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73 不读书也是快乐的

 读书当玩 2020-08-08

掐指算来,有一个多月一本书也没读了。九月底开始自驾,直到十月二十几号。尔后,又回家办事一周。回广州后,这里那里的事,被事儿牵着走,没去图书馆借书。

过了这段时间,准备到广州图书馆把本年度的《新华文摘》《读书》《诗刊》等杂志翻阅一下。不知道这些期刊,能不能借阅。不能借阅,在图书馆翻阅好了。

有人说,读书会把人读傻。也是,如果一生都交与书本,只知道书里的是非与快乐,只知道书里的曲直与说道,凡事以书而论,那真的会将个人读傻。正如,老外婆过去时常说的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读书,先是为了交流与学本事。小学中学大学,拾级而上,这就是获得交流能力与学本事了。

进一步的读书,是为了竞争,在一般的人群中,凭着过人的交流与本事,脱颖而出。

再往后的目的,是像巴金说的看世界,看人生。记得巴金在《随想录》中说过这样一段的话:一天的晚上,因睡不着,听着旁边房间的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他想,人生好比这水滴,不停的滴,滴掉一滴就少了一滴。如果要让人生的水滴更丰富一点,就得增大视野,扩容知识。所以,以为读书是最好的增加视野与扩容知识的途径。增加视野和扩容知识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别人是怎样生活。看别人看得多了,自己的眼界与世界,也就大了。

读书,确有放眼看世界的功用。看得多了,广了,深了,认识世界与人生的能力也就随之多样化了,不那么容易只认一理,只说一个角度一个层面的是非曲直了,更不容易与人抬杠了。

下放农村时,不记得是读《红与黑》,还是《牛氓》,小说中的主人公,时常的将自己分割成两个人,一个人这样说是,一个人便那样否定这个是,想方设法的去说非。哪个占了优势,后一个自己,又去否定这个已经占据优势的“是”。那个时期,也时常的自己玩这样的游戏,真玩不太远,思想认识的定势,太强大了。

否定之否定,是哲学的规律。也是读书与人生进步的规律。有句老话说,叫有理走遍天下。当读书读到一定的程度,方才认识到天下只有一理,便是无理。将个无理,拆卸开来,道理便水一样的四泄泛滥。天下的道理,必须放在一定的视点,一定的层面,一定的范围,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是非观的前提下,才成道理。王阳明的心学,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心之拟向,生成“我”之道理。实事求是,实是“一定”的规定性,事是所认识和讨论的问题,求是议事规则和方法,是便是“我”所拟向的道理。

这些的读书经历,大体的都经历过。人到中年时,读书便成了悦读与玩读。不再为了追求什么知识与是非曲直了,也不去找什么人什么事非得占个上风,占领什么真理的巅峰。快乐着,到哪个坡,唱那首歌。快乐着,读得哪本书,说点什么自己想说的话。

单单的为了快乐而读书。从来了不会勉强着去读书,想读便读。不想读,便不读。不过呢,这读书与喝酒抽烟一样,有瘾。时间长了,还是想闻闻书香,泡泡书斋,与人与世界交流交流。

不读书呢?放空放空,也快乐。减读以养年,忘字更通理。

      2018年11月1日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