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入手,浅谈“朱棣篡逆论”的是非之辩

 瓜子心 2020-08-08

明成祖朱棣这位皇帝,在历史上争议颇大,他在位期间,功绩辉煌,可是他杀的人也不在少数,他年仅十一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朱元璋的册封,成为燕王,二十一岁就番北京。虽然当时元朝大势已去,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了大草原,但是其实力依旧具有很大的威胁性,时常对明朝的北部边境进行骚扰。

因此,当时的北京是被视作一个军事重镇,而朱棣之所以被分封至此,就是因为朱元璋希望是自己的儿子掌握兵权,而不是功臣宿将。朱元璋认为如此安排可以使大明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位备受信任的四皇子,最终发动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在明朝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燕王朱棣是从自己侄子朱允炆手里夺走的皇位,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朱棣被很多人认为是篡逆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燕王朱棣究竟算不算是一个篡逆者呢?

朱棣画像

引言

封建社会讲求长幼有序,名正言顺,皇族更是如此。大部分皇帝的子嗣都不止一个,所以在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名正言顺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朱棣夺取侄子朱允炆这件事情就变得颇受争议,更有很多人冠之以乱臣贼子。

《明史》中记载:“夫立嫡之条,《祖训》为废嫡者戒也。今日有嫡可废乎?且陛下欲待正嫡,意非真待也。”

据明史所及可见,古代皇位继承,不立嫡长子就会引起轩然大波,更何况朱棣是发动战争,从自己侄子的手里夺走的皇位,这在古人看来,简直大逆不道。可是,朱棣一生,有勇有谋,功劳不小,如果从功过评论,朱棣此举也是迫不得已,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朱棣夺取皇位这件事情,到底算不算是篡逆所为?

靖难之役战场图

燕王朱棣最像朱元璋

《明史》上是这样评价朱棣的:"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

也就是说朱棣这个朱元璋的四皇子有勇有谋,而且雄才大略,更能和属下的将士推心置腹,这都很符合早年朱元璋的脾气性格。

而当年朱元璋为何能从一个和尚成为一名皇帝,还不是因为他信任自己的部下,笼络了一大批可堪重用的文臣武将,在他们的帮助下,朱元璋也最终才能成为皇帝。而朱棣的很多性格特征都和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相似,这也就证明了朱棣的不平凡。而且朱棣很早也就跟着徐达、蓝玉等名将上了战场。

朱棣上战场

《明史》中记载:"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乃儿不花是当时元朝残存的几名大将之一,当时却被还只是燕王的朱棣兵不血刃收服,可见朱棣的军事才能!而且朱棣很小就被封了燕王,是真正经历过明初战场硝烟的人,他的封地,乃是当时的元大都,直接面临和元朝残余势力作战的职责,更让朱棣在朱元璋诸子之中显得不凡。

朱棣画像

朱元璋早年有让朱棣即位的打算

朱棣有如此文治武功,深得父皇朱元璋的信任。毕竟,朱元璋晚年剪除功臣,虽说减少了很多朝廷的隐患,但是也让朝廷上面临朝中无将的局面。被赶回草原的元朝残余势力一旦反扑,朝中无大将可派,朱元璋也只能抓瞎。

可有朱棣这么一个能文能武的儿子,朱元璋也就放心多了。一个朱棣是他的亲生儿子,朱元璋不担心他会叛乱;二则朱棣几乎就长在战场上,有他镇守北方,朱元璋更不必担心元朝残余势力会反扑,再打回中原。

朱棣画像

而在太子朱标死后,文章《朱元璋如此欣赏朱棣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他?》提到,朱元璋曾想让朱棣即位,只不过被大臣谏阻了。究其原因,无非群臣害怕朱棣太过勇武暴虐,再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而且,还有古代可恶的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朱标死后,还有皇长孙朱允炆,于是,雄才大略的朱棣也就不能继承皇位了。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

朱允炆削藩,惹恼朱棣

《明史》记载:"帝生穎慧好學,性至孝。"

说的是朱允炆这个人十分仁孝,甭管是对待父亲朱标,还是祖父朱元璋,朱允炆都恪尽孝道。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朱允炆才获得朱元璋和大臣的支持,登上皇帝宝座。但是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却干了一件令诸王都很不爽的事情——削藩。而且削藩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文章《不成熟的"正确"选择:建文帝削夺诸藩》提到,建文帝与老师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等人商议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建文帝朱允炆先后废黜了他的叔父辈分的周王、齐王和代王等人,而他最想废黜的人就是燕王朱棣。因为朱棣坐镇燕地,手下兵精粮足,是对朱允炆皇位威胁最大的人,所以朱允炆只有把朱棣收拾了,他才放心。而朱允炆削藩,一再相逼,也最终惹恼了朱棣,终于迫使朱棣在公元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朱棣一开始只是想清君侧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笔者看来,是被逼无奈。而朱棣一开始也并没想着当皇帝,《明史》中记载:"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朱棣在发兵之前,先表明自己是因为齐泰和黄子澄两个奸臣的逼迫,这才按照《明史》中所言"遂举兵"。

靖难之役地图

可见没有齐泰、黄子澄执意削藩,把朱棣逼得走投无路,朱棣是不会起兵的。而且在古代,这可是谋逆大罪,不仅国法不容,封建礼法也是不容许的。朱棣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他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发动什么"靖难之役"。

毕竟朝廷的势力是很强的,"靖难之役"一旦失败了,那朱棣这一家子也就真地完了。安安心心当个藩王不好吗?有吃有喝,有人伺候,可朱允炆和手下大臣逼迫他啊!即使不反也活不下去了,索性也就反了。可即便朱棣反了,也是打着诛灭黄子澄、齐泰等奸臣的名义,却不敢直言,要把侄子建文帝赶下台。

黄子澄画像

靖难之役发展,朱允炆失踪

"靖难之役"发展下去,却也不受燕王朱棣的控制了。因为这场战争双方死的人太多了,双方将领早就打红了眼,牵涉的人也太多了,朱棣即便不想杀朱允炆,可也控制不了事态的发展。

建文帝曾先后派耿炳文和李景隆带数十万大军攻打朱棣,而在交战的过程中,明朝的很多大将如平安、盛庸等人好多次都差点儿置朱棣于死地,双方结仇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靖难之役"如果不打下去,朱棣都对不起手下战死的将士。没办法,开弓没有回头箭,朱棣不想打,也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了。而差不多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也终于在公元1402年结束。朱棣胜利了,可建文帝的下场就难免凄惨了。

靖难之役

《明史》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也就是说,在燕军杀入都城之时,建文帝在皇宫中放起了火,而有史料记载朱棣发现了建文帝和其皇后的尸体,但实际上建文帝失踪了,具体去了哪里,后人就不得而知。

"靖难之役"朱棣打胜了,这也就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建文帝是死是活,也就无关大局了。不过,建文帝毕竟是自己大哥朱标的儿子,朱棣还是为建文帝发丧了,而且给建文帝的庙号是"明惠帝"。即便建文帝能活着回来,以后也休想把皇位抢回去了!

明成祖朱棣画像

朱棣即位后贡献大

其实,朱棣登上皇位,要比朱允炆强得多。比如朱棣将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可直接抵挡元朝残余势力的进犯。自此大明也就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说,令人感到无比悲壮。

朱棣五次远征漠北,以皇帝之尊亲冒矢石,令元朝残余势力不敢正视大明,这又岂是朱允炆能够相提并论的呢?郑和下西洋,也是在朱棣的支持下进行的,不仅令大明水师发展壮大,还向世界展现了大明帝国的强大。而以朱允炆的文弱,恐怕很难有朱棣这样的远见和雄心吧!所以说,靖难之役后,朱棣当皇帝比朱允炆的贡献要大得多,或者说,朱棣比朱允炆更适合当皇帝。

朱棣影视形象

朱元璋让朱允炆即位,本就对朱棣不公平

而朱元璋当初抛开朱棣,让朱允炆即位,其实也是颇不合理的。朱允炆还只是个孩子,虽然仁孝,但是根本不懂治国理政之道,朱元璋把皇位交给朱允炆,本就是对大明的不负责。

而且就削藩一事来说,朱允炆虽然是皇帝,但无法震慑诸王,而且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也太过直接,最终也只会酿成叛乱。而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当了皇帝也削藩,诸王却没一个人敢不服气,为什么?因为朱棣的威望在那里摆着,诸王不服气也只能是"有贼心没贼胆"。

朱棣画像

《明史》评价朱棣:"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也就是,朱棣其实是朱元璋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毕竟他的文治武功,朱元璋都服气。可是朱元璋却放着有功于国的朱棣不封太子,却封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又让朱棣怎么能服气?而且朱允炆也并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孙,他不过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母亲吕氏,也并非朱标的太子妃,朱标的太子妃是常氏。而朱元璋真正的嫡长孙是朱雄英,是太子朱标太子妃常氏所生,不过朱雄英过早的病死了。

但是朱雄英还有个兄弟,朱允熥,虽然比朱允炆年龄小,但是朱标真正的嫡子,论皇位的继承权,也是排在朱允炆前面的,可见即便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允炆能够继承皇位也是颇不合理的!

朱允炆影视形象

而朱允炆只是朱元璋的孙子辈,却和朱棣一个当叔叔的抢皇位,这也就更不合理了。因为毕竟大明皇位应该是子承父业,而不是,儿子还没继承皇位,却直接绕过儿子,让孙子继承皇位,这搁谁都不服气!朱元璋让朱允炆即位,本就对朱棣不公平。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他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应有的权力罢了!

总结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把侄子赶下皇帝宝座,朱棣是篡逆者吗?最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情于理都没有错,笔者认为,不能称之为篡逆者!毕竟,他只是夺回本就属于他的皇位。而且以朱棣的本事,他也有资格坐上这皇帝的宝座,否则又怎么会有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永乐大帝,和明王朝在永乐年间的繁荣呢?

从后人的角度去看前人的功过,本就应该功过分开,当时的情况下去看,朱棣确实是从朱允炆手上夺过来的皇位,这个于情于理都会被人诟病,可是朱棣一生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时局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也算可以理解。

而小过不掩大功,"靖难之役"也终究令朱棣有了施展他本领的舞台,使他成为不逊于其父朱元璋的一代君王!永乐大帝,终究可与洪武大帝齐名!

参考资料:《明史》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