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漫谈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一位中年人在万念俱灰之际登上当时名为万岁山的山头,束上象征皇权的龙黄色绸缎,双手持绸缎转眼南望,由近而远,他看到了兢兢战战的太监,看见四处奔逃的宫女侍卫,看见城外燃起烟火,更看见绵延万里的大明江山。念及往事,糊里糊涂的他被拥为帝,面对如火如荼的境内农民起义与虎视眈眈的边关满族骑军,他又糊里糊涂的下达了一项又一项帝令,以致李自成兵临城下、满骑踏破东辽边关,最终又登上这因混乱早已糊里糊涂的万岁山。

群臣的一遍又一遍万岁,没有让他拥有万岁的长生,自己治理下的大明江山更是轰然倒塌。他不再回想,他可以昏聩,可以无能,但是他的脊梁是正直的,他不愿做那乞降皇帝,也无意做那南逃如丧家犬之主,他伸出了头颅,几分钟后便已气绝身亡。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五日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万岁山,明朝亡。

谈及这位明朝最后的皇帝,后世褒贬不一,有人称其“或为兴世之帝,却生不逢时”,有人则称其“实乃昏聩亡国之主”,仁者见仁,每个人对于崇祯的看法都有各自的原因,因此笔者无权也没有资格给这位明亡皇帝盖棺定论。但是这并不阻碍我们可以抛开一切有色眼光去公平且客观的审视崇祯皇帝在位时的历史,而本文所将讲述的便是崇祯十七年即明帝国余晖下,曾发生在朝堂之上的真实历史。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

一、集兵拒敌,李建泰代帝领兵

崇祯十七年大年初一,在占据河南、湖广及关中等大部分地区后,农民起义大军中脱颖而出的“闯王”李自成正式称帝,国号为“大顺”,定都西安。面对李自成的这一挑衅,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只能吞下苦果。占据战场主动权的李自成并不安于“分江而治”,他所要图谋的是整个明朝江山,因此称帝当年李自成便向天下发布《誓师檄文》,檄文有言如下:

“在昔胡元乘隙,窃取山河,凭陵我诸夏,扰乱我中华。有明太祖,起自布衣,振翮一呼,天下响应。十有五载,底定燕京。拯黎元于水火,救生灵于涂炭。历年三百,传世十六。不图朝纲曰替,苛政横行,宦官切柄,民不聊生。驯至清人虎视,辽沈沦亡。痛我中华,再陷于蛮夷,援举义旗,重整乎乾坤。不毂以渺渺之身,起自银州,兵威所至,壶浆竟迎。兹者三秦底定,建国关中,兴师东渡,直捣燕京。指日戈回牧野,马放华阳。长安平定,与万民同登衽席。岂不休哉?......”

《誓师檄文》部分内容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自成为进行后续的东征与北进北伐,并未采用自己真实的反明起义军身份,而是“援举义旗”,要救明皇室于蛮夷铁骑下。诚然,李自成的这番话在局外人看来无疑是自欺欺人,但是在当时深陷局中的百姓与各地方明朝官兵来说,李自成的说法有着不小的可信度,因此不少百姓踊跃参军加入李自成阵营,许多明朝州府甚至望风而降。在此背景下,李自成率军势如破竹,并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将战火引至明朝京师的重要防守门户太原。

时刻关注起义军动向的崇祯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并立即集召群臣进行议事以寻求有效的拒敌方法。皇帝尚且坐不安稳,朝中的大臣早已是热锅上的蚂蚁,主战、南迁派更是吵闹的不亦乐乎。经过数日的紧急商议后,崇祯最终选择主战方大臣的意见,决定派遣李建泰为领兵大臣,命其星夜兼程前往太原。《明史》如此记载道:

“建泰退,即请复故御史卫桢固官;授进士凌駉职方主事,并监军;参将郭中杰为副总兵,领中军事;荐进士石釭联络延、宁、甘、固义士,讨贼立功。帝俱从之。加建泰兵部尚书,赐尚方剑,便宜从事”

《明史》史料内容

对于崇祯为何最终敲定李建泰为领兵大臣,笔者仔细分析后做出如下结论:

第一,李建泰祖籍山西,未在官场发迹前曾长期于山西省内生活,因此李建泰对于山西的地理环境与官兵分布十分熟悉。命令此人任当领兵大臣,可马虎的认为明朝官兵占了“地利”

第二,山西本土士族看不起李自成的寒族起兵身份,他们不愿放弃现有的利益来支持一个前途存有变数的李自成。同时鉴于山西士族存有排斥心理,崇祯所派遣的土生土长于山西的李建泰容易和山西本土的士族百姓打成一团,这占了“人和”

第三,崇祯皇帝与明朝大部分臣子并不认为明朝江山会就此灭亡,他们将明朝的气运是否延续寄托于上天,他们主观且侥幸的认为自己占了“天时”。殊不知在历史大势与大失民心面前,占据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明王朝已经不堪一击。

对于此次双方的战事史书中并未详细长篇记述,然而《明史·李建泰传》中有文如下:

“建泰以宰辅督师,兵食并绌,所携止五百人。甫出都,闻曲沃已破,家赀尽没,惊怛而病。日行三十里,士卒多道亡。至定兴,城门闭不纳。留三日,攻破之,笞其长吏。抵保定,贼锋已逼,不敢前,入屯城中。已而城陷,知府何复、乡官张罗彦等并死之。建泰自刎不殊,为贼将刘方亮所执,送贼所。”

堂堂领兵大臣在朝廷危难之际,竟因“家赀尽没”“惊怛而病”,而后更是“自刎不殊”,领兵大臣尚且如此,山西一方的明将明兵如何抵挡得了势如破竹的李自成。此战之后,明朝军队再无要地用来阻挡起义军的北进步伐,京畿地区已完全暴露在起义军面前。

李自成影视剧形象

二、南迁之议,李邦华上疏胎死腹中

惊闻前方战败噩耗后,朝中主战派个个垂头铩羽,一时间朝中人人主张南迁。事实上,早已有人向崇祯皇帝传达南迁的建议,《明史·后妃转》有文如下:

“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

除了皇后外,朝中不乏对战局持悲观态度以致早早考虑南迁的臣子,但是鉴于早期朝中中流砥柱的臣子多为主战派,因此这一建议被搁置下来。然后《豫变纪略》有言:“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山西战事的落败已将崇祯逼上绝境,左都御史李邦华迅速上疏,疏中为崇祯提出三条建议供其选择。

第一,崇祯以大明皇帝身份南巡至南京,并重新建立防守布局;

第二,崇祯皇帝继续镇守京师,太子离开京师,同样南行至南京并部署兵力与崇祯南北呼应抵挡李自成部;

第三,若介意崇祯与太子的身份过于显眼,可派遣永王与定王南下直隶,集结军队已解京师之围。

崇祯皇帝镇守京师相关的战争

在笔者看来,这三条建议中最佳者当属太子南行。为何选择这一建议呢?我们可以试加分析。首先,可以将成功南迁建都的北宋、南宋作为参考对象,此时的明朝局势与北宋灭亡时的局势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一,明朝所面临的是内部起义军问题,农民起义之所以起义原因在于政府所作所为大失民心且剥削压迫过重,以致百姓不得已扛起反旗。北宋面临的则是金国的入侵,纵使开封被迫,两帝被虏,宋朝仍旧拥有民心,因此康王赵构得以于南迁建都。试想如果崇祯皇帝亲自南逃至南京,南京周边早已存在大批起义民兵,尽管这些民兵旗号混杂,很多并不归属于李自成,但是他们的矛头对准的却都是崇祯帝,南逃至此尚未立稳脚跟的崇祯帝可能立即暴尸荒野。而对于太子,百姓的怨气自然不会过重,如若太子做出些皇家必将改过的表态,或可迎来不少百姓的支持。

第二,李自成军队进攻路线是自南向北,这意味着京师至南京途中的许多省份已被李自成占领或者势力渗透,崇祯打着大明皇帝的招牌路过如何不惹来是非,纵使崇祯乔装打扮化身贫民百姓,但是兵荒马乱的时局下,等到崇祯赶至南京,届时恐怕早已是另一番天地。若崇祯继续坐镇京师,各地起义军自然会将目光放于京师,太子出京自然会相对安全。

《烈皇小识》有言:“择大臣奉太子南行,臣等辅皇上固守”

事实上,崇祯皇帝确实准备实行第二条建议,然而大臣光时亨却上疏崇祯:“奉太子往江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事乎?”崇祯被此言深深打动了,各朝各代少有皇帝愿意未死却早早让位于继承人的,崇祯便是如此,因此太子出京的准备工作由此戛然而止。

崇祯皇帝死亡之际

总结

笔者在此将皇权统治比喻为“道术”,“道”指道义,“术”指权术。纵观崇祯统治生涯,崇祯在“道术”上有着很大的欠缺,既不能以“道”服人,从未受过皇储教育的他也无“术”可言。上文所讲述的其任用一介书生李建泰为领兵大臣与放弃命令太子南行以致整个皇室束手就擒的事情仅是他失败统治生涯的一个缩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心怀天下的皇帝,一位试图励精图治以挽救大明江山的皇帝,他心急火燎的将改革的触角拓展至许多领域,但是最终仍未摆脱亡国皇帝命运。

《明史》有言如下:“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

当尘埃落定,大明江山已绝无起死回生可能,他并未选择苟活做那乞降皇帝,他要“朕志决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明史》。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帝亲自手写最后一道诏书后慨然登上万岁山,自缢殉国。这最后一道诏书,笔者将其内容陈列如下,供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甘苦。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参考文献:《誓师檄文》、《明史》、《明史·李建泰传》、《明史·后妃转》、《豫变纪略》、《烈皇小识》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