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说圣诞,说说爱丽丝吧

 文侯读书 2020-08-08
圣诞节了,给大家讲一则优美动人的传说。
寒冷的圣诞夜,贝多芬独自走在维也纳街头,他突然看见从教堂里走出一个单薄的身影,仿佛随时会被寒风撕破的纸片。贝多芬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小女孩,全身颤抖,贝多芬忍不住扶着她的肩说:“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生病?
“先生,我叫爱丽丝,我没有生病,只是很难过。
“为什么难过?”
“我去教堂问牧师,怎样才能实现雷德尔先生的愿望?但牧师说他的愿望不可能实现。
“雷德尔先生是谁?”
“雷德尔先生是我的邻居,他是一个很棒的画家。但是上个月,他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的宝贝孙女得伤寒死了。雷德尔先生太伤心,哭瞎了眼,现在正发高烧躺在床上,他说他快死了。
“天啊,他有什么愿望?”
“雷德尔先生的心很好,平常都把卖画得来的钱分给我们这些穷邻居。但是他瞎眼后,就没办法画画。家里的东西也卖得差不多,只剩下一架没人要的破钢琴。他说他想再看到一次阿尔卑斯山和塔希提岛。
“可是他已经瞎了,不是吗?”
“是的,牧师也是这么说,他说雷德尔先生的愿望不可能实现,要我别傻了。我为雷德尔先生感到难过。
“爱丽丝,走,请你带我去看看雷德尔先生,或许我有办法。
贝多芬跟着爱丽丝来到雷德尔的家。没错,破旧的屋内果然有架破旧的钢琴。一个老先生躺在床上,咳得很用力,就像要把房子给咳倒。贝多芬把手指摆在嘴上,对爱丽丝眨了眨眼,要她不要出声,自己轻轻坐到钢琴前,掀开琴盖。闭上眼睛,沉思一会儿,吸ー口气,然后双手落到琴键上,音符从他内心涌现,经由他的双手,在琴键上跳跃。他一直弹、一直弹。
雷德尔老先生停止咳嗽,随着琴音的流泻,脸上浮出薄薄的血色。他的手打着拍子,头随着旋律轻晃,微笑像拨开乌云的阳光,使他失明的眼睛闪着光亮,他兴奋地说:“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塔希提岛的海浪……我看到了……先生,不管你是谁,谢谢你在圣诞夜、在我死前,实现我的愿望!”
“不,是你仁慈的心灵驱动了我,还有爱丽丝像天使一样引导我,是她实现你的愿望啊!”
贝多芬转过头对爱丽丝说:“可爱的爱丽丝,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我要让你美丽的心灵传遍世界!”
贝多芬回到家,立刻写下这首钢琴奏鸣曲的乐谱,在1810年4月27日,完成了这首《献给爱丽丝》。
听着这首曲子,想着善良可人的小女孩,从绝望中看到最后希望的老人,灵感浮现的天才贝多芬,当然更动人。
但真实的故事是什么?
四十岁的贝多芬爱上自己的学生、十八岁的特蕾莎?玛尔法蒂。他为特蕾莎作了一首曲子,准备在1810年4月27日,特蕾莎的父亲举办宴会时,当众写下献词,献给她,并向她求婚。
没想到,贝多芬可能因为太紧张,喝醉了,忘了求婚,只在乐谱封面潦草地题上“Für' Therese"(献给特蕾莎),这份乐谱就此留在特莎的家。
等到贝多芬死后四十年,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写传,在玛尔法蒂家中找到这份手稿,把封面上的字看成“ Fur Elise"(献给爱丽丝)。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特别加上这个标题,从此这首曲子就以《献给爱丽丝》广为人知了。
但,比传记更真实的,是什么呢?
圣诞节不仅有穷人,也有打碎穷人梦想的牧师。一个小女孩儿,即使不卖火柴,即使老祖母还在,她的善良一样孤独。名人的传说里一定少不了饥饿病痛的穷人,给他们的故事增添悲怆感怀,诞生一幅名画,一篇大作,一首名曲。
这便是“圣诞”的来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