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1222 印象中的田晓菲的两部作品

 读书当玩 2020-08-08

读过田晓菲两部作品,一本是《秋水堂论金瓶梅》(2005年天津出版社)一本是《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2009年天津出版社)。读这两本书,是十前左右的事了。

前些日子,高兄说买了本《秋水堂论金瓶梅》。我说这本书我读过十多年了。高兄感到奇怪,说是才由天津出版社出版不久的书,怎么会读过十多年了呢?

说起《秋水堂论金瓶梅》这本书,还挺有故事性的。

十多年前,每到东风第一枝书店,书店的于老板就会向我推荐这本书。

每次翻了翻,虽然关于《金瓶梅》方面的书,是自己感兴趣的,但一看作者,再随手的翻了内容,不决定买。

可是,书店的于老板,还真的是个读书的痴人,有点执着。每回的去,每回的推荐。

挨不过,便买了一本,放书架上。

去东风第一枝,去得多。后来,清理书的时候,发现楼上书房有一本《秋水堂论金瓶梅》,楼下书房也有一本。

这书,在于老板的推荐下,竟然买重了。

后来,又专门去到东风第一枝,用买重了,保存好的《秋水堂论金瓶梅》,换了另外的一本书。

在买重了书条件下,读了《秋水堂论金瓶梅》。

记得还写了读书札记,发在当时还在玩的《敏思博客》上,后来还在江山网发了。

当时还在上班,没退二线,肯定在2012年之前,这事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高兄说,这本书不太可能是十多年出的。

让我想起了中国出版的一些事。好多的书,是从前出过的,可能存在版权不太正规的现象。后来出的书,便说是初版。

中国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过去肯定存在一些乱象。

比如《百年孤独》就是好多版本。曾经买过一套马尔克斯一套四本,由新疆出版社出版,由黄锦炎先生翻译的丛书。其中,有《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

后来,又出了一本有正规版权南海出版社出的,由范晔译的全译本《百年孤独》。又收藏了一本。

《秋水堂论金瓶梅》与《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不是读没读过了,而是这两本书好多年前,就已经在我的书架上了。

《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也是写过读书札记的。本想找出来,可找来找去,找不到。

实话说,我不太喜欢田晓菲的书。

从学堂到学堂,从书斋到书斋,从学问到学问。有些太阳春白雪了。不适合一般的读者阅读。当然,如果真的对《金瓶梅》有研究,那便另当别论了。

个人读书有个人读书的兴趣。个人的不喜欢,不代表作者在《金瓶梅》的研究中,没有建树与成果。作为研究的人,需要这样的书虫子与书呆子。

《金瓶梅》收有几套不同的版本。读过,并不觉得那么的神秘与低级趣味,也不觉得有那样重的文学价值。人物倒是活灵活现,人性也刻画得深刻。被人抬得过高。

田晓菲嫁了个美国的汉学家,大自己25岁的导师。

不太喜欢田晓菲的作品,只是个人读书的喜好。并不是说好的作品不好,没有学术价值。

曾经也读过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三本中的前一本半,读不下去了。也不喜欢。

 《书虫齿痒》(1)

《书虫齿痒》(2)

《书虫齿痒》(3)

                

2020年3月16日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