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感染的最终走向,是和人体共生,还是毁灭生命?答案在进化里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0-08-09

目前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几十亿人口处于新冠病毒阴影的笼罩下,生活、工作受到极大影响,生命受到威胁。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致命病毒仍然是全人类的公敌。

病毒到底从何而来?

关于病毒的起源,我们知之甚少。由于它和生命不可分离,有人推测说它可能与生命同时出现,甚至更早。鉴于病毒比细胞还要简单,过去盛行的一种假说认为,病毒实际上是最早出现的生物。核酸不断复杂化,直至成为细胞;而较简单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在进化的路途中落在了后面,学会了寄生方式,最后成为病毒。还有一种似乎更被认同的理论推测说,病毒是从几十亿年前一些脱离开细胞的基因片段演变而来,这些片段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发展了独立生活、进行自我复制和在细胞内寄生的能力,最终“修炼”成了病毒。

病毒的多样性超乎想象,这些所谓的 “简单生物”并不简单。病毒的核酸构成覆盖了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有单链的、双链的、DNA 的、RNA的、正义的、反义的、逆转录的等等;而复杂程度上,病毒有自带整套复制系统的,也有在一个核酸片段上正反面儿写不同内容的。严格的说,病毒不能算生命体,它只是一团包裹着遗传物质的蛋白质,必须依靠宿主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存在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多的复制,让自己的种群在地球上存续下去,这个与其他生命体是一样的。病毒为了繁衍后代,采用的策略是入侵宿主的细胞,然后利用宿主细胞的力量来进行复制和传播。病毒对人类的伤害,往往是因为病毒被意外的从传统宿主的身上传播到新宿主的身上,导致新宿主致病或者死亡。所以,病毒并不是为了杀死宿主,也不是想与宿主共生。

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人类的公敌,对人类产生威胁,比如噬菌体,是一类病毒的统称,它们主要的寄生目标是特定的某些细菌,噬菌体的寄生可以导致细菌的破裂。自然界中的噬菌体广泛存在,甚至于我们的身体内都大量的存在着噬菌体,尤其是细菌聚集的地方-肠道。而在海洋里,每天有大约40%的细菌被噬菌体所消灭,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病毒的遏制,地球很快就会被细菌占领。

纵观近数十年的病毒大流行,都与人类自身不良的行为有关,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毒、SARS病毒等等,这些病毒的传统宿主都是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自带抗体,与病毒和平相处,而正因为人类频繁的打破了自然规律,侵扰了野生动物,才会使病毒在人类中传播。所以,保护自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