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影行踪30】莘庄“小三线”:莘吴、莘车、莘龙线简史

 hyd129 2020-08-08

20世纪70年代,为了沟通上海县县府所在地莘庄与县内各处的公共交通,先后开行了莘吴线、莘车线和莘龙线。这三线原同属公交汽车四场(后归汽车二场,即二汽公司)运营,但与徐闵线等相比,这三线配车和班次都小得多,因而被老莘庄们亲切地称呼为莘庄“小三线”或“三莘线”。40多年来,上海县早已融入闵行区,“小三线”也演绎着各自的“进化史”。今日简述莘庄“小三线”及其沿线地标。

1983年郊县公交线路示意图局部:莘庄“小三线”

莘吴线



1971年

7月1日,北吴线公共汽车线路开辟,自北桥至吴泾。沿途设北桥、新江、西塘湾、塘湾、大河头、龙吴路、硅酸盐厂、吴泾轮渡口等站。

1974年公交手册:北吴线



1976年

北吴线西端终点延伸至莘庄,更名为莘吴线,线长16.5公里。沿途设有莘庄、春申桥、徐家湾桥、颛桥、精神病院、北桥等站,之后循原线至吴泾轮渡口。

1976年公交票价表:莘吴线

1980年代塘湾北吴路上的莘吴线SK640型公共汽车

1992年交通手册:莘吴线



1996年

莘吴专线开通,自莘庄至吴泾渡口,由公交二汽公司和金球出租汽车公司两家企业运营。

莘吴专线二汽公司配车

1999年吴泾渡口终点站处的莘吴线,配车SK6113N型(新闻资料画面,怀念这位“一根捞竿传递无穷力量”的可敬老人王显明)



2000年

莘吴线终点站由莘庄(莘东路)调整至莘松新村。

2000年代莘吴线配车SK6113N型(朱达艺 摄)

2005年莘吴专线配车牡丹中巴(朱达艺 摄)



2006年

3月1日,大众二汽(大众西南)莘吴专线撤销。

2007年莘吴线配车JLY6850K型(魏家钧 摄)



2008年

4月22日,金球出租莘吴专线西端终点由莘庄(莘东路)调整至南辅路西环路。

2008年莘吴线配车ZGT型(廖晖 摄)



2009年

1月1日,莘吴线实行无人售票单一票价。

6月1日,金球出租莘吴专线划归闵行客运公司运营,并更名闵行15路,实行无人售票单一票价。

11月1日,莘吴线线路调整为闵行汽车站至塘湾,并更名为闵行16路。

2009年莘吴线配车SWB6105HDP10-3型(魏家钧 摄)

2009年莘吴线站牌(张渊源 摄)

莘车线(闵行31路)



1976年

10月15日,莘港线公共汽车线路开辟,自莘庄至港口。沿途设有莘庄、春申桥、徐家湾桥、颛桥、上海马铁厂、沈家里、曹行、西康、曹家港、关港、华新社、上粮六库、港口等站。

1976年公交票价表:莘港线



1981年

11月20日,莘港线东端终点调整至车沟桥,线路长14.825公里,并更名为莘车线。自莘庄沿原线至曹家港后,改设车沟桥、车沟桥渡口等站。

1983年交通手册:莘车线

1992年交通手册:莘车线



1995年

ZX莘车线专线车开通,走向、设站与莘车线同(后称莘车专线)。

90年代莘车线和ZX莘车线站牌(Aizome 摄)



2000年

莘车线终点站由莘庄(莘东路)调整至莘松新村。

2000年代莘车线配车SK6942P型(朱达艺 摄)



2006年

3月1日,莘车专线撤销。

2008年莘松新村公交枢纽站内的莘车线,配车ZGT型(魏家钧 摄)

2008年车沟桥渡口终点的莘车线配车DD6103HSC型(张渊源 摄)



2008年

12月31日,莘车线实行无人售票单一票价。

2009年莘松新村公交枢纽站内的莘车线,配车SWB6105HDP10-3型(魏家钧 摄)

2009年莘车线站牌(张渊源 摄)

2014年莘松新村公交枢纽站内的莘车线,配车SWB6106HG型(张渊源 摄)



2018年

6月2日,莘车线更名为闵行31路,线路走向、设站、首末班车时间均不变,但调整为挂牌定班线路。

2020年车沟桥渡口处的闵行31路配车SWB6868BEV61(S8D)型(陈寒松 摄)

莘龙线(831路)



1978年

10月20日,莘龙线公共汽车线路开辟,自莘庄至龙华,全程14.65公里。沿途设有莘庄、二号桥(莘东大队)、金家塘(四号桥)、朱行、朱行路、上中路、龙华乡(长桥新村)、龙吴路(龙华苗圃)、喜泰路、龙华等站。

1983年交通手册:莘龙线

1992年交通手册:莘龙线



1998年

因外环线工程中断莘朱路交通,莘龙线部分路段改道。



2000年

莘龙线终点站由莘庄(莘东路)调整至莘松新村。

2000年代莘龙线配车SK6113N型(朱达艺 摄)



2006年

3月4日,莘龙线取消低谷班次,仅保留上下午班次。

2007年莘松新村公交枢纽站内的莘龙线,配车DD6103HSC型(魏家钧 摄)

2009年莘庄莘建东路上的莘龙线,配车SWB6105HDP10-3型(廖晖 摄)

2009年莘龙线站牌(张渊源 摄)



2010年

4月30日,因百色路东段实施西向东单向行车,莘龙线局部改道。

2014年莘建东路上的莘龙线,配车SWB6120KHV2-3型(廖晖 摄)



2014年

3月8日,莘龙线更名为831路,实行无人售票单一票价,线路走向、设站、首末班车时间均不变。

2018年朱行虹梅南路上的831路,配车SWB6120V4LE(S2G)型(张渊源 摄)



2020年

8月8日,831路撤销。

2020年龙华终点站处的831路配车ZK6106BEVG1(Z0A)型(陈寒松 摄)

莘吴线、莘车线、莘龙线


莘庄

1970年代莘庄老街之中街

莘庄(集镇)因跨莘溪而得名,莘溪亦为莘庄之别名。明嘉靖、万历年间因市业兴而成集镇,崇祯年间有居民数千人,富江南水乡风貌。20世纪50年代,莘溪东西向横贯全镇,狭窄的东西市街沿北岸而建,绵延千余米。南北街与东西街相交于平桥北堍(原海星商场处)。街多弄巷、多桥。平桥为镇中,沿街比家挨户店铺、作坊。清末民初,商市日购销上布达2000余匹。依靠沪杭铁路,30年代商市日盛,棉业繁荣。1960年,上海县治迁此以后,新辟莘建路,建立上海县政府机关大楼。1965年填没莘溪改建成莘浜路,到70年代后期为加快改造旧街,镇貌始为大变。1993年,新闵行区成立后,机关多由镇区迁至沪闵路侧。现老镇商市集中在莘松路和沪闵路交界处的龙之梦购物中心和邻近区中心医院一带的莘东路、莘松路。镇旧时多寺观,但大都毁于战乱,今尚存原会真道院前古银杏两株。

莘吴线、莘车线


颛桥

1970年代颛桥西街一段

颛桥(集镇)向来是颛桥乡、颛桥镇政府驻地。枕沪闵路,六磊塘贯镇北,东有横泾。镇跨六磊塘有众安石拱桥,俗称砖桥,后雅称颛桥,地因桥名。明代有颛桥市,清乾隆年间称镇,嘉庆时复为市,咸丰年间于此设中渡桥团练局。1948年前以六磊塘市河和北街为县界,分治于松江、上海两县(属松江县部分清光绪年间又称颛桥庄)。而后全属上海县。1940年代米市兴旺,全镇200余家店摊中经营米业的有30余家,且大多设在众安桥十字街口;花、米厂坊开办于西市梢六磊塘北岸,客户远至松江。全镇以众安桥为中心,呈“十”字形,分东、西、南、北4街,东、西街为主街。1969年众安桥拆除,1976年又填没市河六磊塘,改辟为颛建路,渐成商业中心。现此古老巨镇处于动迁中。

莘吴线


北桥

北桥老街

北桥(集镇)为原北桥乡、北桥镇政府驻地(现属颛桥镇)。位于沪闵、北松、北吴3路交会处。相传为晋陆机放鹤处,古称鸣鹤桥。因与奉贤南桥相对,故称北桥。889年(唐龙纪元年)建华严庵,宋为明心寺,寺内有北梁七星桥。宋、元置北桥务,后务迁至新场,北桥开始中落。明后期又逐渐兴盛起来,清嘉庆时已称北桥镇。1933~1937年、1948~1954年曾为上海县治。镇小人稀,商市不盛,全赖四乡农民支撑。20世纪二三年代因沪闵南柘路辟建,县治迁入,小店渐增,商业日益繁华。旧有明心寺、瓶山道院、留心门等古迹。

莘吴线


塘湾

塘湾老街

塘湾(集镇)历来是塘湾乡、塘湾镇政府驻地(现属吴泾镇)。因处俞塘之湾而得名。兴起于清嘉庆年间,当时称塘湾市。清代和民国时期盛产芦席纹布。塘湾市街形成于200年前。镇以中心街为镇中心,与前进、振南、三新3条街形成“工”字形,后为日军焚毁。塘湾交通原依赖水路,1938年始有道路通北桥,1957年改建为北吴路,通过镇北。70年代起,街面渐次拓宽。三新街南建五金、百货大楼,与北街形成“丁”字形。

莘吴线


吴泾

1980年代吴泾地区

吴泾东临黄浦江,境内有一条自西向东入浦的吴冲泾得名,北岸昔日有吴冲泾庙(今不存)。地境原是农田。1919年后,胡厥文、穆湘瑶建信大砖瓦公司,渐成集镇。有48间职工简易平房。1958年前后,吴泾化工厂等建造,成为上海重要的化工区和电力生产基地,并建造吴泾新村等。1960年划入新设的闵行区,吴泾集镇湮没。而后在工业区周边续建吴泾新村,建起永德新村、吴泾中学、吴泾文化馆、吴泾体育场及吴泾医院等配套工程。沿黄浦江岸为大型物资运库区,有吴泾冷库等,并有轮渡通往浦东杜行。

莘车线


车沟桥

1980年代车沟桥地区上海焦化总厂俯瞰

车沟桥之名源自龙吴路跨六磊塘桥梁。明清时期即建有石桥名为外车沟桥,1958年辟建龙吴公路时改建为公路桥。桥南即著名的上海焦化总厂。因龙吴线(今178路)设有车沟桥站点,通往轮渡站(对岸为塘口陈行公路)辟于1958年的道路亦以此命名为车沟路(1985年更名澄江路),地名沿用为区域名,一般可泛称车沟桥周围至渡口一带地区。

莘车线


曹行

曹行老街旧屋一角

曹行(集镇)又名曹家行、曹家桥,历来为原曹行乡、曹行镇政府驻地。因明副使曹闵(弘治九年进士)宅第得名。后有丁姓艺人卖艺定居于此,子孙繁衍兴旺,故居民以曹、丁两姓为多。曹行以棉花、土布兴盛,清初商贸渐集,遂成集市,清嘉庆时有曹家行市。清末民初,纺织业衰落,至抗日战争时期商市凋敝。镇沿马屯泾,分东、西、中三街,呈“工”字形,中街市面尤盛。1980年代,街面拓宽,并辟新街于马屯泾西;另于镇北曹行路(现金都路)开辟了新镇区。

莘龙线


朱行

1980年代朱行老街和古紫藤

朱行(集镇)位于原梅陇乡(镇)朱行村。北临淀浦河,南傍老春申港,地处朱梅、朱曹(今合为虹梅南路)、朱莘(今莘朱路)、老朱行(今莘朱东路)和朱行5条公路交会处。朱梅路(虹梅南路)纵越全镇,分镇为东、西两部分。宋代已有民宅,朱氏世居,俗称朱家巷。清乾隆年间称镇,嘉庆时称市,道光、咸丰年间商市衰落。同治年间,因老八尺沟河道淤塞,老春申港疏浚,附近店铺移此,市面繁荣。因“巷”“行”方言谐音,逐渐习称为朱行。1928年上海县、市分治后,以混堂桥为界,镇分治于上海市和上海县、松江县。老街原有一株近300岁树龄的古紫藤,已迁梅陇镇西;镇东春申塘故道上敦义桥尚在(由屋墙所围)。近年在镇东原永新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厂旧基上建起了上海晶城大型住宅区,朱行老街也处在动迁进程中。

莘龙线


长桥新村

拆除前的长桥南街(张渊源 摄)

长桥新村原为龙华乡政府驻地。位于上中路西段,上海植物园西南。为大型居民区,分为一到八村。1956~1958年泰山耐火材料厂(即后来的上海耐火材料厂)在田野上兴建9幢职工住宅楼,因地处长桥集镇以北,故名。其后,市属企业与上海县房管所联合营造住宅,至1981年,建成20幢楼。1982~1984年,又先后兴建多层住宅。当时龙华乡主要商业设施多分布于此,商店集中于上中路,知名的上海中学位于路西首(上中路名即源于此)。1984年起设立长桥街道以来,境域陆续划归徐汇区。1990年代以来新村陆续增建,形成如今生活设施配套完善的成熟社区。

莘龙线


港口

1970年代港口集镇

港口(集镇),又名张行浪,位于黄浦江西、春申塘北的上中路东首。原为小村落,1920年代初因泰山砖瓦厂、宏文造纸厂开办,水运繁忙,人口集居,杂货、米粮等大小店铺相继开办,渐成集市。50年代中期,龙吴路开辟,纵贯镇境,工厂、企业等益增。上海植物园则近在咫尺。

莘龙线


龙华

1984年龙华寺山门前

龙华(集镇)因龙华寺得名。宋代称龙华村,元设龙华铺,明弘治时仍为村落,嘉靖间“市廛千余间”,万历时已成集镇。历来是上海市区西南、上海县东部的重镇。“三月三,上龙华”描绘的就是沪上传统盛事——龙华庙会。此外,龙华寺、龙华塔、“龙华尖”布、龙华水蜜桃、龙华桃花、“龙华晚钟”景、龙华机场都名重沪上。1920年代,因开辟龙华路穿越龙华寺园,使龙华寺、塔分处两侧,镇容随之大变,而龙华则成为上海市区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寺前老街已辟为步行街,而龙华路改道绕塔而过,伴有跨街廊桥相衬。千年龙华,古韵十足。惜因地铁工程影响,市面冷落。如要恢复旧观,或许尚需时日。

参考资料

[1]上海市上海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7

[2]上海县莘庄镇人民政府镇志编纂组编:《莘庄镇志》,内部印行,1986.8

[3]上海县莘庄乡人民政府、陈银荣主编:《莘庄乡志》,内部印行,1986

[4]上海县梅陇乡梅陇志编写组编:《梅陇志》,上海:上海市上海县梅陇乡人民政府,内部发行,1986.12

[5]龙华镇人民政府编;吴春龙主编:《龙华镇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2

[6]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编:《上海市闵行区地名志》,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9

[7]闵行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闵行区地名志》:2000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1

[8]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闵行区志(1992—20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

[9]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

[10]网络资料

策划·撰文·排版

张渊源

摄影

朱达艺

魏家钧

Aizome

廖晖

李凯

陈寒松

张渊源

审校

灯塔

竹青

徐曾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