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的衰落源于黄巾起义?其后期政府的腐朽统治才是根本

 瓜子心 2020-08-08

前言

东汉王朝在章帝以后其国力基本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在章帝统治时期和和帝统治的前期虽然东汉王朝通过长时间的军事行动已经解除了匈奴对于帝国北部和西北部边防的威胁,但是此时的内部的危机也开始显现出来。光武帝、明帝以及章帝统治时期,东汉王朝正处于经济、军事实力不断上升、持续发展的阶段,这也为该段时间帝国能够对匈奴形成绝对的军事打压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公元73年东汉大军主动分四路正式向匈奴采取军事行动,一直到公元91年匈奴西迁并且最终达到欧洲地区,期间将近20年时间,东汉王朝一直承担着沉重的军事作战任务。北征匈奴的战争虽然保障了帝国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保障了边疆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也将东汉的经济拖垮了。为了保证充足的军队供给,东汉统治在不得不加征赋税,并且招募更多的青壮年参军。

《后汉书》载:"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北單于遣弟右溫禺鞮王奉奏貢獻。"

北征匈奴

这种情况在和帝即位之后更加严重,当时和帝向北匈奴进行了最后一次军事行动,直接将匈奴势力驱逐出大漠地区,东汉内部的经济压力也已经到了极点。除了支撑军事作战的赋税征收需要,当时帝国内部的封建大地主也在进一步发展,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断兼并土地,招揽流民,成为东汉后期地方势力根深蒂固的田庄豪强地主。

长时间的对外战争虽然全部发生在东汉的北部边疆地区,内部受战乱影响几乎没有,但是内陆民众却是数次汉匈大战的直接经济支撑者,他们为了稳定家园,驱逐强敌,贡献出了自己所能够做的一切和积蓄。然而地方豪强地主却并不同情他们,趁他们经济危机之时,对他们的土地和人身自由进行巧取豪夺,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在这样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终于在东汉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以黄巾军起义对东汉的冲击最大。

统治集团出行规格高

赋税征收的繁重以及统治集团的腐朽享乐

和帝即位之后,窦氏外戚掌握了东汉朝政,拉开了东汉时期外戚擅权的序幕,当时的窦氏权倾朝野,窦氏家族的子弟更是凭借皇亲国戚的身份在社会中大肆搜刮财富。窦氏外戚之时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擅权的冰火山一角,之后擅权之人和窦氏相比只能有过之无不及。

桓灵二帝统治时期,不仅外戚和宦官专权现象更加严重,而且皇帝也毫无作为,他们在长期的东汉后期混乱的政治斗争和夺权当中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但是他们的享乐腐朽之风却十分盛行,当时两位皇帝一直沉溺于宫中的醉生梦死,将管理国家的权力全部交予当时不可一世、嚣张跋扈的梁冀。宫中仅仅侍奉的宫女就多达数千人,皇宫一天的花费往往都要以金子来计算。

宦官跋扈

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需要,弥补皇家的财政亏空,不得不开始削减广大官员的俸禄,一些官职较高的官员受到的冲击还比较小,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弥补一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官品较低的地方官来说,那就无异于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这些地方官员本来是一方的父母官,但是迫于经济需要,他们转而开始成为剥削当地民众的刽子手,这就造成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外戚和宦官成为东汉王朝后期政治的主要角色,他们的权势不断膨胀,尤其是掌握了国家的决策和选官之权,这就使他们贪污受贿的现象提供了可能。当时地方豪强地主有着强大经济实力,因此他们都通过向这些外戚和宦官为自己某个一官半职,给自己包上一层官员的外皮,卖官鬻爵在当时的东汉官场上成为了一种默许的行为,可见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后汉书》载:"秋七月,京師雩。減公卿以下奉,貣王侯半租。占賣關內侯、虎賁、羽林、緹騎營士、五大夫錢各有差。九月,司空黃瓊免,大鴻臚劉寵爲司空。"

贫苦百姓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东汉中央政府不作为

东汉王朝统治的后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蝗灾和水旱灾这种对于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灾害更是非常频繁。我们知道东汉建立之初就因为黄河经常大面积决堤而造成周边农田颗粒无收的现象,但是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是否顺利,非常关注农田水利建设。

而后期的中央政府此刻却已经不再管农民的死活和农业生产是否顺利了,在统治集团的严重只有政治权力的争夺和经济利益的抢掠。这些统治集团的官员,不顾当地是否遭遇灾害,只是一味地提高赋税额度,增加赋税征收的门类。一些地方官员修建金碧辉煌的府邸要想人民征收所谓的修宫钱,将自己的府邸比作皇宫,这样猖獗的行为日益成风。

东汉皇宫

此外一些官员在得到升迁或者是普通的任职调遣之时,他们也会向当地百姓收取助军钱、调遣钱等等,也就是说他们在位期间油水没有捞够,在临走之前还要向贫困的劳动人民再搜刮一次。如此腐败无能,眼里只有金钱的官员必然会遭到百姓的唾骂,广大民众怨声载道,一场农民起义风暴即将出现。

《后汉书》载:"使君頻奉國命討逐寇賊,三州屯兵二十餘萬人,弃農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効,勞費日滋。若此出不克,誠爲使君危之。尚曰:憂惶久矣,不知所如。"

公元153年,东汉全国境内有将近一般的地方遭遇严重的水灾和蝗灾,中央政府连赈灾款和救济粮都没有派发,任由地方受灾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随后在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从公元109年至公元172年全国范围内所发动的农民起义不下40次,虽然都被中央政府残酷镇压,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东汉统治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几乎摧毁东汉政权的黄巾大起义也即将来临。

张角

黄巾大起义对于东汉政权的猛烈冲击

数十次的农民起义全部遭到了东汉政府军队的残酷镇压,但是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屈服,他们渴望获得土地,获得自己能够生存的权力,坚决抵抗当时已经腐败透顶的中央政权。此刻越来越多的起义人民因为数次失败开始寻找一种精神上寄托和依靠。

黄巾大起义便是东汉后期农民大起义宗教势力渗透十分严重的典型,黄巾起义的领导者张角起初只是一介农民,后来无意之中得到了道教的经典《太平清领书》。据说此书当初是献给皇帝的,但是没有得到重视被拒收了,最终流落民间,张角得到此书之后开始信仰道教,并且根据其中的思想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整合创立了太平道,并将此书奉为太平道的经典。

《太平经》载:"所以然者,此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常獨足食,此大倉之粟,本非獨鼠有也。少內之錢財,本非獨以給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

张角传教

张角针对当时广大民众的迫切心愿和遭遇的生活困苦现象提出了财富平均思想,这种平均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开始想要和高高在上统治者和广大富有的封建地主和官僚平均财富,相信人没有贵贱之分。张角的这种思想非常适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心里需要,太平道创立之后迅速发展,逐渐从原来的巨鹿向四周扩散,最盛时期已经囊括了南北八州。

经过近十年的传播和发展,张角的太平道已经拥有了10万信徒,公元184年,在经过长期策划和准备之后,黄巾大起义全面爆发,张角将起义军分为三路向东汉统治中心洛阳进攻。起义军前期势如破竹,攻陷了东汉统治中心的众多城市,但是由于广大民众缺乏相应的军事训练和基础,最终还是在公元215年被镇压。

黄巾军

评价

东汉后期危机的爆发是有着深刻历史根源和封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首先东汉强盛时期的征服匈奴战争已经基本上耗光了东汉前期积攒起来的经济实力,并且在中期时期为了支撑战争的需要不得不加大广大人民的赋税,这就已经开始表明东汉政府已经出现了财政危机。

如果当时中央统治者以及统治集团的官员能够重新恢复其东汉初期那种以社会经济发展为重的政策的话,或许东汉此时的财政危机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因为毕竟北匈奴势力的威胁已经解除了,只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矛盾就可以了。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却没有这样做,这也和当时的政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章帝去世之后,和帝即位之时只有10岁,窦太后专掌朝政,窦氏家族权倾朝野,这也就使皇帝很难有所作为了。

往后的东汉皇帝大多也都是冲龄即位,他们在外戚和宦官的把控之下,已经逐渐丧失了帝王之气,开始转入深宫,贪图享乐,纸醉金迷,不谙朝政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官员开始了前所未有规模的搜刮财富和贪污受贿,东汉初期所明令禁止的官场行为此刻重新抬头,甚至已经不能抑制。

广大民众在封建地主官僚和豪强庄园地主的剥削之下,纷纷失去土地,小农经济就此破坏,原来封建社会的稳定秩序已经不复存在。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广大劳动人民对此起义失败中后投入精神寄托怀抱的重要表现,张角宣传的财富平均也非常符合广大破产民众的心理需求,最终才能够在短短10年中极具数十万众。东汉政权也在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下愈发没落,最终进入了三国时代。

参考文献:《后汉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