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孝之星】兰心蕙质彰显大爱 盐湖区德孝之星——王岚

 逸◆远 2020-08-08

兰心蕙质彰显大爱 盐湖区德孝之星——王岚

记者 孙云苓

本期嘉宾:王岚,43岁,盐湖区德孝之星

王岚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个兰心蕙质的女子,她从小事做起,尽自己微薄之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与关爱。她致富不忘乡亲,多年来践行德孝助人为乐,影响并带动了一批年轻人,从而积小善而成大爱。2012年10月王岚荣获运城市首届“德孝之星——十佳助人为乐好公民”奖;近日,王岚荣获2015年盐湖区“德孝之星”荣誉称号。

在这个特别的冬日,记者走进了王岚的老谢家茶店,倾听她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父辈言传身教影响深远

王岚,1972年3月出生于盐湖区泓芝驿镇一个叫孙余的小村子。

王岚的父亲是当地口碑极佳的村干部,王岚是他的掌上明珠。但虽然对王岚多有疼爱,但父母从来不娇惯女儿,一直对她家教很严,父亲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宝贝女儿王岚做个善良快乐的人,做个热爱生活的人,做个知恩图报的人,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种正能量的教育扎根在王岚的心底,对她影响深远。王岚的父亲,是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人很严谨,父亲告诉王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老、助老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助人为乐,懂得感恩是做人的起码底线。父亲的教诲影响着幼小的王岚,从小她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并有着一颗善良并懂得感恩的心。

父亲经常说,吃亏是福,即便是个女孩家,也别小肚鸡肠,做事要心怀大度。王岚从小就很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让父亲欣慰的是她从小就有经济头脑。中学毕业后,她就开始做生意,从当小贩开始,到有了自己的装修公司,并承揽大的工程装修。王岚要求她的团队,一定要做良心活,她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无论工作再忙,闲暇之时,王岚最喜欢回到村里,看看左邻右舍的伯伯叔叔阿姨婶婶,对这些看着她长大的人王岚总感觉很亲切。可是,时间一长,她经常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谁家儿子与老人为一件小事,就互不说话,甚至断绝父子关系;有家老人得了病,几个孩子为不出钱闹别扭;兄弟之间因分家不公,不赡养老人等等……善良的王岚感慨当下社会人们过于重视物质的追求,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都快被“钱”化了,这使她深感不安。于是她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爱和温暖,从自身做起,为家乡的父老送去爱心,给年轻的一代做个榜样,好让大家一起来关爱老人弘扬孝道。

从此,王岚除了孝敬自己的老人外,还尽自己所能孝敬村里的老人,与此同时她开始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

2008年汶川地震,她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12000元,此举带动了周围的许多人。之后她还为孙余村修路捐款10000元,新建文化舞台捐款20000元,村里组建舞蹈队捐款5000元,资助孙余村的残疾人,为运城市老年公寓捐赠《黄河晨报》等。

点滴的奉献与爱心,使王岚在公益活动这条路上越走越有心劲。她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个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做得无怨无悔。

见义勇为竟然救了亲人

王岚是个热心的人,也是个爱管闲事见义勇为的人。别看她是个弱女子,遇到不平的事情她都会挺身而出,为弱者仗义执言,向危难之人伸出援手。2010年四月初八,王岚和爱人去八一市场买菜,在夜市口看到一男子脸朝下倒在地上,头部受伤流了一地血。王岚赶紧让丈夫停车,两个人也不避嫌就奔了过去,先是打了急救电话,然后过去扶起那个受伤的人。对于王岚爱管闲事的性格,做警察的丈夫卫军虎很是理解,也因为这样,什么搀扶老人、救助病人在夫妻俩看来都是寻常事。

这次说来也巧,他们搀扶起那个受伤的男子,帮他擦拭脸上的血迹,并想唤醒他等待救援。不料,王岚的丈夫却喊出了那男子的名字,王岚仔细一看,受伤的男子竟然是自己亲戚的孩子。旁边商店的人说,这孩子受伤在这躺了半天了,路过的人一看流了那么多血都不敢管。

他们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因为抢救及时救了孩子一命。医生说,这个男孩头部受伤,如果不及时抢救失血过多会有性命之虞。王岚无意中见义勇为却救了自己亲戚孩子的命,这在朋友圈里一时传为佳话。王岚自己事后也感慨,如果当时她也像那些路人一样冷漠,那么孩子失血过多出了事情,她会后悔一辈子的。通过这件事情,更坚定了王岚见义勇为的决心和热心助人的爱心。

结缘丽霞爱心救助送温暖

2014年4月,当从媒体上获悉万荣女孩黄丽霞独自支撑困难家庭,常年照料瘫痪在床的父亲。生活十分艰辛,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王岚便专程从运城赶到万荣,为黄丽霞捐款1000元,并为丽霞姐弟俩送上学习用具和新衣。看到懂事的丽霞,王岚非常心疼,她承诺,以后每月向黄丽霞捐款1000元,除此以外,有心的王岚还经常给姐弟俩送去日常生活用品。

近一年来,王岚每个月定期向黄丽霞汇去爱心款。每逢节日,还会给姐弟俩送去礼品,如果抽不出时间她会委托当地的志愿者把自己的心意送到黄丽霞家。羊年春节前夕,王岚特意委托万荣县公益志愿者联盟的闫晓波,给黄丽霞姐弟送去新春礼物。黄丽霞姐弟俩穿着王岚送去的新衣在笔记本上认真地写道:“谢谢王岚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践行德孝积小善而成大爱

2013年,《黄河晨报》发起救助平陆残疾小伙荆齐美的活动,王岚从报纸上得知信息后,到了活动现场默默捐赠了2000元,等她走了大家才发现她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后来,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她叫王岚。当记者问她为啥不留姓名,她说,只是想帮助一下这个身残志坚的小伙子,不必张扬。这就是王岚,这样的事情这么多年她做了不少,有些人们知道,有些就只有她自己明白。

2009年重阳节前夕,事业有成的王岚,再次回到她熟悉的孙余村,在和村里老人交谈时,得知一些老年人想出去看看。善良的王岚与村干部商议后决定满足老人这个愿望,陪老年人过个节。重阳节这天,她租来三辆大巴,带着全村120余位老人到鹳雀楼、普救寺、关帝庙等地参观,还请大家吃饭。很多老人是生平第一次外出旅游,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好像年轻了许多。考虑到有些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出门旅游,她又特意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了慰问品。外出途中有两件事让她至今难忘:村里家境还比较好的一位70多岁的婶婶惊奇地说:“关帝庙这么大,这么多花草,真真美。”另一位老人激动地说:“几十岁了,都没出过门,今天小女(王岚的乳名)领我出来逛,真是想都没想过,真是开眼啊。”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王岚从心里感到安慰,虽然花些钱能让这么多老人开心,真值!她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些让老人们开心的事情!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2010年重阳节又到了,她知道村里的老年人最爱看戏,听村干部讲:村里六十几年都没唱过戏了,老人们过戏瘾都是去邻村赶场子看。王岚想,今年一定要让老人坐在自己家门口看戏。为了这场戏,她托人找著名蒲剧艺术家景雪变老师商议,想让景老师的《山村母亲》在老年节那天给村里人上一堂孝道课,让出门在外、在家的年轻人受受教育,常回家看看。景雪变听了她的话感动地说:“就凭你这种精神,我马上调整演出行程,并以最优惠的价格支持你为家乡群众办好事。”

唱戏那天全村人尤其是老人们在台下共同聚餐看大戏,人山人海比过年还热闹……第二天,镇领导带领邻村十几名村干部,到村里开现场观摩会,王岚没想到自己的一点善行影响这么大。几天后,村里的老书记特意打电话给她说这场戏演得太好了,这几天好多年轻人向老人问寒问暖,村里德孝之风正俏然兴起。

2011年重阳节,王岚又花钱请运城市蒲剧团,为村里唱了三3天大戏,并给全村9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了200元爱心款。2012年重阳节,她出资请市青年蒲剧团为老人演了5场大戏,为宣传德孝,还在外请人为村里刷写有关德孝的固定标语15条,让敬老正能量不断发扬光大。2013年重阳节,她又组织60岁老人103位到万荣李家大院、黄河滩旅游,回到村里老人们对她赞口不绝。2014年重阳节,王岚又拿出10万元,邀请市文工团及北京歌唱家张琳等五人在村里举办歌舞晚会。2015年,细心的王岚想和全村的老人在一块聚聚,于是她征得村干部同意,就把孙余村第七届老年节搬到了村口的农家乐。让所有老人在吃饭的同时还能看到文艺表演。让老人吃好乐好。7年来,在王岚的影响下,村里有志青年也做了不少好事,有几个在外经商青年人,把村里公用电费包了。有的自费给村里每年办元宵节,全村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十余名,纯朴的村风民风正不断向外传播!

连续7年来,王岚共出资40余万元举办老年文化节,给村里做了一点实事,这既是父亲的心愿,也是王岚作为在外工作人员对家乡的一种回报,旨在倡导敬老孝亲美德,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德孝文化,是维系炎黄子孙生息繁衍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绚丽瑰宝。与人为善、孝敬长辈、助人为乐、懂得感恩是做人起码的底线。王岚,经过多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经济领域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她致富不忘乡亲,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乌鸦反哺为乡亲奉献爱心,作为一个70后,她为年轻的一代做出了榜样。

做好事容易坚持难,这么多年,王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步一步从小善做起,践行德孝文化的大爱。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并带动了一批像她一样的年轻人,让德孝之举蔚然成风。我们坚信,王岚多年的坚守和爱心会像兰花一样馥郁芬芳远播乡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