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惊艳了你?

 朝文社 2020-08-09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说起那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以优美语句和深远意境,无数次惊艳我们的古诗名句来,今天值得分享的,就是古诗里那些关于古代“炎炎夏日”的名诗名句,愿这样的分享,也能让我们重温“惊艳”的古代夏日生活的同时,亦能同感其中的舒适清凉。

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没有空调风扇冰箱等“现代设备”的古代,酷热的夏天,公认无比难熬。古代文献里的夏天,常有“热灾”“大燠”等形容词,杜甫笔下的唐代夏天,能热到让人“束带发狂欲大叫”。几乎是让人“看着都热”。但纵是热到这样,基本也只是苦苦干熬。

而对于这些文人们来说,夏天里也是各有各的“熬”法。比如孟浩然喜欢沐浴后“散发乘夕凉”,也就是披头散发在水亭上睡觉。王维跑进深山里盖竹屋,然后在里面“弹琴复长啸”。宋朝诗人梅尧臣则是钻进深山寺庙里喝茶,这样就“煮茗自忘归”。刘禹锡更是“琥珀盏红疑漏酒”,释英却走进深山高处,体会“清风冷裘衣”。为了找点凉快,都是各种拼。

不过这几类“熬”法,不但折腾,而且经济成本也不小,却还是白居易的法子最“亲民”:就在院子中间“端坐”,别看“眼前无长物”,可凭着“窗下有清风”,就能“散热由心静”。比起那几位的折腾来,这才叫“心静自然凉”。

再对照下这位大诗人,一生“亲民”的创作风格,以及多年跌拓起伏下的淡然心境。就知这“心静自然凉”的本事,真不是一般人就能有的。特别是结尾那一句“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更是包含了多少人生感受在其中。

比起这一类“干熬”来,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解暑”的办法也五花八门。特别流行的一样,就是喝冷饮。要论喝冷饮的痛快劲,那当属南宋诗人杨万里《荔枝歌》里的名句: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炎炎夏日的都城正午,挥汗如雨的时候,听到一声“卖冰”的声音,“冷饮”还没喝下肚,就已经高兴得“心眼开”。“喝冷饮”的欢乐,咂摸这几句话,就是深深体会。

但是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这“痛快”的冷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是可望不可即。一直到秦汉三国时代里,夏季里喝的“冰水”“冰酒”,都是百分百贵族专享。那时的封建帝王,夏天还有盛大的“赐冰”仪式,也就是把冰块赐给文臣武将。直到唐宋年间时,随着藏冰制冰技术的进步,昔日“贵族专享”的“夏季冷饮”,才渐渐走向民间。唐代时就有人“卖冰于市”,但当时一杯“冷饮”,价格也是不菲。

到了杨万里生活的宋代,中国的“冷饮”技术,终于突飞猛进。北宋的城市里,到处可见“冷饮店”,冷饮的花样也不停翻新,再不是早年简单的“蜜水”,相反却是“冰珠蜜水”“雪泡梅花酒”“沙糖冰雪冷团子”“冰酪”等各个品种。特别是“冰酪”,元朝时又加入了果汁和奶酪,成了古代版的“冰淇淋”,每年夏天都风靡一时。

这些花样繁多的“夏季冷饮”,不但清凉可口,当时大多数品种的价格也逐渐“亲民”。普通的“行人”都能吃得“心眼开”。到了明清年间时,“杨水”“冰杨梅”“酸梅汤”等夏季冷饮,更是在“一线城市”扩展到大街小巷。“小贩挑担卖凉水”成了常见景象。科技文化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古人夏季吃冷饮吃到“心眼开”的过程,就是缩影。

不过,虽说古代没有电扇空调,但“人力扇风”的设备,历代都不少。有时候还常在炎炎夏日,“扇”出震撼的大场面。比如元代著名科学家,非著名诗人王祯的诗《高车》里,就描述了元代的“超大风扇”水转高车,在元大都“人工降雨”的惊艳一幕:通渠激浪走轰雷,激转筒车几万回。水械就携多水上,天池还泻半天来,竹龙解吐无云雨,旱魃潜消此地灾。安得临流施此技,楼居涤去暑天埃。

在王祯的笔下,当时的元大都皇城,已经可以用这一辆辆“水转高车”,以提水高度高达200尺的强大动力,把低洼处的水像“接力”一样取上来,然后泼洒到皇城里,其景象“散若雾雨”。然后,就是王祯诗中“水械就携多水上,天池还泻半天来”的一幕,酷热的天气也“楼居涤去暑天埃”。俨然古代版的“人工降雨”。

虽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水车”的历史十分悠久。但这款造就“人工降雨”奇迹的高转水车,却是款“舶来品”。以《唐语林》记载,盛唐年间酷暑难熬,唐玄宗引进东罗马的“水激扇车”,造出了凉爽依然的“含凉殿”。自此以后,这款来自东罗马的“水激扇车”,就在中国代代升级。除了衍生出“水转高车”这类大家伙外,还发展出了宋代起,中国有钱人家庭夏季常用的“风扇车”。

就连清代的乾隆皇帝,都对这玩意青睐有加:为了能更舒爽的使用风扇车,乾隆九年时,他还专门改造了圆明园,把水流从宫墙外引进来,然后驱动风扇车转动,在炎炎夏日里,造出了有水有风的清凉效果。享受清凉的乾隆,还特意写词自夸:“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在他一生“丰富”的诗词创作里,这几句凉爽后发自内心写出的句子,确实“水平”不错。

但对于中国农业史来说,王祯笔下这“人工降雨”的成果,意义远比让帝王显贵们“凉快”重要得多。这“东罗马水车”背后的工艺技术,自盛唐年间起也在中国生根发芽。传统的中国农用水车,也从此开始了一拨拨技术革命。“水转高车”只是其中之一。

伴随着这一轮轮“技术革命”,中国农用水车的生产率,也是大踏步提升。宋代时,中国新型的“升级版水车”,每天的灌溉量就在百亩以上。明清年间的水车灌溉量更翻倍,达到了每天二百多亩。虽然元朝统治者,只是把这类“升级水车”用于皇家消暑。但从明初建国开始,水车的普及范围更空前广泛,连兰州等西北缺水地区也受益数百年。明朝建国不到三十年,农业产值也因此甩开宋元两倍。

而十六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学者拉达在《中国札记》里,也记录下了他亲眼看到的“中国水车”。福建陡峭的山地上,这些水车可以轻松的把水取向高地,甚至“坡丘上的庄稼也能得到灌溉”。这令当时欧洲人惊讶的“人工降水”一幕,与王祯笔下“水械就携多水上”的一幕相呼应,却见证着更加重要的,科技强国的硬道理。

参考资料:倪方六《古代中国人怎么过夏天》、黄建如《跟着古诗学避暑》、于永生《古诗中的清凉世界》、陈锋《古人诗中的凉夏》、徐高荷《我国古代的冷饮业》、卢素玉《古代的哈根达斯》、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吴孟雪《明清欧人对中国科技的介绍和应用》、孟晖《水车·自雨亭·芳尘台》、胡明《我国古代传统农用水车灌溉技术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