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24 冷眼退步看世界--读《沉疴遍地》

 读书当玩 2020-08-08

正因为幸福的稀少,才让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月圆的短暂,才让世人不懈地寻觅和拼接,朝朝暮暮,日出而作,日息而归,念念不忘。

古往今来,乐观的理想,几经捡拾,到手的幸福往往只有一抔。放眼望去,依然是悲观的世界。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周而复始。读完从湖南省图书馆借来,新星出版社2012年3月一版,杜先菊翻译的(美)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除了以上的感叹,更让人深刻的感到,正因为世界沉疴遍地,才让人类梦想不止,编织不止,建设不止,修补不止。

同样的世界,前人喟叹:梦破了恐无再圆的希望。后人号角:只要还有下一站,还有下一辈,只要有希望,我们将义无反顾的前行。

时至公元二十一世纪的2012年,梦想也好,编织也好,建设也好,修补也好,现存的世界依然是沉疴遍地,缺多圆少的世界。

一心一意钻营自我利益的世界里,自我的膨胀的核心理念,会永远自发的盘居在各色的政治的价值宣传和经济的理论中,并永远止息的将人们的政治观念和经济意识套牢,让人们不停的跟着指挥棒旋转。这种自我膨胀的载体,也说是说拟人的“这个自我”,时而是个人,时而是集团,时而是民族,时而是国家。个人纷争,集团的竞争,民族的矛盾,国家的冲突,无不围绕着物质利益而此起彼伏。这种人类根性的谬误,成了一把锋利的剪刀,时刻的剪裁着理想中圆圆的人类梦想。而对自我物质利益的膨胀,乐在其中的人,与倍受其害的人,殊途同归的都将之作为美德。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三十年来,我们把追求物质上的自我利益变成了一种美德:确实,恰恰是这种追求,如今构成了我们所唯一幸存的集体目的的意识。我们知道各种东西的价钱是多少,但对它们的价值几何却一无所知。我们不再质疑一项司法判决或立法行为:它善吗?它公平吗?正确吗?它会带来一个更好的社会或更好的世界吗?”简言之,国之大祚,与我何干?

假如说“天下为公”是一种人类总的理想化的美好构建,那么“天下为私”,在“天下为公”的旗帜之下,将打碎了的世界重新拼接时,桌子下面横冲直撞的价值观念,必然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世界到今天为止,之所以沉疴遍地,是因为公字的盾牌,太经不住私字的现实之矛的穿刺。社会如此的发展,作者有了这样的警示:“我们进入了不安全的时代:经济不安全,人身不安全,政治不安全。”

《沉疴遍地》的第一章“我们现在生存方式”,引用了亚当·斯密的经典之言:“如果大部分成员都贫穷而悲惨,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繁荣幸福。”私人富有,众人泥坑。一个旧时的命题,崭新的时代亦无法解开。社会流动和收入的不平等,信任危机,归属感失落,情操的腐化和堕落,对权力和财富毫无批判的阿谀奉承,公共资源的极端分布不均甚至是少数人占有,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及养老制度不配套和资金的缺失等,让人变得只有手握现钞最现实。此只一生的人生观,只能是现实,现实,再现实。现钞,现权,现货,现实的利益。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世界里,有人说,美国社会就是人类现有社会一个不错的模式。有理想,有人权,有安全,有保障。不错,美国社会是当今为止,相比而言,不仅有着比较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保障,同时还是个可以激起个人奋斗的天堂。可是,千万不要忘记,美国早已把功利的吸管伸向了全世界,用全球的营养来保障本国的制度实行和本国人的利益。美国的特色,用阿历克斯·德·托克维尔的话说:“如果你深入探究美国人的民族特性,你就会发现,他们寻求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价值,只是为了回答这唯一的一个问题:它能赚来多少钱?”

在第二章“我们失去的世界”,我喜欢开头的话,虽然它比列宁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句式来得沉长:“过去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它只是不同而已。如果我们自己给自己讲怀旧的故事,我们就永远不会深入关注当前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盲目自信地认为我们的世界在各个方面都更好,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势。过去实际上是另外一个国度:我们不可能回去。但是在比把过去理想化--或者把它当作一个恐怖室呈现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面前--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忘记过去。”过去,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这话恰好说明过去的理想走了型。过去,是个什么样的理想呢?用亚当·斯密的话简括:“多为他人着想,少为自己着想;克制我们的自私,表达我们仁慈的情感,构成了人性的完美。”亚当·斯密的话,既是构建社会的宏图,也是搭建人性的蓝本。检验这个宏图和蓝本是不是实现了,又可以用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话:“一个社会仅靠从金钱利益中衍生出来的关系和感情来维持,这种思想本质上是丑恶的。”蓝图理想与现实的检验和对照,结论除了“沉疴遍地”,还能有其他什么吗?

接下来的几章,“政治之可承受之轻”“告别这一切”“怎么办”“未来的形状”“社会民主主义中的生机与糟粕”,无不以西方特有的散点式的视角和极具放大性的论据,纵横捭阖的穿行在《沉疴遍地》的话题中。读这样的书,让人顿生悲天悯人情怀的同时,无不油然而起杞人忧天式的担忧。的确,在悲观的视角里,我们看到人们已经忘记了对谬误的警惕,甚至把追求个人利益放大的“总是有理”的境地。也正是有人悲观见底的忧患意识,我们才可以从“沉疴遍地”的悲观中重新爬起来,去实现理想的,乐观的,充满创造性新的社会建设,以及美好人性的搭建,实现人类生生不息伟大的圆圆梦想。 

       2013年3月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