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女官制度?漫谈明代女性成为女官的“心路历程”

 瓜子心 2020-08-08

宫廷里有负责服侍的太监和宫女,太监的最高管理者是总管,而宫女也有最高管理者,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女官,各个朝代虽称呼不同,但是地位是一样的。能够拥有品阶和俸禄的高级宫女,工作范围比较广泛,能够管理低级的宫女或者照顾皇子和公主等。

而明代的女官制度在继承了各个朝代的基础上加以运转,表面上维持了宫廷内的运转其实本质上能够将皇权的正常运转进行有规划的部署。女官在后宫中的存在正是一个帝王家是否平稳是否井然有序的标志,女官制度随着历朝历代更迭变换,但就总体来说这特殊的群体拥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唐代女官

女官的存在和太监是一样的,负责宫廷内的秩序生活这是古代一项传统的宫廷制度。最早的记述还是在周朝《周礼》之中,天子的嫔妾就是执掌各种方面的女官,能够教授女德维持天子的秩序,或者掌管宾客、祭祀、丧礼等多种活动。自秦开始夫人以下就有设嫔、世妇、女御等名目但还不是女官,仅仅是女官的雏形。

能够记载的女官是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候,把宫中女官(又称宫官、女职)与嫔御(即妃嫔)加以区别,女官管的是宫中不同的具体事务,按照具体的划分,女官的最高领导人是内司,官位和尚书令一样。按照一次划分才是作司、大监、女侍中,官位是二等,再者是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等官位三品,其四是供人、中使、女生才人、等官位四品,最下等的就是五品青衣、女酒、女饷等。

隋文帝加以改制设六尚局管二十四司,而唐跟着承接更改集中国古代女官制度之大成,宋金明三代女官制度都是在唐制基础上改制而成。到了明代洪武多次修改设立女官,但女官的权力还是比较少的,常被宦官侵夺。而女官能够将复杂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后宫的清净和安稳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宫是一个保证皇权正常运转的手段,所以女官的存在极为重要。

不同品级的女官

一、 明代女官择选的不同标准以及选拔方式的多种多样

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是从民间而来,女官的选择也不例外,选天下秀女入宫,经过重重选拔即可成为女官,因为选拔的严厉导致很多的女子落选。选人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随着明朝历史的前进,规则也是不断地在变化。明朝初年之时,所选的范围比较广,从山东到广东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秀女前来选官。所选的标准也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从明初的规则识字少女和识字寡妇到后来的采选少女无论识不识字都进宫教育。

《明会典》记载:妇人入宫后年至五十,愿还乡者听。女子入宫十数年后,有识字人替用,愿回乡及适人者,听从其便。

洪武年间,对于女官的标准是极其重视的,明朝初年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朱元璋对于内治的要求是十分严厉的,认为这种后宫管理制度能够实现统治者的那种宫闱井然、闺房雍肃的设想。而作为后宫的管理人员承担着的职责尤为重要。对于地区来说更多的是苏杭之地,书香人家多为知书达理的女子,所以朱元璋在任用上仅仅采取了拥有文化素养而且年龄较大的妇人。

书香女子

这次选秀可以说是把整个江南地区都覆盖了,无论是妇人还是少女都进行了采选,妇人或者是寡妇都可以成为后宫之选,并且规定了普通杂役和女官的区别,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区别对待。二十岁是一个年龄限定的标准,二十往下的少女为后宫嫔妃做准备,没有了识字要求,二十以上能够有机会成为女官。明初女官的选择在姿容方面不作要求,容貌端正即可,但身体健康还是必须的,虽不问容貌妍丑,但要求无恶疾。

女宫传里记载了很多有名的女官,例如陈司彩,自幼聪慧过人,不仅精于女工,对于那些教化伦理道德,尤其是教化妇女伦理德行的书自幼研习,而且严守规范;再例如叶女官、江全和胡贞良也同样通晓经史,谨守妇德规范,她们或为孝女,或是节妇;还有黄惟德亦是自幼知书达礼的贞静淑女。这些人很明显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还能够知书达理,在女子的妇德、妇言、行止、修养各个方面正是统治者所倡导的典范。

女官画像

二、 成为女官的特殊途径以及女官采选程序的分别

女官不仅仅从民间经过层层选拔这一种主要途径入宫,还有少数的其他途径。例如在永乐年间的翁氏女,因为赴阙上书愿替父受过的义举而为仁孝皇后器重,得以召入宫廷,为宫中女师。这种因个人突出的品行而受到最上层统治者所重视而入宫的是特例。或者是太后的身边亲近人,往往与太后比较亲近被太后等位高权重的后宫女性看重成为女官。

明初关于女官的才选来看,程序基本上大相径庭,礼部奉诏谕地方有司或帝派内官为钦差,点检民籍,访其品行端庄、通晓文墨者,允许父母送至集中地。或者是推荐有才能的夫人,这种识字妇女,如果乡下老人邻居推举出来有赏。除地方官与宦官外,比较有资历的女官可能受命赴地方上,参与到女官的采选中。

到了京城以后复试需要根据司礼监主持,步骤是十分多的,从体态相貌到了行为举止再到健康程度都需要一一排查,而最为重要的还需要测试文采,这些通过之后还需要对性情言论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才分派职务。嘉靖年间对于女官的选择和宫女的选择已然没有了区别,初选由礼部及地方官员办理, 复选由内夫人、女官这些在宫内有一定资历的女眷进行选择,宦官并不参与采选。将初选女子送至诸王馆复选亦并非始于此次舞选,或仅限于采选宫人。

司礼监

明朝前期女官的采选上多有赏银赐金不仅能在宫中获得礼遇,而且给自身的家人带来不少的恩惠。女官叶氏不仅能够将子女家人接到京城来住,并且皇上还赐房居住,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永乐年间回乡之时又重赐礼物并且派遣内关护送,陈司彩入宫不过数载便赐归省,而且给禄米,供养其家族儿孙,除了免除陈家的杂泛差役外,还赐予土地,为陈氏家族发展成为望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陈司彩在家族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酌中志》记载:召其父碧山、弟袓道诣,賜宴,俱授锦衣卫赍以币,复其家。遣使来闽,挈取家予京,赐官房与居,免税课差役。

由于明代多采选民间女子作为女官,就会常有勿骚扰百姓,强抑民间之语,明中期以来对于因为搜刮民女而引发的骚乱或者是因为选女入宫导致婚配的闹剧屡见不鲜,在民间皆视选女入宫畏惧的情况下,自愿入宫者恐少之又少,而入宫能为女官的女子,恐怕已不会像明前期那些女官一样,能够享有丰厚的赏银,例如家庭免除赋税,赏赐官职、土地,等恩惠与礼遇。

《酌中志》

三、明代女官在礼仪中的职权

尚仪局是负责明代后宫礼仪起居之事,但在常仪之外,凡遇国之大礼,如帝后大婚、册封、朝贺等,除尚仪局外,其他的公司的女官亦需参与进典礼仪式环节,协助仪式的完成。只要是皇家典礼,特别是以后宫皇室女性为主或者是皇室女性参加的典礼,女官都需要从旁引导。当然这种典礼礼仪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明代发展在不同时期女官所传授的礼仪也是不同的典礼仪制有三十余种之多,又大致可分为婚礼、册立仪、朝贺仪、丧礼等。

明初之时,明太祖着手创立各种典礼,皇室的婚礼就是最早创立的一个,明代皇室的婚礼承袭了传统的六礼,其中以皇帝纳后礼仪等级最高。太祖设立刘尚局,对于具体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并没有很详细的记载,纳后仪相较于册立仪,程序序复杂,参与人员更多,其中参与的女官亦相对较多,因而仪注中涉及到的女官职掌亦相对全面。

明太祖

古者天子亲耕,王后亲蚕,以劝天下,所以亲蚕之仪是明后期制定的完全由皇室女性和命妇参与的重大祭祀礼仪,女官的参与则是必须的,亲蚕礼当只有女性参与,只用女官执事,这也是仪式的特点。一场亲蚕礼是宫中的大礼,盛况空前,皇后亲蚕以劝天下相比朝贺中宫这样的内廷典礼,亲蚕礼更有重视国计民生,表率天下之意。如此重要且完全以女性为主的祭祀典礼本就是个别,行亲蚕礼全部有女官引导更体现了它的特色。

《明会典》记载:设皇后采桑位于采桑台、东向。执钩筐者位于稍东。设公主及内命妇位于皇后位东。设外命妇位于采桑台东陛之下、南北向,以西为上。

皇后和命妇是仪式的主要人员,是一种尊贵的象征,按照指示完成一系列的规定动作就如同华丽的道具,而女官们才是引导这场仪式开始到结束的真正仪式的人,从容导引和按部就班的穿梭忙碌中,世人不仅感受着亲蚕祀典之隆重,也领略了母仪天下的天家仪范。命妇朝贺中宫之仪和亲蚕礼是完全由 皇室女性和品官命妇参与的重大的宫廷典礼仪式,主要的礼仪之职皆由女官承担,且根据仪式环节需 要,她们的职责分工细致,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亲蚕礼

女官们对于复杂的仪式必须十分的熟悉不能够有差错,而且职责分工细致,能够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女官们需要相互配合、衔接,因为是仪式进程的控制着能够保证繁杂而隆重的仪式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所以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正因为这种制度只能够女性参加并且过程十分的繁琐,步骤多杂与其他的典礼相比涉及到的各种女官也就很多,所以在指定礼仪的时候,女官的职分工序更加明确,如只是以女来称呼,则难免所指不明,造成混乱。以职相称,则能切实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使仪式有序。

结语

女官制度是维护皇权的一个重要的宫廷制度,在起初设立之时本是为了服务宫廷而最后能够保障皇权的运行。后宫不是皇上私有的后宫,更是天下人民百姓所信仰的后宫,皇后的一举一动能够感化百姓,教化百姓。所以后宫中的礼仪必不可少,作为女官是维护后宫礼仪中的重中之重,虽然随着时代女官制度更迭频繁,但是这种特殊的群体永远存在并且是皇家不可缺少的存在。

古代女官

对于女官的选举来说,标准多样从年龄到外貌再到学识,苏杭之地多为才女所以往往是明代女官的供给地,但是随着朝代发展女官选择的区域多样化。而前期注重女官的学识多为寡妇后期针对女官的采选已然变化更多的是普通女子学识不做要求。而女官的待遇也是十分丰厚的,作为女性群体能够拥有皇家赏赐是非常难得,这也引发了民间秀女选举的高潮,导致强抢民女的事件时有发生。

女官作为礼仪的引导,能够将皇室妇女的所进行的重要礼仪进行引导,亲蚕礼、皇帝大婚都需要女官来进行有规则的引导。女官制度随着皇权而建立,最终也是随着皇权而消失,固然女官能够与宦官、皇后有着间接的关系,但最终取决于皇上的言行,都会受到皇权的制约。

参考文献:

《明会典》

《酌中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