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8 成都方所听论坛

 读书当玩 2020-08-08

赶来成都方所听国际书店论坛,已经是9月9日中午。还好,赶上了最想听的第二场,书店如何塑造城市风格的下半场(上半场昨晚开幕仪式没赶上)。

找到方所书店,已经是下午一点多,还没吃中餐,随便在书店的咖啡厅要了杯拿铁,一些点心填肚子。因时间紧,吃相有点狼吞虎咽。

旁边一对小年轻浅笑着看我,我也淡笑着看他们。他们那意思,大叔就是这般的喝咖啡,有点怪,一杯四五口,点心两口一个。我的意思呢,大叔就这样了!

其实,有了我这位大叔咖啡厅这样的喝法与吃相,整个小店才有了聚焦,才有了玩意。城市与书店,购书与读书,需要不同的“喝法”与“吃相”,破了一统的“读相”,文才添得玩意。

因有所期待,非常投入的听了德国读我了吗?!书店联合创始人马克·科斯林、南京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英国月巷故事书店创始人塔玛拉·麦克法兰、美国最后一家书店经理凯瑟琳娜·奥尔芬四与书店人的发言。

第一次听同声翻译,形式上,挺有意思。可内容上,多少有些失望。他们四人的发言,要不太泛泛而谈,要不太执着和沉重。总之,在“书店如何塑造城市风格”的话题上,与我所期盼的那种书店的内涵品质打造,或者说书店与城市相关的沉层次挖掘,缺少玩意。

在方所书店略微的转了转,转书店的人不少,选购书的人也不少,在书店看书的人同样不少。看着这些转的,选购的,看书的,便想着他们,是否想过,书店与城市的关系?

书店,塑造城市,命题本身好像开合不对口,一个翅膀太小,一个负担太大。其实吧,就书店与塑造城市而言,不在人力,而在积淀。即便是钱小华的南京先锋书店,说是打造成了南京城一个文化符号,这只是个地标性质的说法。城市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像南京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与二十几年的先锋书店,不会有太大的实质关系。

来了,听了,看了,满足了一个心愿。恰巧又遇上我认得他,他不认得我的钱小华,与他合了张影,算是补了去南京先锋书店,本想见见,却没见着的遗憾。

书店,去塑造城市。有点那什么。多元的书店,如台湾的诚品,南京的先锋,也包括成都的方所,本身就在述说着什么……爱书的人,不用“多元”支撑,不爱书的人,有了“多元”的支撑,书也不会到心里面去。

世界很沉重,书不过是让我们安心的翅膀!

城市让人陡增欲望,书却让心安于一隅,认清世界与生命的真相!

书店与书,对于读书人,不过是个澄心看人看事的媒介,正如巴金所说,看别人是如何的活法!

书店与书,好比城市建筑上的粉底,颜色由着喜欢,便淡抹上去,层层叠叠!

我的读书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走出书本,让书充当垫脚石!

顺说一句,我旁边坐了一男一女两年轻人,苏州“合方”书店合伙人,也是专程过来的。他们的“合方”开在高新区,特色是书与茶。见了他们的书店的创意字,上面一个繁体的“书”的上半个字,下面一个“茶”的下半个字组成的“字”,这倒是出了创意与玩意。

                                2017年9月10日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