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1001

 随缘522 2020-08-09
凉血祛风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经验
组成:土茯苓、莪术、乌梅、紫草、槐米、生地黄、牡丹皮、甘草、丹参、蝉蜕、防风、白鲜皮。
【按】:白鲜皮清热燥湿,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槐米清热凉血,三药合用,清热利湿,通利关节。生地黄凉润,乌梅酸润,甘草甘润,三药配伍,使生津润燥之力大为增强。牡丹皮活血凉血,莪术活血破血,丹参活血养血,三药深入血分,化瘀生新。防风能走卫分,温散四肢风邪,蝉蜕轻清上浮,可入气分,疏散头面风热,紫草深入血分,透散血中伏火,三药并用,使热邪由里出表,斑疹消散。
 
 
 
 
 
 
 
治一切炎症眼病方
 【配方】: 生地12克、元参15克、柴胡10克、黄芩12克、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菊花10克、防风10克、桑叶10克、甘草6克、钩藤30克(外包后下)、赤芍12克。
 【用法】: 水煎, 饭后服。
【主治】: 一切炎症眼病。
 【方歌】: 一切眼病因在肝,生地元参柴芩研。
 银翘菊防桑叶草,赤芍钩藤解痉挛。
 
 
 
 
 
 
 
 
 
蟾酥合剂
【处方】 蟾酥(酒化)腰黄 铜绿 炒绿矾 轻粉 乳香 没药 枯矾 干蜗牛各3克 麝香 血竭 朱砂 煅炉甘石 煅寒水石 硼砂 灯草灰各1.5克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蟾酥另以烧酒化开为糊,徐徐和入药末,混合研匀,晒干,研成细末,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 驱毒、消肿、化腐。主疔疮。
【用法用量】 在红肿初起时用上药,以烧酒(亦可用煅石膏为赋形剂,制成为30~50%蟾酥合剂)调涂患处。外贴太乙膏。至红肿消失,腐肉与健康组织起一裂缝时,改用10%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至腐肉脱落阶段,再改用5%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煅炉甘石5份,海螵蛸5份)。亦可改用吹药器将药喷入口腔、咽喉患处。
【摘录】 《中医外伤科学》
 
 
 
 
 
 
 
 
疳蚀痈肿,一切齿痛
蟾酥膏
【处方】 蚵蚾汁。
【制法】 捕蚵蚾大者1个,削竹篦子刮其眉,即有汁粘其上。
【功能主治】 疳蚀痈肿,一切齿痛。
【用法用量】 以汁点痛处。
【摘录】 《医说》卷四引《类编》
 
 
 
 
 
 
 
 
瘰疬
蟾酥膏
【别名】 蟾捻子、蟾酥拈子
【处方】 蟾酥如大豆许,白丁香15个,寒水石些少(煅),巴豆5粒,寒食面些少。
【制法】 上药各为末,和作1处,再研,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瘰疬。
【用法用量】 蟾捻子(《疡科遗编》卷下)、蟾酥拈子(《金鉴》卷六十四)。
【摘录】 《医学正传》卷六
 
 
 
 
 
 
 
三辨六法治肺癌特效
01 三辨。
一,首辨阴阳,再辨六经;二,辨气血阴阳之亏,温补肾阳为先;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肿瘤之性。
02 六法。
1,寒热同用法:因为肿瘤病机比较复杂,常常表现局部的热,全身的寒。或上热下寒。在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熟寒熟热的程度,来决定寒药热药的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仲景在《伤寒论》厥阴篇的乌梅丸给我们提供寒热同用一个例证。当热多了以后,可以黄连、黄柏重用,必要时加黄芩以清三焦之火。附子、肉桂可轻用,临床重在活辨。
2,清热解毒法:肿瘤与热毒同时存在,特别是中期、晚期的癌症患者,常伴有肿块局部灼热疼痛,发烧或五心烦热,口渴,便秘等。清热解毒药可以控制肿瘤周围炎症,提高免疫功效,防止肿瘤扩散。在治疗肺小细胞癌时,余常选用金荞麦根、龙葵、白毛藤、蚤休等。在选用清热解毒药时,余主张以鲜品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抗癌效果比较好,可榨汁服用。
3,金石法:主要使用矿物药,如砒霜、紫石英、青礞石、龙骨、牡蛎等这些药物不仅能祛风平肝止痛,且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是未来50年抗癌最有前景的药物之一。
4,攻下法:主要以大黄、芒硝、甘遂、大戟,芫花等药物。癌毒一定要有出路,所以通大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毒的发展。比如肺癌,当寒象明显的时候,极易脑转移。当热象明显的时候,极易肝转移。适时攻下让癌毒有出路。这是我们肿瘤科医生要把握的要点。
5,以毒攻毒法:主要是应用虫类药攻克肿瘤方法。草木无情,虫类有情。性喜攻逐走窜,通达经络搜剔疏利,无所不至。另外虫类药又系高蛋白,可激发体内细胞再生。临床中可不同种类的肿瘤选用不同药物。如肺癌一般选用天龙、全虫。肝癌一般选用鼠妇、地鳖虫、穿山甲等。
6,化痰软坚法:不仅能软化肿块,还能清热泻火。如天南星、贝母、山慈菇、海浮石、僵蚕、半夏、天葵子等。
 
 
 
 
 
 
 
 
 
 
 
腻苔的治法分5步
腻苔的危害及其纠正
腻苔无论厚薄均主实邪,多见为痰浊,也有食阻。
黄腻者痰热或食阻热化,临床常见,白腻者痰浊或食阻寒化,临床少见。痰浊和食阻是实邪致病中的重要病因,也是病理产物。由于“胃气为本”,痰浊、食阻均为影响中焦脾胃的运化吸收,加之中医汤剂治病,主要由脾胃吸收,发挥药效。
临床见到腻苔如不及时祛除,一则病势多变,二则影响药效发挥。腻苔的危害显而易见。
纠正腻苔应以温胆汤合保和丸化裁,主要的药味有竹茹、枳壳、云苓、陈皮、莱菔子、焦三仙。
黄腻热化宜选加连翘、公英、桑白皮之类。
白腻寒化宜选加半夏、木香、厚朴之属。
配用透窍行气的石菖蒲、郁金;
第一步:分利两便的车前草、草决明。
第二步:腻苔不退,可以“三竹”换用
便干热盛改用天竺黄,
痰多咳促改用竹沥水。
第三步:不效再加茵陈15g后下、泽泻10g,以增利湿祛痰之功。
第四步:再不效,加入散结的海藻15g、昆布15g。
第五步:依然不退,最后可加软坚的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海蛤壳30g。
见腻苔先退腻这是临证取效之道。上述五步退腻法,一般便能达到退腻目的。
 
 
 
 
 
 
 
 
 
治疗各种疼痛
内科临床常见疼痛多为“肿瘤”、“痹证”、“中风”的并发症状或后遗症状。按照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疼痛的主要病机是经络气血凝滞不通,津液凝涩不畅。周师认为,临床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痛皆有“瘀痰”,在治病求本的同时加用虫类药,可获捷效。
一、癌性疼痛,周师常使用蜈蚣、广地龙、炙全蝎、土鳖虫、九香虫、露蜂房等以破血行血、化痰散结、熄风搜剔止痛配合:
1、祛风止痛的细辛、白芷,2、散寒止痛的川乌、草乌、肉桂;
3、化痰之品如白附子、皂荚、白芥子、天南星;
4、理气止痛之延胡索香附、青皮、木香等。
二、痹证疼痛,周师常使用炮山甲、乌梢蛇、广地龙、蜈蚣、炙全蝎、露蜂房等熄风搜剔、化瘀止痛配合:
1、温阳散寒止痛的川乌、草乌、附子、仙灵脾、巴戟天、鹿角霜,
2、祛风除湿之羌活、独活、苍术、防风;
3、燥湿化痰之南星,
4、养血活血之川芎、鬼箭羽、赤芍药、白芍药、桃仁、红花、片姜黄、鸡血藤、广郁金,
5、祛风湿通经络之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桑枝、石楠藤、油松节、雷公藤、威灵仙,
6、强腰补骨壮脊之金毛狗脊、杜仲、桑寄生、骨碎补、川断、千年健等。
三、头痛,周师常用蜈蚣、广地龙、炙全蝎搜风通络止痛配合:
1、平肝潜阳之石决明、珍珠母等,
2、祛风活血止痛的白芷、川芎、蔓荆子、葛根,
3、平肝潜阳之天麻、钩藤、白蒺藜;
4、滋养肝肾之枸杞子、制黄精、何首乌、山萸肉、生地黄。
 
 
 
 
 
 
 
 
 
老年人皮肤骚痒
【配方】:生地30,黄芪10,元参15,丹参15,茯苓10,泽泻10,地肤子10,蛇床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疗效】:三剂内有效,十剂止痒
 
 
 
 
 
 
 
 
 
风蛀诸牙疼痛
蟾酥膏
【处方】 蟾酥少许,巴豆(去油,研如泥)、杏仁(烧)。
【制法】 上研如泥,以绵裹,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风蛀诸牙疼痛。
【用法用量】 如蛀牙,扎入蛀处;如风牙,扎入牙缝中,吐涎尽愈。
【摘录】 《医统》卷六十四
 
 
 
 
 
 
 
 
 
 
 
肉刺
蟾酥膏
【处方】 蟾酥5片(汤浸湿),腻粉1钱。
【制法】 将蟾酥于盆中,以腻粉同和令匀。
【功能主治】 肉刺。
【用法用量】 先用针拨破头边,以后涂药,密裹之。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疔毒攻心,欲死者
蟾酥锭子
【处方】 天南星2钱,款冬花2钱,巴豆2钱,黄丹2钱,白砒2钱,独活5分,斑蝥(去头足)10个。
【制法】 上为细末,用新蟾酥和,如黍豆大锭子。
【功能主治】 疔毒攻心,欲死者。
【用法用量】 若遇疔疮,先刺,后入锭子。如觉痛,不须用此,止以膏药贴之,脓自出矣。
【摘录】 《外科启玄》卷十一
 
 
 
 
 
 
网球肘
【配方】:羌活 威灵仙 红花 桑枝
姜黄 白芍 苏木。 研细末备用。
【治疗方法】:
◆◆◆外用
先热敷患处,找出压痛点,取药粉5--10克外敷压痛点,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
1、避免劳累及过度曲肘,
2、注意保暖,
3、尽量休息。
 
 
 
 
 
 
 
足麻贴药
处方:芥子、苍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足麻。
用法用量每两加麝香3分,姜葱汁调捣成膏,加白及少许,临睡时贴上,早晨去之,将睡再贴。

滋阴润燥汤
处方: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巴戟15克,麦冬12克,山萸肉12克,陈皮3克。
功能主治滋润肾精,化气润窍。主肾精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6天为1疗程。
 
 
 
 
 
 
 
肿毒
蟾灵膏
【处方】 蟾酥、石灰各等分。
【制法】 和匀,成小饼。
【功能主治】 肿毒。
【用法用量】 贴疮头上,以膏盖之,即破。
【摘录】 《仙拈集》卷四
 
 
 
 
 
 
 
蟾灰丸
【处方】 蟾灰1分,人粪灰1分,地龙(微炒,末)1分,蜗牛壳(微炒)1分,狗头灰1分,麝香1分,兰香根灰1分。
【制法】 上为细散,用浆水调在纸上。
【功能主治】 小儿急疳。虫食口内作疮,四肢瘦弱,腹大筋粗。
【用法用量】 用时贴疮。如鼻中有疮,以绵子裹药安在鼻内。如疳入腹内,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八十六

小儿走马疳
蟾灰散
【处方】 干虾蟆1个(大者,烧存性),五倍子1钱,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走马疳。
【用法用量】 蜜调,涂齿根。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丁左藏方
 
 
 
 
 
 
 
耳鸣耳聋
疏通与调补是治耳鸣、耳聋的两大法门。
(一)肝胆火热,上扰清窍主症:
耳鸣暴发,声如雷作,甚者耳聋,来势急而时间短,恼怒后病势即增,心烦多梦,舌红口干,便结溲赤,脉多弦数。
治法:清泄肝胆,疏利气机。
方药:柴胡清肝散加减:桑叶10克 菊花10克 柴胡6克 郁金6克 黄芩10克 防风6克 龙胆草3克 川楝子10克 栀子6克
加减法:
(1)火郁较重,舌质红绛,脉弦数,按之搏指者,加蝉衣6克、僵蚕10克、赤芍10克。
(2)肝火上炎,目赤面红,烦躁易怒者,用潜降泻火方法,前方加灵磁石10克、夏枯草10克、木通3克。
(3)火灼阴分,下元受损,腰膝酸软,脉沉弦细且数,用育阴泻火方法,前方加元参10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生白芍15克。
(4)痰火郁阻,舌红且腻,脉弦且滑数,胸中堵闷,烦躁不安,用豁痰开结、降火理气方法,前方加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皂角子6克。
(5)肝火炽甚,头胀且晕,欲作风动者,用泻火平肝熄风方法,方中加水牛角10克(研细冲服),钩藤10克、生石决明20克。
(二)下元衰弱,肾阴不足肾虚耳聋多见于老年人,或是下元过度虚损之体。
主症:耳鸣如蝉,甚则两耳日渐不聪,终至耳聋。伴有腰酸腿软,一身无力,脉象虚弱,两尺更甚,头晕目眩,舌红苔少。
治法:滋补肝肾,填充下元。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15克 芡实12克 楮实子12克 山萸肉10克 山药30克 五味子10克 磁石15克
加减法:
(1)阴虚火旺,脉细且数,用养阴清火方法,甘苦化阴,方中加黄柏6克、知母10克、泽泻10克。
(2)阴阳俱虚,肾气衰弱,脉沉细微弱者,阴阳双补,填充下元,方中加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杜仲10克。
(3)素体肾虚,耳鸣或听力差之患者,又新发肝胆郁热,使耳鸣、耳聋加重,这就要先治肝胆郁热之新病,俟热退之后,再议滋补。清热方法参考“肝胆火热,上扰清窍”类。
 
 
 
 
 
 
 
滋阴清热化瘀汤
处方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化瘀。主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左归饮
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药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 茯苓4.5克 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阴衰阳盛。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服。
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6克;血滞者,加丹皮6克;心热而躁者,加玄参6克;脾热易饥者,加芍药6克;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6克;血热妄动者,加生地6~9克;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6克;上实下虚者,加牛膝6克以导之;血虚而燥滞者,加当归6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滋阴定眩汤
处方:珍珠母30克,菊花10克,沙参30克,白芍24克,枸杞15克,山茱萸15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平肝定眩。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髓海不充。(美尼尔氏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小儿齿疳。牙龈腐烂,恶血口臭,牙齿脱落
蟾灰散
【处方】 虾蟆1个(烧灰留性),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锉)1分,青黛(研)1分。
【制法】 上为散,入麝香少许。
【功能主治】 小儿齿疳。牙龈腐烂,恶血口臭,牙齿脱落。
【用法用量】 或小儿满口臭烂,落下牙齿,用鹅毛扫于疮上。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