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时?抑或地利?以淝水之战,漫谈东晋与东吴之间的差异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女性并不多,大多都是一些男人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女性往往是在这种时候作为陪衬而登上历史舞台。而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让后人记住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而谢道韫可以说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有过一个评价,就是说林妹妹有着咏絮之才,这个典故就来自于东晋最为杰出的才女,谢道韫。

其实我们对于这个典故应该不陌生,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面我们也应该读过这一段,最不济应该还记得那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和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典故就来自于当时谢安看到自己的子弟们在雪中玩耍,就突发奇想和他们探讨诗文,问他们用什么东西来比喻风雪最为恰当,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两句不同的评价。

一般人对于谢道韫的印象也止步于咏絮之才了,不过在真实历史当中谢道韫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登上舞台的,而不是只有这些小聪明。在她的丈夫死后,敌人带着兵马杀上家门,谢道韫都能不卑不亢的拒敌于门外,这是何等的大气。如果你去读读谢道韫的诗文,你会发现他写的是磅礴大气,完全没有一般女性的小家子气。这和谢道韫的成长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谢家也是东晋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谢道韫画像

《晋书》记载:"在东山久之,复征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俄而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琅邪王师。经年敦逼,并无所就。御史中丞周闵奏裕及谢安违诏累载,并应有罪,禁锢终身,诏书贳之。"

谢家最有名的当属当时的族长谢安,谢安在淝水之战这场关乎东晋存亡的大战当中,以弱胜强,可以说是当时第一等的风流人物。在此之前谢安隐居在东山中,是在形势危如累卵之际才被迫出山,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东山再起这个成语。不过我们对于淝水之战的了解大多都只停留在这一层,一些具体的历史细节我们并不了解。谢安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赢得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这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

当时东晋的局势与西晋灭吴非常相似

公元前378年,前秦皇帝苻坚带着他统一全国的野心开始渡江南下,准备一举消灭东晋。这个时候前秦已经占领了巴蜀一带,如果对于中国历史稍微了解一些的人可能会知道,当时当时的四川一带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粮仓,前秦占领了这块地盘,所以才有底气腾出手来想要统一全国。而当时的东晋形势也不错,趁着北方打成一锅粥的时候占领了秦岭淮河一带的大部分战略地区,战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

开战的时候东晋手里有着大量的战略要地,直接把战场推到了现在的山东和江苏交界的地方,前秦想要攻打东晋就必须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而当时的东晋如果不能守住这片战场,那前秦就可以直接南下进攻他的首都建康。所以,这一战才被后世认为,是决定东晋命运的关键一战。

苻坚画像

《晋书》记载:"以军司谢奕为使持节、都督、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秋七月,苻坚将张平以并州降,遂以为并州刺史。"

当时苻坚的战略大概是这样的,苻坚兵分两路打算两面开花,东西两面同时进攻。一开战,结局对苻坚来说,可以说是好坏各一半,好的是他占领了大量的战略要地,特别是在西面战场上直接打通了通往长江的道路,这就给东京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但是在东面战场却遭到了东晋的剧烈反扑,直接把军队赶回了淮河以北,前秦军队最终只获得了少量战果。

这一场小冲突打完之后,双方的战略分布也逐渐开始向南倾斜。向襄阳这些有着关键影响的城市有一部分已经落到了苻坚的手里,这对于东晋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当时的东晋和三国末期的东吴政权倒是有一些相似之处,在西晋攻打东吴政权的战争当中,当时的分界线也是以襄阳为界,这个时候却是风水轮流转,晋朝落到了东吴的这边。这个时候也是东晋政权最危险的时候。

东晋比东吴多了一枚关键的筹码

我们现在都知道,东汉末年,最后的结果是晋朝当了最后的赢家,东吴政权也是由西晋给彻底吞并的。上面我们也分析了现在的东晋政权的局面和当时的东吴是差不多的,按照这个合理的推断,我们也应该可以想象出东晋这边的胜算是不太高的。但是东晋和当时的东吴毕竟还是有区别的,他握着东吴没有的一个优势,就是东晋手中还掌握着淮南地区。

当年西晋是占尽天时地利,寿春和淮南这些地方全都落到了西晋的手中,这样一来直接就把战场拉到了长江边上,东吴这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腾挪的余地。可是现在,寿春和淮南依旧掌握在东晋的手里,所以东晋的战略纵深是比东吴政权要好很多的,这也给谢安后来的翻盘留下了一张底牌。

西晋灭吴

《晋书》记载:"间者流人奔东吴,东吴今俭,皆已还反。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宜简流人,兴复农官,功劳报赏,皆如魏氏故事。"

当年的东吴,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以抵抗西晋的军队,西晋这边直接就把战场拉到了长江上面。当时的东吴可以说是全部身家压到了这一把牌上,只要这场牌局输了,那就是立即崩溃。可是东晋就多了这么一点点战略纵深,最后的结果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当时东晋这边就比东吴多了100多公里的战略纵深,但就是这一点点的距离让东晋起死回生。即便到了现在,你到寿春附近呆上一阵子,就会发现,在雨季的时候道路还是非常的泥泞,而在当时更是河流密布。这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强大的劣势,一旦陷入到了这种环境当中失败的几率就被无限放大了。

淝水之战秦军失败的细节

公元383年,苻坚下定决心要一举把东晋吞并,他采用的战略也基本和西晋攻打东吴的战略是一样的。按照历史记载,前秦军队有近百万人,而当年西晋攻打东吴也只不过用了20多万军队而已,5倍的差距,这代表着苻坚比当年的东晋拥有的更加巨大的优势。

淝水之战时谢安还在下棋

而东晋这边却没有道高一尺魔高一尺二的本事,东晋这边军队分成了两拨人,西面是由桓冲指挥的军队,以荆州作为中心。而东面是由谢安指挥,以江淮地区作为中心。更加令人绝望的是这时候东晋这边还不是一条心,直接对抗苻坚主力军的谢安手里才有8万军队,而西面的桓冲压力更小,却有着10万人。

这样看起来,苻坚无论是从实力还是战略都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几乎是不可能失败的。可是当时的苻坚却有着两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这两个弱点给苻坚带来了一场失败。第1个弱点就是前秦军队的协调能力特别的差。当时西晋部队之所以能够攻破东吴,就是因为西晋军队的协同能力非常强。各个方面同时挤压东吴的防线,直到把他压垮。可苻坚虽然模仿了西晋的战术,但是在协调能力上却比不上西晋。力量虽然很强大但是在相互制肘下,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多少。

淝水之战地图

《晋书》记载:"八月,苻坚自将号百万,九月,攻没寿阳。十月,刘牢之破坚将梁成斩之,杀获万余人。谢玄等又破坚于淝水,斩其弟融,坚大众奔溃。"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东晋这边拥有的战略纵深。由于当地的地形复杂,在进军的过程当中苻坚等不及后续军队的到来,强行加快战争的节奏,在大军还没有集结完毕的时候就率先头部队快速进军,这就给当时的谢安留下了绝好的机会。在淝水之战中由于前秦军队缺乏必要的协同能力,在集体后撤的时候军队当中突然传来了秦军失败的声音,整个队形一下子彻底垮掉。几十万人成为了一群乌合之众,谢安也乘势大败秦军。

评价

当然真实的历史肯定没有我们上面说的那么简单,其实在淝水之战的时候,是东晋这边主动向苻坚提出了建议,希望前秦军队暂时后退,东晋军队渡河与之进行决战。这个建议对于苻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代表着他可以在东晋军队渡河的时候偷袭他们。这个策略是没有毛病的,但苻坚怎么也没有想到部队之间的协调能力居然有这么差,西安派来的奸细大呼一声秦军大败,就一溃千里。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刘邦和韩信有过一场著名的对话,刘邦问韩信说自己能够率领多少部队,韩信毫不客气的说最多10万。刘邦又问韩信,那你可以带领多少人的军队呢,韩信说:多多益善。我们之前听这个故事大多是当一个段子来听的,说明了刘邦有识人之能,而韩信得在带兵上有着巨大的天赋。可是如果我们放到具体的情境上来说,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古代军队

我们现在看阅兵的时候,能看到士兵和士兵之间有着巨大的协调性,非常的默契。可如果你是苻坚部队当中的一员,你会发现你只能看到前面那个人的后脑勺,其他的你什么都看不到。而且这也不是在广场上大阅兵,如果你反应不及时的话可能就会死在这里。所以在这种紧张的状况下,任何一点细微的影响,都有可能放大成一个剧烈的信号。

所以当军队当中传来了军队大败的消息,你的首选方案肯定是扭头就跑,因为如果你跑慢了,有可能就死在这儿了。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上能够听到老兵和新兵的分别,区别其实就在这里。当时的前秦军队是有很多个利益联盟组合起来的,看起来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彼此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和默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成了一溃即散的乌合之众,也给我们留下了草木皆兵这个成语。

参考文献:《晋书》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