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不靠谱!介休回銮寺的“正主”,其实并不是唐太宗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0-08-09
题记:本文是国保游记(74)——介休回銮寺的附篇,是对回銮寺寺名由来的辨伪与考证,​正篇可参见同步发出的另一篇文章。

2020年6月4日有幸来到绵山脚下的回銮寺参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唐太宗李世民登绵山礼佛不遇至此回銮的传说故事流传甚广,这也被认为是回銮寺得名的原因,至今未见有其他说法。唐太宗是我最推崇的一位皇帝,而传说又充满神话色彩不可尽信,于是我忽然萌生了考证他与回銮寺这段往事的兴趣。经翻阅诸多历史文献,最终意外发现,回銮寺寺名的由来,竟然并非是因唐太宗而起。
图:回銮寺广场边的唐太宗传说故事“壁画”

这个广泛流传的传说故事的发生时间,大概是在贞观十四年(640年)。其实我最初的探索,是唐太宗是否到过绵山这个问题,在翻阅《新唐书·太宗本纪》等史料后,并没有找到贞观十四年前后唐太宗到过绵山,甚至是到山西灵石、介休这一带的明确记载。但我能涉猎的史料有限,此处且不做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还是先转到回銮寺寺名的由来这个问题上来。

雍正《山西通志》中有载曰:“回銮寺......唐太宗欲登山礼佛,至此回銮故名,有御制诗。”这可能是对于这个说法最早的文献记载。《介休文史》则记为:“据寺内金代大定二十五年碑记载,此寺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山礼佛,至此回銮。唐僖宗时,寺僧惠贞诣阙请额,遂赐名回銮。”

我遂按图索骥,去找了《介休文史》中提到的这通金代古碑,结果还真找到了。此碑名为“重修回銮寺记”,立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在《灵石碑刻全集》中有收录(元朝以前此地属灵石县)。然我通读全文,却发现里面只字未提唐太宗的事,其中与寺名相关的记载为:“且夫回銮寺者,昔号灵溪,唐贞观初在乎东山柴谷之间,至唐中和之岁,兵盗汇起,旦夕相凌,而不得屈焉。主僧惠公禅师,导众飞锡,徙于是地。拨土成基,特兴宝刹。降及僖宗皇帝自蜀还关,惠公躬诣长安而求新额,改灵溪之号赐曰回銮......”与原始碑文相比较,《介休文史》中那段话的问题显而易见:首先,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寺压根就不在这里。再者,回銮这件事不知是从哪扒来的,且不论是否为臆造,至少出处绝非此碑。

我又在《灵石碑刻全集》中找到了一通更早的碑文,是为《抱腹山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记》,此碑文为灵石县令解九思所作,刻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102年)。其中除同样只字未提唐太宗之外,对于惠公和尚赴长安求赐额的事说得更加清晰:“昔因先师惠真和尚*会昌后特诣长安,重求寺额。时遇大唐中和皇帝(笔者注:即唐僖宗)驾离西关,来复洛京,改却灵溪寺名,赐得回銮寺额,与陕府蜀川天下三处同名寺额......”。

这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黄巢起义攻破长安,唐僖宗逃亡蜀地,后来起义被平定,唐僖宗得以返回长安。很显然,惠公和尚所得的赐额“回銮”,是唐僖宗之回銮,而非唐太宗之回銮也。而且在当时为纪念此事,在陕西和四川还各有一个回銮寺,天下一共三处,只是这两处不知何时灭失,仅剩山西的硕果仅存了。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忘却了它最初的来历,唐太宗的传说故事不知何时产生,反倒成了主流盛行开来。

至于雍正《山西通志》中提到的唐太宗御制诗,又是怎么回事呢?唐太宗是作过一首诗,此诗常被写回銮寺的相关文章引用,其诗曰:“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对此留馀想,超然离俗尘。”然而这首诗题为《谒并州大兴国寺诗》,是贞观二十年驾临并州(即今太原)时所作,虽开篇有“回銮”二字,却是与回銮寺毫无关系。即便是回銮寺确实曾有一段时间名为兴国寺,但那又是宋代的事了。

至此,结论已经显而易见。回銮寺最初名为灵溪寺,至少在唐初已有之。唐太宗贞观年间,灵溪寺在东山柴谷之间,唐僖宗年间迁到现址,并因为唐僖宗自蜀中回到长安,而得皇帝赐名回銮寺。回銮寺的得名与唐太宗没有任何关系,近唐的宋、金时期碑记对此皆无记载,而在千年后却逐渐形成传说,哪个更为可信,也是不言自明了。


                            静思斋 于岳
                            2020年8月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