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入手,探析秦国成为东周时期强国的原因

 瓜子心 2020-08-08

东周时期,秦国只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甚至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来算,秦国只能算是一个伯爵的诸侯。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秦国这么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居然能够在东周时期崛起,成为列国中数一数二的大国。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国力,秦国在东周列国中都首屈一指。

可以说秦国在东周时期能由弱变强,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毕竟秦国的先祖原来只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并非出自周朝王室,而且秦国居于西陲,与戎狄接壤,所以,东周列国都很看不起秦国。可正是这个被人瞧不起的秦国,在东周时期数百年的时间中,悄然壮大,成为人人畏惧的虎狼之国。

(秦始皇画像)

而且,最终秦始皇灭六国,结束诸侯纷争。这更是令我们感叹秦国的强大。可回过头来思考,秦国又是怎样变得强大的呢?从一个列国轻视的弱国,变成一个可以灭其余六国的强国,秦国是如何完成这样实力角色转变的呢?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历史中仔细考究。咱们就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入手,探析秦国成为东周时期数一数二的强国的原因。

前言

(大秦帝国地图)

《史记·秦本纪》中写道:"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礼乐射御,西垂有声。襄公救周,始命列国。金祠白帝,龙祚水德。祥应陈宝,妖除丰特。里奚致霸,卫鞅任刻。厥後吞并,卒成凶慝。"

这段资料表明,秦国的强大,足可称为虎狼之国。东周列国,没有不惧怕秦国的。无论是与秦国接壤的魏国、韩国和楚国,还是远离秦国的齐国、赵国和燕国。魏韩因为逐步被秦国蚕食,其疆域一点点减小。楚国则是因为楚怀王被张仪坑惨了,楚国国力逐步变弱,最终也被秦国吞并。

至于齐国,从春秋时期田氏齐国取代姜氏齐国,最终位列诸侯,再到齐湣王妄称"东帝",更曾与燕国结仇,被诸侯攻伐,差点儿灭国。赵国则更是凄苦,与秦军在长平之战,因主将赵括指挥不利,数十万人马投降秦国,可是都被秦国大将武安君白起坑杀,国力大损,面对秦国,赵国也只能处于被动防守。

由这些,足可见到秦国之强大。面对天下诸侯,秦国足可俯视。更何况,有后来秦始皇吞并六国。而秦国之所以如此强大,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秦国的隐忍。秦国也曾经被诸侯列国打得还不了手,也曾经被诸侯联军打得只能龟缩在函谷关中,但是,秦国终究因为隐忍,励精图治,而变得强大,咱们就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入手,探析秦国成为东周时期数一数二的强国的原因。

秦国历代君王,为壮大秦国苦心孤诣

(秦孝公塑像)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这段资料中提到秦国的君主,其中有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秦孝公,重用张仪,用连横的方法游说六国的秦惠文王,还有重用范雎,以远交近攻之策,逐步蚕食六国的秦昭襄王。这几位秦国国君,都致力于,壮大秦国国力,同时利用诸侯邦交,或者征伐,逐步扩充秦国势力。而秦国势力扩充,其余诸侯势力削弱。

(秦惠文王塑像)

此消彼长,即便秦国面对天下诸侯,也全然不惧。战国时期,曾经有五国攻秦,最终还是被秦国打败。其原因还是在于,秦军贤明,相对其余诸侯,秦国本就居于西方,时刻面临戎狄部落侵袭。所以说,秦国尚武,在兼并戎狄疆域,向西扩充势力的过程中,秦国民风剽悍,秦国的历代君王,也非贪图安逸享乐之人。

因为在秦国时刻处在征战的环境下,任何一天安逸享乐,都很可能令秦国灭亡。秦国历代君王,甚至秦国先人开基立业不易,故尔,从来没有停止过征伐。无论是面对视秦国如蛮夷的六国,还是不断侵扰秦国的戎狄各部,秦国君王也都只能奉行一个字,"战"!面对强敌,唯有一战!秦国君王之苦心孤诣,秦国又焉能不强大。而秦国之称霸,则始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让秦国有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基础

(商鞅变法画像)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

这段史料就是在说,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商鞅本来是卫国人,流落魏国时不被重用,到了秦国反被秦孝公重用,主持变法,使得秦国的国力和军力一下子就超过了其余六国。毕竟秦国经过历代君王开疆拓土,已然是天下强国,在战国时可与其余六国并称七雄,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势力在七雄之中又居首位。

(商鞅画像)

这也正是秦孝公敢于重用商鞅的缘故。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原有的陋习与风貌,使得秦国上下集中到两件事情上,一是耕作生产,积累财富;二是战阵共守,开疆拓土。这使得秦国内耗减少,国力、军力同时壮大,也就有了对外征伐的资本。而不像其余六国,仍因循守旧,内耗不断,如此一比较,秦国又怎能不强大。而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壮大,秦国有资本与六国邦交或征伐了。

张仪连横,使秦国能俯视天下

(张仪影视形象)

李斯《谏逐客书》中写道:"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这段资料充分肯定了张仪对秦国的贡献。张仪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辩士,秦惠王任用张仪为相国,也就命张仪游说六国,实行连横之策。所谓连横,也就是让诸侯亲附秦国,秦国也就可以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扩充自己的力量。而连横之策六国中最倒霉的就是魏国和楚国,张仪戏耍这两个国家的君主,如同戏弄孩童。魏国因为朝秦暮楚,给秦国割地,被秦国蚕食了很多疆土。

(张仪欺楚)

而楚国则干脆丢了汉中、鄢城和郢城,这些地盘中,尤其是郢城,可是楚国原先的国都。张仪好几次去楚国游说,昏庸的楚怀王都错信了张仪之言,被戏耍得团团转。可是面对强大的秦国,楚国想打又打不过,不打楚怀王又窝火,到头来也只能丧失大片疆土,白白便宜秦国,可以说,张仪连横,更令秦国俯视天下。但是,秦国的强大,还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范雎!

范雎"远交近攻"之策,使秦国疆域扩大

(范雎塑像)

李斯《谏逐客书》中写道:"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读史方舆纪要》中也写道:"秦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先灭韩,次灭赵,次灭魏。"

这两则史料中提到的正是范雎和他的远交近攻之策。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不逊于张仪的连横之策。何为"远交近攻"?比如秦国面对和它并不接壤的齐国,也就采用邦交联合的政策。相反,对于和秦国接壤的韩魏楚三国,秦国则可就近派兵攻打,攻下一座城池是一个城池,夺取一个地盘儿是一个地盘儿。

因为接壤的缘故,韩魏楚三国的领土被秦国攻克后,则可直接并入秦国。秦国的实力在一天天壮大,韩魏楚三国的实力却在一步步减小。等到灭掉韩魏楚,也就和赵国、燕国和齐国相邻了。那时秦国的实力早就远超这些诸侯国,自然也就可以腾出手来去灭这些其余的诸侯国。可以说范雎远交近攻之策,比张仪的连横之策,影响更为深远。

总结

(公元前260年秦国地图)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国如何由一个弱国逐步变成一个强国。既有君王的励精图治,更有臣子的邦交征伐之策。如此,君臣勠力同心,秦国又怎能不变得强大呢?而秦国的强大,最终使得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强大的大秦帝国。不过,秦国虽然由弱变强,可是在笔者看来,秦国却又走了一个极端,那就是严刑峻法与战争征伐的极端。

这还是始自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固然使秦国强大,但是也使得秦国之法异常严酷,动辄斩首、刺字、劓鼻,就连当时的秦孝公的太子嬴驷都差点儿遭受酷刑,最后还是太子太傅公子虔替太子受刑,被劓鼻。而且秦国不断对外征伐,肆意杀戮,也让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国"。而其杀伐,仅长平之战,秦将武安君白起杀降,赵国就死伤了数十万人马。

可见,秦国征伐之惨绝人寰。而后来,即便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仍旧用严刑峻法,最终大秦帝国仅二世而亡,这也正是严刑峻法与战争征伐带来的祸患。悠悠历史长河,春秋战国,东周列国与大秦王朝都已随时间而去。但是重新回顾秦帝国崛起与灭亡这段历史,却也让我们感叹中华文明之璀璨!感谢阅读,再见!

参考资料:《史记·秦本纪》《过秦论》《史记·商君列传》《谏逐客书》《读史方舆纪要》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