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立秋 唐 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二首 明 郭之奇 其一 炎光未息夏,悲籁已鸣秋。 何须问梧叶,客绪自悠悠。 其二 燕天随夏迈,吴地逐秋来。 万里家何处,四时候几催。 立秋后题 唐 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 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 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山居杂诗 宋 曹勋 今岁立秋早,便觉驱探汤。 虽有正午热,已觉中夜凉。 麻豆率房角,早禾亦上场。 吾心喜可知,纪实藏诗章。 立秋 宋 沈说 昨日午时秋,西风夜转头。 吹来溪外雨,藏却树间楼。 暝带栖鸦色,凉催客燕愁。 一樽吟未了,衰鬓早飕飕。 和全父弟立秋喜雨 宋 阳枋 造化仁民意,潇潇夜雨声。 焦原换得润,枯黍喜更生。 染出林阴密,濯余天气清。 秋河从此挽,尽洗北来兵。 丁亥立秋 明 李梦阳 火多常病热,残暑特相欺。 今日凉风至,飒然竹林披。 闻鸡每起早,省稼独归迟。 天地萧条意,何须一叶知。 立秋 明 周玉如 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 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 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立秋夜有感 明 谢榛 秋生一叶初,摇落重愁予。 宋玉悲何晚,嵇康计亦疏。 星明孤剑动,月白小楼虚。 为忆同心者,天涯未报书。 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题 明 金幼孜 两日风雨过,满目皆秋意。 开轩灏气回,入座凉飙至。 高梧响萧萧,鸣蜩方嘒嘒。 坐念寒暑更,令人发深喟。 立秋二首 清 黄任 其一 一夕得秋气,商声飒几回。 西风不可触,千籁万山来。 百感起遥集,流年惊暗催。 井梧何太急,飞叶上平台。 其二 几阵疏疏雨,残荷尚发香。 秋衫天与健,午榻竹先凉。 露洗明河白,云衔落日黄。 萧斋一蝉噪,光景似林塘。 宣府逢立秋 清 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立秋前六言 宋 晁说之 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 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唐 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 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 陆游 一枕鸟声残晓梦,半窗竹影弄新晴。 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宋 方翥 星光如月映长空,惊起愁眠夜向中。 残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鸣叶是西风。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宋 杨万里 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 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 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宋 杨万里 其一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其二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立秋日闻蝉 宋 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暮热游荷池上 宋 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 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立秋二绝 宋 范成大 其一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其二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立秋二首 宋 张耒 其一 西风袅袅木飕飕,身在江湖北岸州。 自古楚人词最好,为君重赋竟陵秋。 其二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立秋夕 宋 武衍 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七月五日立秋 宋 晁说之 故庐归客不胜愁,可是人间晚立秋。 收潦水清如可待,无穷蛭螾看沈浮。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小娃犹记喜归时 宋 张镃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立秋 宋 王镃 西风吹绉碧纱衣,金井梧桐昨夜飞。 自汲井花调药罢,却簪秋叶满头归。 立秋后十日 宋 舒邦佐 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晚云更作潇潇雨,拾得人间一夜凉。 立秋 宋 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立秋日晚坐 元 周权 山云漠漠树苍苍,风荐池荷满意香。 独据绳床眠未得,一檐风雨夜初凉。 立秋日 元 尹廷高 一叶才飞暑渐收,西风吹起鬓飕飕。 清凉入骨皆恩意,寄语人间莫怨秋。 立秋 明 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后感 明 张澯 金盏银盘丽短墙,秋来依旧菊花香。 有时闭户避桃李,孤负一春无酒尝。 立秋夜听秋声 明 李延兴 漠漠微云生晓阴,满庭虚籁薄霜林。 有声元在无声里,听到无声思转深。 立秋 明 吴与弼 茅屋秋风已满林,老怀却忆少年吟。 丈夫壮志今何似,空感平生灯火心。 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 明 黄淮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 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宋 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立秋后 宋 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立秋偶作 宋 苏辙 十年忧患本谁知,惭愧仙翁有旧期。 度岭还家天许我,斸山种粟我尤谁。 秋风欲践故人约,春气潜通病树滋。 心似死灰须似雪,眼看多事亦奚为。 次韵吴竹修立秋日 宋 陈著 白帝来时赤帝归,年年流转不违时。 书镫有约花先喜,庭树无情叶自知。 楸市漫劳兵后梦,莼乡仅免客中思。 老躯便动衣裘想,胠箧其如穴壁儿。 立秋后便凉诗示秬等 宋 张耒 暑别齐纨知有日,秋生蕲竹果如期。 月明半夜似相觅,角怨五更知为谁。 风露满天河转后,江山千里雁来时。 短檠莫倦亲灯火,又见槐花黄满枝。 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 宋 杨万里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麽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宋 范成大 箕踞绳床政自豪,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 六月二十八日立秋 元 方回 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 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 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 世外世间异天壤,政须深谷卧秋风。 立秋 元 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立秋 元 周霆震 京洛风尘竟未休,送迎为上敝貂裘。 萧条人物常如夕,惨澹乾坤又入秋。 敕使经年遗北海,战场近日在南州。 纷纷鸡鹜群争入,谁向沧江友白鸥。 立秋日留阳墅庵 元 贡奎 林阴攲枕午鸡啼,薄梦惊回尽已迷。 漠漠苍烟杉一径,粼粼碧浪稻千畦。 龙湫剩救年来旱,虎迹新行雨后蹄。 自表泷冈何日事,伤心泪洒夕阳西。 病中立秋 明 海瑞 伏三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湿霏微。 碧梧巳应馀空落,大火新随斗柄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违花老欲褪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立秋前二日流河驿作 明 皇甫涍 流河驿下未逢秋,那堪坠叶似行舟。 宵窗乍见明波影,蘋末风来客倍愁。 燕南气殊物候改,叹我驱驰独未休。 他乡岁月忽易度,故山芳杜空悠悠。 立秋日 明 朱朴 井上初闻一叶秋,萧然凉月满西楼。 玉关远信悲戎马,银汉佳期望女牛。 草木变衰时又晚,山川摇落水还流。 不知镜里星星发,消得潘郎几许愁。 立秋夜 明 朱朴 云敛晴峰翠黛乾,露擎荷叶水晶团。 病翁自喜得秋早,游子欲悲行路难。 月白关山砧杵动,天高河汉斗牛寒。 明朝自有凉风至,且向梧桐井上看。 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明 李维桢 径僻山深事事幽,尘情如洗坐夷犹。 相看菡萏千花色,不受梧桐一叶秋。 带雨香从衣上惹,凌波影入酒中浮。 宜人少女风微扇,无数红裙荡小舟。 立秋日居田园有感 明 施渐 霏霏轻霭薄朝晖,又见凉釭一叶飞。 气早畴官已应闰,天移星火欲流辉。 黍苗遍野劳歌少,杞菊成畦生事微。 谁谓门闲可罗雀,秋风转觉雀来稀。 立秋日客去与启之静坐 明 蔡羽 蝉噪乘凉江雨轻,芙蓉沼上午阴生。 东家树影屏间绿,北涧泉声云外清。 屐齿乍临惊梦破,苔痕新长与阶平。 汉庭侍从今虚旷,不是文园懒送迎。 立秋次清江 明 孙蕡 初见星杓转素商,忽惊灵籁报新凉。 云来太华芙蓉白,露满清江杜若黄。 绝壁群真迷鹤骑,废城孤剑隐龙光。 东还已逐莼羹兴,即倚遥天望帝乡。 立秋日作 清 乾隆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立秋南麓书屋小集 清 周起渭 柳外一蝉凉气生,回廊接座有余清。 寒花映日将何待,老树迎风渐不平。 斗饮客如映鹘健,吟诗我作候虫鸣。 离心最易关摇落,一曲汾歌万古情。 品令·立秋十日 宋 卓田 立秋十日,早露出新凉面。斜风急雨,战退炎光一半。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 无端宋玉,撩乱生悲怨。一年好处,都被秋光占断。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 蝶恋花·立秋 清 叶小鸾 屈指西风秋已到。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疏雨数声敲叶小。小亭残暑浑如扫。 玉簟凉·立秋 清 赵熙 天又新凉。似久别故人,喜会他乡。梧桐知信息,便暗响银床。 吟蛩深夜咽碧,透断砌、草露闻香。仙梦冷,共画屏无睡,牛女河梁。 贺新郎·立秋夜雨 清朝 尤侗 又是秋来矣。乍回头、悠悠长日,去如流水。不觉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 思往事、潸然出涕。我自多愁泪洗面,问天公、何苦愁如此。下一夜,霖铃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