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9 闲趣盎然的丛书

 读书当玩 2020-08-08

齐这套“我的”系列第一辑四本闲趣盎然的丛书,是上个月的事。四本书分别是董宁文编,岳麓书社出版《我的书房》《我的书缘》《我的笔名》《我的闲章》。

有缘得到“我的”系列中的第一本,是排在第三出版的《我的笔名》,广州购书中心买的。当时,买着玩,只想看看名人大家的一些笔名轶事。不曾想,这书看着看着就爱上了,配着许多名人的相片,还在好多漫画。里面好多大家名人和许多作者的书都看过,所以见到这些从书中熟悉的人的文章,自然而然有些亲近感。《序》是钟叔河写的,我有他的一套精装《念楼短学》和毛边本《青灯集》。钟叔河的书,文字沉静,读上身来,知其是个身在都市,心在学养,气清人和的老人。《我的笔名》烩炒了一堆人,多是前面已经出版了的《我的书房》《我的书缘》中那些人,但对比下,多了不少。少了黄裳和流沙河两个大家的。黄裳自己说,笔名数百,已经理不太清,怕挂一漏万。在黄裳的书话,还是别的书中读过,他原来给报纸写稿,缺稿时一版副刊全部由他写,用不同的笔名。这可了得,得有多少笔名呀?流沙河,就是笔名,原名余勋坦。流沙河在《晚窗偷读》有文《锯齿啮痕录--引子》说,流沙河死了,历史被淹没了。大意是这样,原话不是这么说的。那是在他右派摘帽,重新工作的是中年人余勋坦,过去的流沙河如今他已经不存在了。流沙河其实说过自己的笔名,在《晚窗偷读》集子中的《笑读<文坛登龙术>》中的“附:答章先生询问”是这样回答的:“四十年代末,在成都读高中,向本市报纸副刊投稿,曾用笔名‘流沙’,出自《禹贡》之‘西至于流沙’,指塞外沙漠,鄙意喜其浩瀚而已。到1950年参加工作,偶从旧刊上得悉早有前辈诗人用过此名,便缀下‘河’字于后,遂成今名。”

《我的笔名》很快就看完了。喜欢里面的相片,因为好多的人,只见其名,不见其人。在《我的笔名》中见到了尊相。除了各自写的笔名外,袭德明的《中国现代文学家传世笔名集释》收在了附录里,介绍的笔名中有高士其、袁拍水、周立波、夏衍、孙犁、冯沅君、艾芜、杨沫、丁玲、冰心、戴晴、陈学昭等。另外,附录里还有几篇谈笔名的,也不错。

本没刻意的想弄齐这套书。今年八月到广州的省立中山图书馆看书,无意在开在地下室的广州湘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折到《我的闲章》。回广州的姨姐家,便一气读完,爱不释手。决定要弄齐这套“我的”丛书第一辑。

在孔夫子旧书网的两家书店找来《我的书房》和《我的书缘》,不亦乐乎。《我的书房》原价24元,网价10元,加邮递费5元,计15元。《我的书缘》定价28元,网价14元,加邮寄费5元,计19元。这两本书到手,作为闲书,非常好读,与别的书掺和一块读,已经读完。

《我的书房》与《我的书缘》封面都是王世襄题字,一个了不得的大玩家。看过他为台湾作家逯耀东写的书《寒夜客来》封面题字的书,还有给三联庆祝六十年书的题字,收有他的全套的《锦灰堆》(全卷)、《锦灰二堆》(一二卷)《锦灰三堆》。王世襄,能为这套书题字,这套书的品质不会差。《我的笔名》与《我的闲章》是黄苗子题写的封面。挺有名气的,见他题字的书不算少,可他的字,欣赏不了,不太喜欢。

这套“我的”丛书,放在一块,交叉读起来有个好处,不仅加深了许多以前并不太熟悉的人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弄懂一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读这样的书,不要一下子扫读的干干净净,挑着读,扫着读,精着读,泛着读,各读其所。由熟悉到陌生,由老年到年轻,由文字耐读的到应景文字(一些文章也就是为了应邀交差),由图片到文字,由文字再看相片。一些大家,以黑色插页的形式镶嵌其中,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题字和简历。有,总比没有好。不时的翻阅,可能是记性不好,真有常看常新的感觉。

这套“我的”丛书,实在的有个好处,串起了我的书房书架中好我的书与好多的人,可以作为准工具书啦。不足的,收纳的作者还不够广泛,一些文字看得出,是障着面子的应景之作。还有些文字,带着做作和显摆痕迹。不过,算不得什么,终是瑕不掩瑜。

我总以为,人与书总缔结着缘分。得到四本第一辑董宁文编的“我的”系列丛书,算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