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凤茹:发展楹联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济宁梁山县为例

 逸◆远 2020-08-08

推荐阅读

2018年运城楹联界十七件大事

王凤茹:发展楹联文化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济宁梁山县为例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再次升级,是在提高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同样也是一个区域、一个村庄的魅力所在。建设美丽乡村,要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楹联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果用楹联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重点以梁山县为例,从楹联文化的起源、发展谈起,探讨楹联文化推进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一、楹联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要求: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从时间上看,至迟公元723年出现楹联;从产生的文学因素来看,主要受骈赋、律诗、词、曲等文学形式的影响。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副对联,即春联的出现,是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宋元时期是楹联的萌发时期,对联创作蔚然成风,像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桃符换旧符”。但可惜的是宋元时期楹联文献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宋代楹联多以桃符为载体,从楹联的类别看,后世多种类别的楹联在宋代已出现端倪。

到了明代,在明太祖的影响下,明朝文人撰联成风,盛行上下。楹联种类相对丰富,出现了楹联别集。每逢春节,“公卿士庶家”悉挂楹联。在这一文学背景下楹联迎来了发展的极盛时期。

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楹联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楹联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自名胜古迹、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店铺等,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粮囤、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到了清朝中晚期,楹联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楹联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楹联已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传媒形式。

国学大师南怀瑾就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不少清代文学史者也认为“清代的主流主体是楹联”。

改革开放开来,楹联也开始以新的面貌出现。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一些杂志和报纸相继创办,如《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等。地方各级楹联组织,也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

2006年,楹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了发展契机,楹联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广大楹联人用手中的笔和心中流畅的万丈豪情,创作了一大批为党和祖国讴歌,为时代和中国梦讴歌的好作品。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因此,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形式上,语言精炼、文字对称、体制短小、结构灵活;内容上,或雅或俗、亦庄亦谐,深藏哲理、令人回味,集教化、启迪、言志、咏物、抒情、娱乐于一体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二、楹联文化与美丽乡村相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楹联具有传承传统、教化民心、美饰环境、传播文明的功能,对社会产生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利用楹联文化打造魅力乡村,可以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增强美丽乡村的魅力。

那么楹联文化如何与美丽乡村相融合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全国范围的征联大赛

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各大网站、论坛、微信群等,广泛发布征联启事引起轰动效应,吸引读者眼球。如梁山县就是一个例子:

梁山县位于鲁西南,处于山东省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濮阳四地市交界处,西枕黄河,东濒京杭古运河,北临东平湖,山水交错,港汊纵横,气势磅礴,是鲁豫交界地区的经济重镇和旅游名城。京九铁路纵穿县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梁山是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武术之乡,全国最大的教辅材料印刷基地,中国专用汽车生产基地。水泊梁山现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区,自然景观颇多。

梁山县2014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断推进楹联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显示出蓬勃的可喜态势

今年1月份,梁山县发布了以“忠义水浒,大美梁山”为主题的全国征联活动,征联启事在各大网络媒体扩大宣传,扩大了梁山的知名度影响。在不到1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作品3000多副,经过专家的评审,选出18副佳作。

如一等奖作品

如画如诗,百里梁山,无边锦绣无穷景;

大忠大义,千秋水浒,一个英雄一座峰。

这副作品是江西张学兰先生的作品,重字的运用是这副联的特点。上联“如画如诗,百里梁山,无边锦绣无边景”说梁山的景色很美;下联“大忠大义,千秋水浒,一个英雄一座峰”赞扬了水浒英雄,“一个英雄一个峰”这句,颇为喜欢,水浒108条好汉,个个都是英雄。

相信通过这次征联活动,定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

(二)创建楹联文化市(县)

建设美丽乡村,可以结合创建楹联文化县活动,形成楹联文化氛围,就要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运作。首先,县委、县政府要重视,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统筹规划,加强指导,社会各界要充分发动,普及楹联知识,创作楹联作品,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引导鼓舞群众;其次要把创建楹联文化县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创新楹联文化,形成新的乡村魅力。如梁山县,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楹联文化发展,县诗联学会坚持以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楹联进学校、进机关、高标准,加快楹联文化设施,扩大楹联文化影响。先后在几个村打造诗联文化专栏,为凤凰阁征集、撰写、悬挂楹联4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为大路口乡沙沃李村高标准打造了楹联文化一条街。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2月19日梁山县荣膺“楹联文化先进县”,此外水泊街道独山村和大路口乡沙沃李村荣膺“中国楹联文化村”称号。

(三)好的楹联作品,要投入使用

在征联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对联,要邀请知名书家,进行书写、刻制和悬挂。这样可以增强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促进楹联文化的发展。当游客畅游期间,时而驻足,时而吟哦。即使离去,当想起景区优美的景色和暂不绝口的对联时,也会再次游览的。如梁山县的征联中的一副作品:“石井甘泉,莲台春色,六寨三关添壮美;梁山叠翠,帝子遗碑,四峰七脉写峥嵘。”这副对联涵盖了水泊的几个景点,嵌的非常自然、贴切。如果把这副对联挂在景区,定会为景区增添不少的亮点,吸引众多的游客。

(四)进一步普及楹联知识,积极培养农村的楹联爱好者,扩大楹联创作队伍

以楹联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就要立足乡村,普及楹联知识,加大培训力度,充分挖掘农村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楹联创作当中来,逐步扩大楹联应用领域,使之成为一个美丽乡村的闪亮名片。

总之,楹联具有承载传统、教化民心、美饰环境、传播文明的功能,对社会产生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振兴和繁荣楹联文化事业,即是弘扬国粹,传承国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增添美丽乡村文化内涵,提高乡村文化品位,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楹联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一方面可以活跃农村人们的生活,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添瓦。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 论文 回顾

联·论文‖杨振生:河东流派的文化自觉与时代使命——从“初现端倪”到发展壮大

联·论文‖王庆新:刍议河东流派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向

联·论文‖ 汪星群:新艺术流派  大文化担当--从河东流派看楹联文化发展

联·论文‖欧阳飞跃:清襟凝远 妙笔纵横——“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析

联·论文‖王家安:由岳民立先生新型楹联理论兼谈楹联学科体系建设

联·论文‖文振西:发展大楹联 功夫在联外——兼论河东流派的创作风格及发展路径

联·论文‖吕可夫:左撇右捺撑起上仄下平——“河东联派”产生的重要启示

联·论文‖ 曾小云:传承清联写作技艺 攀登楹联艺术高峰

联·论文‖ 周永红:试论对联流派之构成要素以及当今准“流派”现象之实质与意义

联·论文‖巩行远:运作楹联能做大——— 山西运城市楹联文化及其“河东流派”现象的文化感悟

联·论文‖王永江:对以“中楹流派”为代表的网络对联风格变迁的探析

联·论文‖杨旭:试论“河东流派”的三种境界

联·论文|严海燕:王天性、徐熙彦对联创作合说

联·论文|朱天运:河东联派的语言特色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暨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兼论河东流派研讨会纪要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论文集前言

乔应甲楹联艺术全国论坛  论文选

联·艺‖叶子彤——乔应甲对联作品之艺术技巧

联·艺‖王庆新——直面社会人生的谠论诤言——乔应甲联语内涵理义特征浅识

联·艺‖马长泰——乔应甲楹联的文学价值初探

联·艺‖龚联寿——乔应甲《半九亭集》初探

联·艺‖杨振生——《半九亭集》的联史地位及联语风格

联·艺‖余德泉——一部具有历史和学术双重价值的楹联典籍——《半九亭集》楹联初步探讨

联·艺‖陈树德——《半九亭集》的重大意义

联·艺‖明乔应甲《半九亭集》中所反映的民本思想

联·艺‖曹克定——读乔阁老“偶感”联

河东楹联网视频 精 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