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 见地不一般的人, 皆因两个字

 柳家李红 2020-08-09

点击加载图片

杨绛用智慧将自己的情感化为一盏温和的清茶,寡淡,却不失醇香。

在二十世纪那段绵长的岁月中,杨绛并非一路坦途,她经历了战乱流离,亲朋离世,生活困顿。而在这一次次的冲击中,杨绛的苦闷和悲哀融入了她固有的坚韧,以及乐观的精神,铸就了她对亲朋好友真挚的情感。

杨绛之所以能成为智者,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氛围之外,后天的努力也是她智慧的首要之源。

杨绛出生在一个自由平等的诗礼之家,自由宽松又凝重有威的家庭教育,对她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她心灵上最初的印记,同时家庭中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促成她精神世界中最深厚自然的那一部分。

另外,杨绛热爱生活,对什么都有兴趣,好奇的眼睛,探究的热情,使她洞察浮生众相。她一生勤奋不懈,人格境界和人生见地上远远高于常人。

点击加载图片

杨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都犹如基石,夯实了杨绛的文学修养,成为她创作的智慧源泉。

杨绛形同一般女子一样,对亲人们有着真挚的情思,但她却有着一般女子所不能及的智慧与才情。

杨绛将自己对亲人们深切的怀念,一点点注入进作品里,比如,对父亲,丈夫,以及女儿等的记述,从而铸成了一篇篇充斥着世间真挚深情的美文,使作为读者的我们陶醉于女性细腻柔美的情思之中。

杨绛笔下的亲人形象,无论是她钟爱的父亲,还是她不喜欢的姑母,她都能理智地按照人性的尺度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及生活本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提及丈夫钱钟书先生的时候,杨绛也是不虚美,不隐恶,一五一十,据实道来。

点击加载图片

钱钟书的身上携带着多种光环,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很多的方面均做出了卓越不凡的成绩,被称为“文化昆仑”。

尤其是在创作《围城》后,钱钟书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读者心中的“神话”。

而杨绛先生也以爱人兼朋友的身份,将与丈夫风雨同舟的几十年里,对生命的感受,以及他们深厚的感情,写出了真实而别具一格的钱钟书。

杨绛是一个非常有生活热情的作家,她很用心的去享受生活,去关注身边的亲人。对杨绛而言是一种思考人生、表现人生的方式,更是她在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的一种独特的感悟。

尤其在她的作品中,杨绛先生则记录了她在几十年的风雨飘零中的真实经历,同时也记述了她的人生意趣、情感波澜和精神理想。这些无一不证实了一个女人的精神成长和真挚情怀,也铭刻了时代与岁月的印记。

点击加载图片

杨绛一生的道路坎坷弯曲,她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经历了“三反”、“五反”、接受再教育,这些无一不是那段不平岁月里的具体再现。

杨绛出于诗礼之家,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和睦的家庭氛围,使杨绛充满着爱。

在无情的岁月中,杨绛经历着人间悲痛与苦涩,在离开女儿前往干校的时候女婿遭遇不幸,留下女儿孤苦的身影,可以想象杨绛内心是多么的痛苦,而这时杨绛只能“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

晚年杨绛烤着生命最后的余火,大胆地向世人袒露自己的心得与困惑,并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和体验出发,希望走进人生真相。

2007 年96岁高龄的杨绛依然在努力创作,当时,杨绛的思维依然很活跃,就像当初的小女孩一样,回忆从前的经历,并从中总结出生命的意义。

点击加载图片

杨绛一贯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杨绛洞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使杨绛总是笑看人生。

除了热爱生活和写作,杨绛更是一个爱读书的有心人,是一个洞察一切世事,处事敏锐,敢于挑战的智者;是一个孝顺父母,敬爱丈夫,宠爱女儿的贤妻良母;也是一个坚韧不拔,笑谈人生的女强人。

杨绛是一个理智与才智共存的学者型作家,她的一生非常勤奋,笔耕不息。

而且,杨绛在学术和翻译领域颇丰才收获,也是她一生的骄傲。这些成绩,都是建立在她勤奋非常的读书,和工作态度之上的。

在人人自危的动荡时期,杨绛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对自己翻译工作的时间精打细算,也不忘读书,自称走的是逆水行舟的“白专道路”。

点击加载图片

冯友兰先生曾说,一个人一辈子要读两种书:“有字人书”和“无字天书”,分别是书本知识和“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大书”。

杨绛先生就一直是在这“有字人书”和“无字天书”里,蓄养自己的人生智慧和汲取创作的源泉。

见地不一般的人,皆因两个字:勤奋。只要勤于读书,勤于努力,人生境界自然异于常人。

杨绛深爱自己的家庭,深信平凡人拥有善和美的人性,她是用了一双饱蘸着真情的手才触碰到读者心里最真实和最柔软的地方。

究其一生,杨绛一直是勤奋而低调的,她的人生观也基本上是稳定自持的。

杨绛其实是为芸芸众生如何在现世中自处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态度,无论一个人是“萝卜”、“白菜”,抑或“玫瑰”、“牡丹”,都应该在工作上脚踏实地,在生活中坚守良知,空暇时间还不忘读书,以此来修养自己。

这种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永不磨灭的印记,绝不会随着人生命的消逝而失去意义,而是深深地嵌入人的灵魂之中,让其灵魂走向一个美好的所在。

点击加载图片

从杨绛甘于平淡,落索自持的智慧人生中,使我们明白人要多勤奋,才会明白人生苦乐无常,保持淡定的心境,人生才能从容而优雅。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