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印章馆”藏400方精品印章,带你品读千年历史之味

 采真堂 2020-08-08

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其中,上海博物馆下设的“中国历代印章馆”,是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中国历代玺印的展馆。

“印”,又名“印章”,古称“玺”,是我国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艺术门类。古代典籍中关于印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货贿用玺节。”这个“玺节”就是后世所称的印章。

这个馆展示了中国古代历代印章,包括古玺印和文人篆刻两部分。玺印篆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艺术样式,在商周之际出现了青铜玺印的雏形。从十六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出现了明清两代璀璨瑰异、流派纷呈的文人篆刻艺术。

本期小编选取了三十五方上博馆藏的不同时期玺印,不仅有先秦两汉时期的各种官印,也有明清以降开山立派级的大师作品。从中可稍稍了解我国古代职官制度、文字演变等过程,亦能体会古人篆刻之高妙。


荜闺苑监铜印

年代:汉 灵帝 

尺寸:纵2.4cm,横2.4cm,高2.5cm

巴蜀图符玺

时代:战国 

尺寸:直径3.4 厘米,高1.2 厘米

春安君玉玺

年代:战国 

尺寸:纵2.3cm,横2.3cm,高1.9cm


河间王玺封泥

年代:西汉 

尺寸:纵3.25cm,横3.4cm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汉官印分铸印、凿印两种,一般文官多用铸印,只有将军印和给少数民族的官印多为凿刻。将军章是汉印中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它是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击凿印文,这是由于军事活动频繁,武将调遣大多因军情紧急而必须立即拜封,印章便只能仓促凿成。

明朝的甘旸在《印章集说》中言:“凿印以锤凿成文,亦曰镌,成之甚速……名曰‘急就章’军中急于拜封,故多凿之,以利于便”。将军用“急就章”,官职高的两凿成文,印章比较规整,官职低的一凿成文,简单随意。

晋归义氐王印金印

年代:西晋 

尺寸:纵2.25cm,横2.15cm,高3.2cm

康陵园令铜印

年代:西汉 

尺寸:纵2.4cm,横2.4cm,高2.13cm

上赣君之信玺铜玺

年代:战国 

尺寸:纵2.1cm,横2.2cm,高1.3cm

涡纹玺

时代:西周 

尺寸:直径2.9 厘米,高1.0 厘米

武意玉印

年代:西汉 

尺寸:纵2.3cm,横2.3cm,高1.65cm

西汉 逎侯骑马铜印

年代:西汉 

西汉“广汉大将军章”银印

年代:汉 

尺寸:高2cm,纵2.35cm,横2.35cm

西汉新“设屏农尉章”银印

年代:西汉 

尺寸:纵2.25cm,横2.25cm,高2.2cm

东汉 魏霸玉印

年代:东汉 

尺寸:纵2.8cm,横2.9cm,高1.9cm

匈奴相邦玉玺

年代:战国 

尺寸:纵2.45cm,横2.45cm,高1.82cm

战国“陈之新都”铜玺

年代:战国 

尺寸:纵2.8cm,横2.8cm,高1.7cm

“齐王国司印”铜印

时代:唐 

尺寸:高3.64 厘米,纵5.65 厘米,横5.65 厘米

唐宋时期印章的凭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为了使钤盖在纸、帛文书上的印记更加清晰可识,官私印均大量采用朱文形式,以求其清楚、醒目。隋唐官印尚线条流动,到了宋、金时代,形成了一种以小篆文字为基础而一概笔画折叠盘曲之法的“九叠文”入印,形成了过分夸张和变形的官印样式。自宋代开始,还形成了一种以个人名号花写而制成的“花押印”,目的是使他人对自己的签押凭信不易模仿。

由于唐、宋时期书画艺术的发展,不少名家把印章用于书画,出现了收藏鉴赏印。诗人陆龟蒙在《戏题袭美书印囊》诗中说:“鹊衔龟顾妙无余,不爱封侯爱石渠。应笑休文过万卷,至今谁道沈家书。”他认为印章艺术的妙趣,胜过沈约的书。从此以后,印章的用途,开始由实用走向了艺术的道路。

“神虎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铜印

时代:北宋 

尺寸:纵5.5 厘米,横5.43 厘米,高4.83 厘米

“管领本投下中兴等路民匠达鲁花赤印”铜印

时代:元 

尺寸:纵8.2 厘米,横8.1 厘米,高7.6 厘米 

韩约素“口衔明月喷芙蓉”牙章

时代:明 

尺寸:纵3.9 厘米,横3.95 厘米,高2.95 厘米

何震“笑谈间气吐霓虹”石章

时代 明 

尺寸:纵4.05 厘米,横3.9 厘米,高7.1 厘米

文彭“七十二峰深处”牙章

时代:明  

尺寸:纵3.1 厘米,横3.1 厘米,高4 厘米

汪关“张炳樊印”石章

时代:明  

尺寸:纵4.55 厘米,横4.55 厘米,高3.2 厘米

蒋仁“真水无香”石章

时代:清 

尺寸:纵3.3 厘米,横3.25 厘米,高8.25 厘米

“多罗定郡王印”银印

时代:清 

尺寸:纵10.8 厘米,横11 厘米 ,高11.8 厘米

戴本孝“冒襄”六面石章

时代:清 

尺寸:纵2.25 厘米,横2.25 厘米,高4.55 厘米

到了明清时期私印最主要的特点是“文人化”,印材以石料所作为多,一改以前主要靠印工制印的局面,印文主要由书画家亲自提刀,一般文人、书画家几乎无不喜欢用印、藏印。中国书画所谓“四绝”,即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模式在明代愈益兴盛起来,四者相互渗透,相互滋养,印章常常成为文人写意画和书法作品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明末清初更是形成了印学的几个主要流派,分别是皖派、浙派、莆田派和云间派。到了清代有印社出现,比较著名的是西泠印社、乐石社和龙渊社。齐白石先生以画好而闻名天下,但他却说:我最满意的,一是我的诗,二是我的印,三是我的书,四才是我的画。

丁敬“扬州罗聘”石章

时代:清

丁敬刻两湖三竺卍壑千岩石章

年代:清 乾隆 

邓石如“淫读古文甘闻异言”石章

时代:清 

尺寸:纵3.1 厘米,横3.2 厘米,高5.3 厘米

浮雕“八仙上寿图”田黄石章

年代:清 

尺寸:高8.3cm

黄易刻小松所得金石石章

年代:清 乾隆 

近代 胡钁 “硬黄一卷写兰亭”青田石章

年代:近代 

吴昌硕“仓硕 俊卿之印”两面石章

时代:近代 

尺寸:纵2.25 厘米,横2.3 厘米,高8 厘米

徐三庚“延陵季子之后”石章

时代:清 

尺寸:纵2.7 厘米,横2.7 厘米,高5.3 厘米

黄士陵“黟山汪氏”石章

时代:近代 

尺寸:纵2.3 厘米,横2.3 厘米

赵之谦“赐兰堂”石章

时代:清 

尺寸:纵3.4 厘米,横7.3 厘米,高4.8 厘米

这个展馆罗列了篆刻发展的悠久历史,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篆刻的发展和演变。看了古代大家的作品也更加能够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增加对篆刻的兴趣。如果是喜欢篆刻的朋友有途经上海或者已经在上海的可千万不能错过,一定要去看看。

▾ 点击下面图片直接阅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