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953

 随缘522 2020-08-08
中医经典方剂7(对症抓药)
五、祛暑剂
(一)祛暑清热
1、清络饮
组成:鲜荷叶边6g 二花10g 丝瓜络6g 西瓜翠衣6g 扁豆花6g
竹叶心6g
主治:祛暑清热
功用:祛暑伤肺,邪在气分
特征:身热口渴不甚,但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等
(二)祛暑解表
1、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6g 二花10g 扁豆10g 厚朴6g 元召10g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于寒
特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2、香薷散
组成:香薷15g 厚朴12g 扁豆12g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
特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身倦,胸闷泛恶或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者
(三)祛暑利湿
1、六一散
组成:滑石18g 甘草3g
功用:祛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
特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
2、桂苓甘露饮
组成:茯苓30g 甘草6g 白术12g 泽泻15g 官桂3g 石膏30g
寒水石30g 滑石30g 猪苓15g
功用:祛暑清热,化气利湿
主治:中暑受湿
特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下
(四)清暑益气
1、清暑益气汤
组成: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10g 黄连3g 竹叶6g 荷叶12g 知母6g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特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柴胡通经汤
【处方】 柴胡 连翘 当归梢 生甘草 黄芩 牛蒡子 京三棱 桔梗各0.6克 黄连1.5克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 主小儿项侧有疮,坚而不溃,名日马刀,亦治瘰疬。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食后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柴胡铁锈汤
【处方】 柴胡、铁锈、人参、茯苓、桂枝、蔚金、牡蛎、大黄、甘草。
【功能主治】 妊娠痫症。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产科发蒙》卷二
 
 
 
 
柴胡天水散
【处方】 柴胡2钱,黄芩2钱,人参2钱,甘草1钱,滑石2钱半。
【功能主治】 中暑。咳嗽寒热,盗汗不止,脉数。
【用法用量】 加竹叶10片,水煎服。
【摘录】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统旨》
 
 
 
 
 
 
中医经典方剂8(对症抓药)
六、温里剂
1、理中丸
组成:人参6g 干姜6g 甘草6g 白术10g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中焦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以及霍乱等
(2)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以及胸痞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附方(1) 附子理中汤
组成: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半夏 据证用药量
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风冷相乘
特征:心痛,霍乱吐利转经
2、理中化痰丸
组成: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半夏 据证用药量
功用:益气健脾,温化痰涎
主治:脾胃虚寒,痰涎内停
特征:呕吐食少,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
3、桂枝人参汤
组成:桂枝6g 甘草10g 白术10g 人参6g 干姜6g
功用:温里解表,益气消痞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泄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痹鞭,表里不解
4、吴萸汤
组成:吴萸3g 人参6g 大枣10g 生姜18g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1)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5、小建中汤
组成:芍药18g、桂枝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10g、饴糖30g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
特征:腹中时痛,温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附方(1)黄芪建中汤
组成:即小建中汤加黄芪10g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附方(2)当归建中汤
组成:即小建中汤加当归12g
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虚赢不足
6、大建中汤
组成:川椒3g 干姜5g 人参6g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
特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或腹中漉漉有声。
(二)回阳救逆
1、四逆汤
组成:附子10g 干姜10g 甘草6g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
特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细微
2、太阳病误汗亡阳
(1)回阳救急汤
组成:熟附子10g 干姜6g 肉桂3g 人参6g 白术10g茯苓10g 陈皮6g 甘草6g 五味子3g 半夏10g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
特征:症见恶寒倦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颤战粟,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等
(2)回阳救急丹
组成:黑附块10g 紫瑶桂1g 人参6g 麦冬10g 辰砂10g 川姜3g 姜半夏3g 白术6g 五味子1g 广皮3g 甘草3g 麝香1g
功用:回阳生脉.
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甚则利不止,肢厥无脉,干呕心烦
(三)温经散寒
1、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细辛3g 甘草6g 通草3g大枣15g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1)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苔淡白,脉细欲绝或沉细
主治:(2)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
 
 
 
 
 
 
 
 
中医经典方剂9(对症抓药)
七、表里双解剂
(一)解表攻里
1、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15g 黄芩10g 白芍10g 半夏10g 枳实10g大黄6g 生姜15g大枣10g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特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鞭,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2、防风通圣散
组成:防风2g 荆芥2g 连翘2g 麻黄2g 薄荷2g 川芎2g 当归2g 白芍2g白术2g 山枝2g 大黄2g 芒硝2g 石膏3g 黄芩3g 桔梗3g 甘草6g 滑石10g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雍盛,表里具实
特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粘稠,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
(二)解表清里
1、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15g 甘草6g 黄芩10g 黄连10g.
功用:解表清热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
特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胸腕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2、石膏汤
组成:石膏30g 黄连5g 黄柏6g 黄芩5g 豆豉10g 枝子10g 麻黄10g
功用:清热解毒,汗解表
主治:伤寒里热已炽,表证未解
特征: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脉滑数或发斑
(三)解表温里
1、五积散
组成:白芷9g 川芎9g 甘草9g 茯苓9g 当归9g 肉桂9g 白芍9g 半夏9g陈皮18g 枳壳18g 麻黄18g 苍术72g 干姜12g 桔梗36g 厚朴12g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特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
2、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15g 桂枝12g 干姜6g 瓜蒌根12g 黄芩9g 牡蛎20g 甘草3g
功用:和解散结,温里祛寒
主治:伤寒胸胁满微结
特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出汗,往来寒热,心烦。亦治疟疾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中医经典方剂10(对症抓药)
八、补益剂
(一)补气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10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功用:益气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特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
附方:(1)异功散
组成:即四君子汤加:陈皮9g 生姜5片
功用:健脾,益气,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
特征:食欲不振,或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
(2)六君子汤
组成:即四君子汤(1)加陈皮9g 半夏12g
功用:健脾止呕
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
特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症
(3)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即六君子汤(1)加木香6g 砂仁6g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
特征: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呕吐泄泻等症
(4)保元汤
组成:黄芪20g 人参20g 肉桂8g 甘草5g 生姜3g
功用:补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特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小儿痘疹,阳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发起灌浆者
2、参苓白术散
组成:莲子肉50g 薏苡仁50g 砂仁50g 桔梗50g 扁豆75g 茯苓100g 人参100g 甘草100g 白术100g 山药100g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
特征:食少便溏,或泄或吐,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附方(1)七味白术散
组成:人参7g 茯苓15g 白术15g 甘草3g 霍香15g 木香6g 葛根15g
功用:健脾止泄
主治:脾胃久虚
特征:呕吐泄泻频作不止.
3、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20g 人参10g 白术10g 甘草6g 当归10g 柴胡3g
陈皮6g 升麻3g 大枣 生姜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
特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
主治:气虚下陷。
特征: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以及清阳下陷等症
3、生脉散
组成:人参10g 麦冬15g 五味子6g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暑热多汗,耗气伤液。
特征: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细微
主治:(2)久渴肺虚,气阴两伤。
特征: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白少津,脉虚数或虚细
(二)补血
1、四物汤
组成:当归10g 川芎9g 白芍12g 熟地12g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
特征: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2、桃红四物汤
组成:即四物汤加桃仁6g 红花6g
功用:养血,活血,逐瘀
主治:妇女经期提前,量多
特征:色紫质粘稠,或有块状,腹痛腹胀者
3、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50g 当归6g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劳倦内伤,气弱血虚,阳浮外越.
特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以及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4、归脾汤
组成:白术30g 茯神30g 黄芪30g 龙眼肉30g 枣仁30g 人参15g 木香15g 甘草10g 远志3g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两虚。
特征: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主治:(2)脾不统血。
特征:症见便血,以及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尽,或带下
注:现代亦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三)气血双补
1、八珍汤
组成: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9g 熟地15g 人参3g 白术10g 茯苓9g 甘草5g
功用: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
特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昏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2、十全大补汤
组成:即八珍汤加黄芪15g 肉桂9g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
特征: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3、人参养荣汤
组成:白芍9g 当归9g 陈皮3g 黄芪3g 桂皮3g 人参3g 白术3g 甘草3g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劳积虚损。
特征: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等。
4、泰山磐石散
组成:人参5g 黄芪15g 当归8g 续断5g 黄芩5g 白术10g 川芎4g 白芍6g 熟地10g 砂仁4g 炙甘草4g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妇女妊娠,气血两虚。
特征:胎动不安或屡有坠胎宿患,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苔 薄白,脉滑无力,或沉弱。
 
 
 
 
 
 
 
 
中医经典方剂11(对症抓药)
(四)补阴
1、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24g 枣皮12g 山药12g 泽泻9g 茯苓9g 丹皮9g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
特征:腰膝酸软,头目弦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门不合之证。或 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 红少苔,脉细数。
2、知柏地黄丸
组成: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6g 黄柏6g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
特征: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证。
3、左归丸
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枸杞子12g 早皮12g 牛膝10g 兔丝子12g 鹿胶12g 龟胶12g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真阴不足。
特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渴欲饮水,舌光 少苔,脉细和数。
4、左归饮
组成:熟地9g 山药6g 枸杞子6g 甘草3g 茯苓4g 早皮5g
功用:补益肾阴。
主治:真阴不足。
特征: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
5、大补阴丸
组成:黄柏12g 知母12g 熟地18g 龟板18g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特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舌红少苔 ,尺脉数而有力。
6、虎潜丸
组成:黄柏15g 龟板12g 知母6g 熟地6g 陈皮6g 白芍6g 锁阳5g 虎骨3g 干姜3g
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经骨。
主治: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特征:腰膝酸软,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
7、二至丸
组成:冬青子 汗莲草
功用:补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
特征:口苦咽干,头昏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下肢痿软,遗精早年发白等 。
8、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10g 麦冬10g 当归10g 生地30g 枸杞子12g 川楝子5g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血燥气郁。
特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
9、石斛夜光丸
组成:天冬6g 人参6g 茯苓6g 麦冬3g 熟地3g 生地3g 兔丝子3g 菊花3g 草决明3g 杏仁3g 山药3g 枸杞3g 牛膝3g 五味子3g 蒺藜2g 石斛2g 肉丛蓉2g 川芎2g 甘草2g 枳壳2g 青葙子2g 防风2g 川黄连2g 犀角2g 羚羊角2g
功用:平肝熄风,滋阴明目。
主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
特征:瞳孔散大,视物昏花,羞明流泪,头昏目弦,以及内障等症。
10、龟鹿二仙胶
组成:鹿角50g 龟板25g 枸杞15g 人参5g
功用:填阴补精,益气壮阳。
主治:肾中阴阳两虚,任、督精血不足。
特征:全身瘦弱,遗精阳萎,两目昏花,腰膝酸软。
11、七宝美髯丹
组成:何首乌30g 茯苓15g 牛膝15g 当归15g 枸杞15g 兔丝子15g 故纸12g
功用:滋肾水,益肝血。
主治:肝肾不足。
特征: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腰膝酸软等症。
(五)补阳
1、肾气丸
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枣皮12g 泽泻9g 茯苓9g 丹皮9g
桂枝3g 附子3g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
特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 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症。
2、济生肾气丸
组成:熟地15g 山药15g 枣皮30g 泽泻30g 茯苓30g 丹皮30g 桂皮15g附子6g 牛膝15g 前仁30g
功用: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不足。
特征: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3、十补丸
组成:附子6g 五味子6g 枣皮3g 山药3g 丹皮3g 鹿茸3g
熟地3g 肉桂3g 泽泻3g 茯苓3g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气不足。
特征: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嬴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 脊疼痛。
4、右归丸
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枣皮9g 枸杞12g 鹿角胶12g 兔丝子12g 杜仲12g 当归12g 肉桂12g 附子10g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特征: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阳萎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 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等。
5、右归饮
组成:熟地30g 山药6g 枣皮3g 枸杞6g 甘草6g 杜仲6g
肉桂6g 炙附子9g
功用:温肾补精。
主治:肾阳不足。
特征:气怯神疲,腹痛腰酸,肢冷脉细,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
 
 
 
 
 
 
 
 
 
 
柴胡桃仁汤
【处方】 柴胡3钱,桃仁3钱,石膏3钱,骨碎补3钱。
【功能主治】 虫牙。
【用法用量】 水煎半杯,热服,徐咽。
【摘录】 《医学摘粹》
 
 
 
 
 
 
 
 
 
 
妊娠咳嗽,胸满气急,减食
柴胡汤
【处方】 柴胡(去苗)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天门冬(去心)3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阿胶(炙令燥)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咳嗽,胸满气急,减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除热下气。主妊娠不欲食,或吐,或食噫醋
柴胡汤
【处方】 甘草(炙)2两,柴胡2两,麻黄2两(去节,煎去沫),大枣12枚(擘),食茱萸1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除热下气。主妊娠不欲食,或吐,或食噫醋。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3升,适寒温服1升,每日3次。
食噫醋,春秋冬夏,去茱萸。加枸杞1斤;六月,加小麦1斤,石膏3两;秋,去石膏,加甘草1两;九月,去麻黄,加干姜1两;十月,加芎藭3分。
【注意】 忌海藻、菘莱。
【摘录】 《外台》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