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一言之美 2020-08-08

隋唐印式作为朱文印的最高典范,博大精深,风格多样。自南北朝发端,经过隋代的整合,到唐朝达到了鼎盛。官印严整宽博,上承南齐“永兴郡印”,一路蟠绕,笔画不顾一切的扩展、延伸;私印顺应书画鉴藏的需要,铸造出了作为篆刻艺术萌芽的元朱印一类作品,给赵孟頫等创作元朱文提供了范本。

根据印文不同的生长状态,隋唐印式呈现出了多样的面貌:有的端庄严整,印文结体自然平正,安详稳妥,体现出了朱文对白文汉印的追摹;有的空灵悠远,排布方式更接近于先秦古玺,大开大合,生动活泼;有的层叠迷离,扭动的线条匀称地交织在印面,造成纷繁复杂的纹理,启发了宋以后的九叠篆官印。

隋唐印章的制作方式大致可分为铸凿和焊接。铸印印风,能于浑厚苍茫中见精微,流动中见迟涩朴茂,有水墨淋漓之趣。焊接印又称“蟠条印”,是先铸好印体,印面内凹成腔,再根据文字造型蟠绕焊接在印腔内而成。其制作便捷,是隋唐印章的常规做法。线条雅洁劲挺,交接富有变化,呈现出悠远诡奇的艺术效果,刚健而不失婀娜。

印面逐渐变大,小篆取代了缪篆,白文变为朱文,焊接、蟠绕致使线条重组、扭曲、变形,加之日久年深的锈蚀残损,幻化出了一个神奇、神秘的朱白视界,成就了隋唐印式的千姿百态,为印学史铸造了新的辉煌。


|南齐“永兴郡印”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此印是南朝官印,开启了隋唐官印的先声。线性十足、蜿蜒盘屈,在洁净的世界里,心情地延伸、扩散,触及到每一个角落,展示自身优美的体态,婉转流美。四字对角呼应,“用 印”诙谐,“兴郡”祥和,既展示了单字的为所欲为,又谐和了整体的亲密无间。如此境界,通情达理!

老赵观点:此印彰显了蟠条焊接的特点,几乎所有的笔画都是随形就势,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横平竖直,和汉官的平直端庄相去甚远,所以多了随意天然的浪漫意味。近乎上紧下松的小篆的字法,让印面多了很多留空,显得疏朗,而“永”字的上松下紧,又增加了韵味的变化。


|唐·桑乾镇印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造化神工将原本繁密如织的图象,残损、幻化成此。空白处幽远渺茫,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婉转盘曲的长线,有序地排叠在一起,完成了对空间的整理,使其浑然有象。虽形状各异,却能流动四方。而幽深的留白又如五湖四海,一片汪洋,与漂浮其上的红线一起,荡漾开来,游向远方,自在逍遥。

老赵观点:这也是一方蟠条特色明显的印章。蟠条的盘绕除了增加线条随机变化之外,再就是其转折,很少出现方折,所以圆绕或搭接的转折为多,这样说线条特点,增加了自然的意趣和灵动。


|唐·会稽县印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老赵观点:历史上有评印风自唐宋始降,虽然隋唐印传世不多,但有些还是非常精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这次选的五方印。这方“会稽县印”,除了线条的朴拙厚重之外,章法也很精彩,让人叹为观止。“县”和“稽”本应是印文中笔画较多繁复的字,但处理的非常疏朗,“印”字笔画最简单,但给了最大的空间,所以整体的疏密关系和谐自然,随机天成。


|唐·金山县印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老赵观点:这是一方是让人看了一次,就再也忘不了的印。印中弥漫的消散,貌似不经意的字法和章法,却让人视觉舒适非常。“金”字上部的留空,中间笔画攲侧挪让;“山”字竖画的略带弯曲和下部的留空,造成了类似一个幼稚儿童的呆萌可爱。


|唐·吏部尚书印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中国隋唐五代印经典——老赵批注

老赵观点:一个五字的布局。看着“书”字的小篆的篆法,不禁让人想到印从书出,以书入印,真的是明清流派印那时候开始的吗?看照片有点接近铸造,整体线条的笔意强烈,章法妥当,浑然天成。


(本文转自网络,原作者不详,可告知以便于标明。中间加入自己的一些观点,以做分享)

#书法爱好者##书法##篆刻##一起学书法##艺术品交易指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