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1263 我的同学胡建勋--安纺后卫门轶事(18)

 读书当玩 2020-08-08

胡建勋,是我初中最好的同学之一。

家住后卫门大街边。

他家的门口边有一排的竹篾,是家里的走廊与外边马路的围墙。

站在他家走廊,从竹篾的缝中,可以看见街道马路上的情景与动静。

胡建勋的父亲,是个裁缝。大家叫他胡裁缝。

他父亲平日里不太讲话,样子很和蔼,显得人非常老实,与人无争的样子。

他父亲衣服做得好,好多人拿面料到他家来做。

那个时候,家里有台缝纫机,是个大件。

胡建勋,家中老小。

也不大说话,性格比较内向,像他的父亲。

建勋有两个姐姐。

大姐叫巧妹子。嘴巴,像个麻雀,成天叽叽喳喳与笑笑嘻嘻的。

他大姐,人也特别开朗,大大咧咧的。人在老远,就知道她回家了。

建勋的大姐,很喜欢我。我个子小,样子不像中学生,像个小学生。

他大姐见我一回,说一回,喜欢我这个“伢子”。有时,还把我在怀里像抱弟弟一样的搂一搂。

在马路上见了朋友说,这个伢子,我好喜欢,看见了,就想搂一搂。弄得我好难为情。

建勋的二姐,不像大姐那样多的话,显得沉稳得多。

他二姐个子,比大姐高些,也长得漂亮些。

后来,嫁给了部队上的军人。我只有相片中,见过他的二姐夫。

他两个姐姐,都在纱厂上班。

建勋的父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

旧社会和解放初期,至少是1957年前(因为胡建勋同我差不多大,比我大不了多少),有两个老婆。

新社会,后来不允许两个老婆了。离了一个。两个老婆,往得不远,隔街相望。胡裁缝与建勋的母亲住在一块。

另外的那个老婆,也住在后卫门街上,挑水的水管子处的斜对面。

另一个老婆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胡牛民,也是与我和胡建勋同班同学。当是建勋的哥哥。

大儿子,在机械厂工作。

因为是同学,我也经常到胡牛民的家里玩。

胡牛民家,感觉比胡建勋家富裕,日子过得好些。

两家合起来说来,胡建勋有两个姐姐,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是胡家的老五。

我们那个时候,有夜间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相对固定在一家,或者大家轮流。

但这两家的两兄弟,是要避免在一个学习小组的。尽管在一条街上。

胡家本是一家人,分成了两家。

不知道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不得已的分家,还是分家后财产分割,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两家关系特别不好。

我会时常的看见两个母亲,经常隔着马路吵架。

从吵架的态势上看,出去的那个胡裁缝的老婆,比胡建勋的妈妈厉害得多。也许,这样的分开,对她来说,一个人过,伤害大得多。

每逢两家吵架时,胡建勋的大姐和二姐会出来帮忙。胡裁缝,总是劝家人,息事宁人。

这两家的孩子,平日里从来不交往,见面也不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二中的初中班主任,是抗美援朝回来的。

在班上讲团结,讲到了这两个从来不讲话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上来了。

在班上,非得让他俩上台握手,表示从此打破不讲话的僵局。

两兄弟,僵持了好长时间。

最后,胳膊挨不过大腿。没办法,只好上台握手。

大家都叫胡建勋为“勋伢子”。他脑袋后面,有明显的一撮比鸽子蛋大点的白头发。

如果别人与他吵架时,就会骂他是“白头翁”。

他家旁边,住的是我的另外一位同学张国文,小名叫蚊子,父亲是做木工的。

每当我等到了“勋伢子”,就看张国文能不能走。能走,大家就一同上学。

四姨家搬到通往居委会路边,一个公共厕所对面,一家中山园农民家旁边的偏沙房的那些几年里,我天天通过房子后面的巷子,到胡建勋家,等他一起上学。

我一直弄不清楚,胡建勋为什么不在纺小与纺中读书。

按说,他是能去读,家里或自己不愿意去,还是不能去,弄不清楚。

纺小与纺中,是子弟学校。家里有纱厂职工,是父母哥哥的,就可以就读。

胡建勋有两个姐姐,在纱厂上班。难道姐姐在厂里,没有哥哥在厂里上班,弟弟不能上子弟学校?

胡牛民不读纱厂的子弟学校可以理解。因为他哥哥不在纱厂上班。

胡建勋不去上子弟学校,还在二中与他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班,按常理是不太好理解的。

我和胡建勋性格差不多,最玩得来。

到学校学农基地,或者支农,野营拉练,需要搭伙睡觉,我时常与他搭伙。

读初中时,我与胡建勋几乎是形影不离的。他的事,我知道。我的事,他也知道。

那个时候,我们两在同学中,家庭算条件比较好的。他姐姐时常会给他零花钱。我每个月,母亲会给两元的零花钱。

建勋的个子在读书时,比我高一些。高高的鹰勾鼻子,眼睛里带点外国人的蓝色。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

建勋在劳动时,会主动的关照我。在后门,经常带我与他熟悉的纱厂的子弟一起玩。

有一回带我去纺中的篮球场,打篮球。

我打篮球是短项,他是特长。他是班上的篮球队员。我们的班主任,在学校什么比赛,都要求拿第一。口头禅是能拿第一,绝不拿第二。

记得这次到纺中篮球场,胡建勋专门练习右边的低手的勾手投篮。用身体作掩护,把球运到右边,45度勾手往篮框的边框黑线上投。

练习了半天,这样的投篮,基本达到十拿九稳。

后来,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关键时刻,我叫班上的场外教练换胡建勋上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勾手投篮,起到了决胜的作用,连中三元。

有一个星期天,整天没见到他。上学后,问他干什么去了。

他说在家练字。并在草稿纸上写了几排钢笔的隶书体。

只那么一天的时间,整个字体都改变了。

让我见了,大开眼界。大有一日不见,刮目相看感觉。

我记得他家对面,有一个年纪大的人,写小楷,写得特别好。

我们有一回不知道是谁拿了抄写的一张用小楷写成的毛主席语录。便跑到他家,看他写字。写出的字,如打字机出来的。

后来,有一段时间,也像他一样,开始学习写隶书体的扁扁的钢笔字。

与胡建勋分别时,我们两也是不讲话的。什么原因,已经忘记了。

可能是玩得太好了,两人眼睛里都容不得沙子。特容易因为一点的小事,闹不愉快。

事隔好多年。打听胡建勋的下落。

听说人也招工了,在纱厂的动力车间工作。

遗憾的是学校分别后,便一直没有见面了。

非常不幸的是,与他一处在动力车间工作过的同事,后来成了我的同事。他告诉我,好些年前,胡建勋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因病去世了。

写安纺后卫门轶事,不免想起曾经的好同学,好朋友。写点文字,以表哀思!

 《安纺后卫门轶事》

《黔阳专署大院印象》

              

2020年4月17日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