双手。

那朵梅花,在她的额头,时刻提醒着曾经的耻辱。虽然这样的印记,让她更加娇媚,引得宫女们争相效仿,但于她,只是一个印记,铭刻着耻辱。这耻辱,不在额头,在心里。

她小心翼翼,曲意逢迎,强颜欢笑,终于迎来了祖父、父亲被平反的日子。这一天,梅花灿烂。

这个梅花一样的女子,不仅有着梅花一样靓丽的容貌,更有着梅花一样倔强的个性。

那年,为阻止安乐公主的非分之想,她先后采取劝谏、辞官、削发为尼的方式,最后竟然喝下毒酒,以死相谏。这刚烈的性格,真有巾帼的风范。

这个梅花一样的女子,在金碧辉煌的唐宫中,将恩宠和赞叹,美貌和狡黠,倾注于那支掌理诏令、代批奏章的竹笔。时光过去了千年,当剥离掉她身上的侍女、秘书、妃嫔角色,留给世人的,是一个与诗和文紧密联系的传奇女子,是大力提倡诗词歌赋的一位杰出女官。她建议皇帝广置书馆、招揽学士,自己在府邸开办的文学沙龙也总是文人墨客云集,诗意盎然。

然而,无尽的盛宴、无尽的诗文、无尽的赞歌,都填补不了她内心的凄冷。夜深人静,她常常独对月光,那一颗被风雨洗劫过的心,向月亮诉说着内心的悲凉。一个个孤寂的夜晚,青灯相伴,一遍遍拣拾着那些不可重复的过往。“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原来还是忘不了啊,那个今生唯一爱过的情郎。

那个夜晚,月色如水。她听到了远处急驰而来的马蹄声,于是秉烛出迎,一袭白衣,一如既往的温婉恬静。谁曾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出场,所有的哀婉、孤独和惊世的才华,全被淹没于血色的光芒中……

一代才女,最终倒在了刀光剑影之中,结束了她身世悲惨、命运曲折又风光无限的一生,时年47岁。

一千三百多年后的2013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附近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墓葬,虽然出土了墓志,但墓中并没有发现她的棺椁。这样也好,留一份想象在人间,她就是世人心里永远盛开的那朵梅花。

丝路


高端平台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