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夷陵之败后蜀汉还能北伐?浅析为何说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有关

 瓜子心 2020-08-08

前言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取得大胜之后,刘备和孙权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刘备在经过赤壁之战后相继占领了荆州及其附近诸多军事战略重镇,这成为了刘备军事集团今后得以向蜀中等西南地区不断进行军事扩张的基地。在占领了荆州之后,从公元211年一直到公元214年,刘备集团相继占领了经济十分富庶的益州,随后夺取曹军驻守的汉中,其统治中心正是前往西南地区。

刘备集团能够成功占领汉中,使得其能够在当时的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从此以后以汉中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了刘备集团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刘备在文臣诸葛亮,武将关羽、赵云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对于西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的招抚和安置。那些拥有强大武装的地方势力则被刘备以武力方式征服。

三国鼎立

但是随着刘备集团政治军事势力的不断扩大逐渐威胁到了江东地区孙权集团的利益,这让孙权和北方的曹操联合成为了可能,在两大势力的联合夹击下,刘备方面失去了对当时重要军事重镇荆州的控制。对此刘备率领自身多年以来发展起来的蜀军主力向江东进攻,最终在夷陵大战中惨败而归,刘备兵败猇亭标志着其势力短时间再也不能对江东孙权形成威胁。

刘备在将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之后郁郁而终,面对当时蜀汉政权战后的萎靡不振,诸葛亮针对现实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首先便是要保证元气大伤的蜀汉外部环境的安全,为此他主动和死敌孙权修好。此后诸葛亮开始了对于内政的治理,使得蜀汉从大败之中迅速得以恢复并强盛起来。

《三国志》载:"將軍既帝室之冑,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隆中对

诸葛亮重建吴蜀联盟

赤壁一战使得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认识到了合力抗曹的重要性,但是在赤壁之战打响之前,刘备只不过是一个四处逃命的小势力,而占有江东六郡的孙权及其统治集团对于刘备的尊敬也只不过是因为其是汉室宗亲,因此孙吴政权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刘备集团的。然而赤壁一战使得刘备的势力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荆州一地被刘备占据并且不断以此为基础向西南地区扩张势力。

荆州一地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南北战场上,对于江东集团上游地区的军事意义更为重大,刘备占据荆州就像一把尖刀死死地遏制住孙权的上游势力。为了缓解当时孙吴政权所面临的军事劣势,这才有了孙权和曹操的联合,荆州重新被孙权占领之后,刘备的原来快速扩张的势力范围此时也仅仅局限于西南地区。

蜀汉古建筑

刘备白帝托孤之后,蜀汉政权的主要领导人诸葛亮通过对于当时三国并立局面的分析,认为虽然吴国已经成为了江东地区的霸主并且还有军事重镇荆州的防御,但是其势力仍然不能和北方的曹魏政权相提并论,因此吴国需要像蜀汉这样的盟友。而蜀汉当时由于恢复大战之后内部的元气,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有鉴于此,诸葛亮开始了重新建立吴蜀联盟。

《三国志》载:"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

公元223年10月,诸葛亮派遣蜀汉尚书邓芝作为使者前往吴国商议重建吴蜀联盟之事,起初以孙权为首的吴国统治集团并不想要和好,因为夷陵大战之后双方俨然已经成为死敌,所谓的联盟是不存在的。但是邓芝深刻剖析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一旦蜀汉被曹魏吞并,那么孙吴也不可能独活。最终孙权同意了两家修好的建议,并且相互派遣使者,加强联系,吴蜀联盟终于再次得以建立。

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对于蜀汉内部政治的治理

吴蜀联盟得以重新建立之后,这就代表着蜀汉政权虽然只占有蜀中地区,但是在强大盟友东吴政权的加持下,曹魏军队一时间拿自己并没有办法,更不用说吞并自己了。就这样蜀汉政权已经解决了外患,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也开始对其政权内部的重要调整。首先诸葛亮针对当时的中央集权政治进行了巩固和加强,益州地区原来的大地主不在少数,能够有力控制这些势力是重中之重。

益州本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粮食生产十分富足,并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商品交换市场,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对此,诸葛亮认为应当对于益州地区的优势加以充分利用,对于地方的豪强地主加以沉重打击,使他们为蜀汉中央政府所用。在人才选拔方方面,虽然蜀汉政权当时也是人才济济,但是对于地方势力掌握选拔人才权力的现象诸葛亮还是非常气愤的。

《三国志》载:"亮出駐漢中,裔以射聲校尉領留府長吏,常稱曰: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邓芝出使东吴

因此诸葛亮将地方的选拔人才的权力全部收归中央,禁止地方封建主私自组织幕僚,加强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封建主势力的监督和控制。在官员治理方面,诸葛亮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政策,首先坚决打击官场贪污受贿之风,一经发现,从严处理。他还强调令行禁止,并且以身作则,任何官员都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在军队中推行严格的军令状政策。

这种严格的治官措施使得蜀汉政权内部的官场之风非常正派,从当时三国的内政来看,蜀汉方面是最值得称赞的。对于有过之官严惩不贷,那些功绩明显的人诸葛亮也会非常注重提拔他们,并且根据他们的优势分配不同的职务,最大程度做到人尽其才。诸葛亮在蜀汉政权元气恢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法治的风格,为其内政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局面。

诸葛亮发展蜀汉经济以及招抚蛮夷

夷陵之战大败之后,蜀汉原来积攒数十年的基业基本上在这次战争中化为灰烬,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财政始终处于亏空、入不敷出的状态,这对于今后蜀汉元气的恢复非常不利。诸葛亮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制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策略的政策,充分利用益州原有的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进行了农业方面的恢复。同时对于西南地区的自耕农地区大力修缮水利工程,保证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尤其是汉中地区非常生产盐,因此诸葛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盐业,并且将其开采、加工、销售的过程全部收归中央掌握,由此中央政府获得盐利非常之大,有效缓解了战后初期蜀汉政权的经济危机。另外手工业方面,蜀汉政府非常注重传统蜀锦的生产和销售,当时的蜀锦不仅仅大量向吴国销售,甚至还源源不断地流入北方魏国。

《文选》载:"闤闠之裏,伎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黃潤比筒,籝金所過。侈侈隆富,公擅山川,貨殖私庭。藏鏹巨萬,鈲摫兼呈。"

七擒孟获

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蛮夷民族的聚集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南部一带,蜀汉时期这里的民族问题十分严重,并且中央政府对于这些民族的管控也非常不牢固。尤其是在夷陵之战蜀汉大败之后,内部的这些蛮夷势力纷纷起兵反抗蜀汉政权,给蜀汉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带来了很大压力。

诸葛亮担任丞相之后,认为西南地区的民族问题虽然十分严重,但是也不一定非要以绝对的武力来进行镇压。诸葛亮听取了当时心腹之臣马谡的攻心建议,认为对于这些蛮夷采取招抚政策是最为有效的,七擒孟获的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当。随后蜀汉政权开始以羁縻的方式招抚这些少数民族,任用当地的首领作为长官代替蜀汉管理。

诸葛亮

评价

赤壁之战后刘备通过占领了军事重镇荆州得以获得今后迅速向西南地区扩张势力的基础,并且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中重要的一极力量。但是这一切差点在与东吴的夷陵之战中付之一炬,几十年来蜀汉积攒的实力遭遇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对于当时的三国局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夷陵之战虽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确立,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刚刚战败的蜀汉政权无疑属于三国中实力最为薄弱的一方。诸葛亮通过敏锐的政治嗅觉认为东吴政权不会向蜀汉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因此他出于维持三国鼎立均势的政治目的,开始派使者前往东吴再次建立两家联盟。

重建吴蜀联盟作为诸葛亮执政蜀汉时期的第一件大事,为蜀汉政权今后的实力的恢复和崛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孙吴能够再次和蜀汉结盟,一方面保证了东吴对蜀汉的军事威胁可以暂时解除,另一方面北方一直虎视眈眈的曹魏政权也暂时不敢轻举妄动,这样蜀汉方面才能够全身心、无所顾忌地将精力投入到国内重建当中。

诸葛亮在主持内政非常注重法律的严明和官场的清明,他认为这两项是关乎一个政权的统治能够长期维持的重要因素,通过诸葛亮在政治方面的治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政治表现得最好的一方。招抚蛮夷的政策使得蜀汉在西南地区逐渐站稳了脚跟,三国并立局面得到巩固,蜀汉也开始走向了崛起之路,为之后诸葛亮的多次北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三国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