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孩子,就多说这6句话

 GreenMooder58g 2020-08-09

作者:王小骞

本文由:王小骞亲子成长学社(WXQCOLLEGE)

授权发布


 深度育儿微信公众号(id:baomabaobao)

有偿征稿,点击查看详情



  好的夸奖,是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财富。
  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智慧在于,如何运用“夸奖”的方式,让孩子在正面的反馈中,获得激发成长的力量。
  好的夸奖,不是一句简单的“你真棒”,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 “成长型思维”,并让锤炼出6个方面的能力:
  注重细节、善于合作、具有条理、懂得选择、敢于创意以及领导力。
1
“宝贝,你这个细节处理得真好!”
  细节决定成败。
  很多两三岁的孩子,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一看就是一个小时;也有的孩子对一个玩具反复看……
  孩子总能看到我们没发现的细节。
  其实,这是孩子的“细节敏感期”,这个时期培养孩子关注细节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细节,不是磨磨叽叽,而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注重细节的孩子,未来走得更远。
  在平常的教育中,父母可以多对孩子说:“宝贝,你这个细节处理得真好。”
  比如,孩子写字时,某个字写得好、某个笔画写得规范,再或者,孩子帮忙做了家务,不要简单的用“真棒”来夸他,可特定的指出哪个地方,他打扫得很干净。
  夸奖孩子的细节处理,孩子将获得持续钻研的动力,更加追求严谨、品质。
  关注细节是孩子身上最强的竞争力。
2
“宝贝,你跟大家一起完成了XXX!”
  善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就是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国际社会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找到一些5到7岁的孩子,三人一组,每组准备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三个用线吊着的小球,而瓶口只能容纳一个小球自由出入。

  要求每组的每个孩子各抓住一条绳子,在喊比赛开始后,看哪组孩子最快把三个小球都拉出瓶子。

  每个孩子都在拼命拉出自己的小球,结果,显而易见,所有人都失败了。
  合作才能共赢。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围着照顾,许多孩子个性有余,却不懂得如何与人合作。
  而孩子的合作精神,则需要父母在平常的教育中,去引导和鼓励。
  比如,小朋友在公园玩时,和其它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工作,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和小朋友一起完成了XXX,你真有合作精神。”
  当孩子主动提出,帮助你做家务时,也是对孩子说这句话:“你跟妈妈一起合作完成今天的晚饭……”,让孩子感受到“合作”是一件正确、积极且有力量的事。
  善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具备更强的包容心和接纳力,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
“宝贝,你这个方法太有创意了,
妈妈都没想到!”
  有创意的孩子,永远活得精彩。
  现在的孩子,虽然拥有发达的网络和见识更广阔世界的机会,但是,却常常觉得,生活很无聊。
  似乎只有看电视、玩手机时,才能感受到一点生活的乐趣。
  是我们的生活真的太无趣吗?
  当然不是,只是孩子被固化思维影响,缺乏对生活的创意性。
  实际上,孩子天生具体有创意性,只不过,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创意性被掩盖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对孩子说:“宝贝,你这个方法,真有新意。”
  比起“你真聪明”这样的夸奖,用“新意”来夸奖孩子的新发现、新研究,更能刺激他们的发挥创意的动力。
  英国一项曾有个研究发现:
  从小玩游戏时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成人后健康状况更好。
  一个人的创意性,不仅在工作中有许多优势,对自己的生活,也像阳光一样,让人喜欢与有创意的人在一起。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也不会缺朋友和机会。
4
“宝贝,你这个计划做得太好了!”
  条理性强的孩子,不拖延,更轻松。
  经常有妈妈过来咨询,孩子写作业时,总是把作业丢得满桌子都是,这个作业写一点,那个作业翻一下,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却一门作业都没写完。
  其实,这是孩子做事缺乏条理性,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结果,什么都做不完,也做不好。
  心理学家格林·艾薇在研究中发现:
  孩子身上表现出的行为混乱,属于心理上的“条理性障碍”。
  实际上,即便孩子只是普通的缺乏条理性,哪怕再有天赋、再聪明,也会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学习和生活,而导致学不好、做不好,结果往往是,要么差强人意,要么时间不够。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多跟孩子说:“宝贝,让我们做个计划吧。”
  比如,当孩子要写作业时,可以引导孩子把作业分门别类、按照难易程度列好计划,做一门划掉一门,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写作业的信心,又能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同样的方式,孩子的整理玩具书本、书包,衣服,亦或外出购物、安排学习行程时,都可以采取“计划式”方法处理。
  看到孩子在“计划”的引领下,处理事情越来越规范有效率时,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说:“宝贝,你这个计划做得太好了!”
5
“宝贝,你能这么选,妈妈太佩服你了!”
  懂得自我选择的孩子,人生更有目标感。
  中国职业生涯教育专家古典老师,在一次演讲,提到一个概念叫“给自己幸福的能力”。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可以为自己做选择。
  然而,这种为自己做选择的自信与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对孩子说:“宝贝,你想要什么,可以自己选择。”
  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曾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个6岁的女孩,特别缺乏生活自主性,口中有痰,她要问妈妈怎么办;告诉她吐掉,她又会问吐到哪里;在人际交往中,跟哪个小朋友说话,说什么话,都需要妈妈发出指令,

  究其原因,是妈妈在养育她时,事事担心孩子出错或影响身体,便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未来该怎么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培养孩子懂得自我选择,可以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比如:

  准备出门时,可以对孩子说:“宝贝,自己去衣柜挑一条裙子吧。”

  到了超市,与孩子约定好,只能买东西的数量,但把买什么东西的选择权交给孩子;

  社会飞速发展,从来没有一种固定的经验,能力指导一个人完成他所有人生。
  与其早早地在A和B之间让孩子去抉择,让自己焦虑,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够。
  其实,选择是A到Z之间。
6
“宝贝,在你的带领下,这件事办得真好!”
  孩子的领导力,是他们人生的彩蛋。
  许多人都知道霍思燕和杜江的儿子嗯哼是个小暖男,实际上,嗯哼的“领导力”也很不错。
  参加《爸爸去哪儿》时,小伙伴Max生病了,他会主动喊爸爸来帮忙,还贴心的安排Max:“别担心,等过几天就好。”
  不仅如此,为了不让小伙伴觉得孤单,他还组织了同行的小朋友一起来陪生病的Max玩。
  和其它孩子相比,小小的嗯哼,倒有点像“孩子王”,把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
  在他身上,就像有一个吸引力的光环,温暖着身边人,也可以像个领导一下,带着大家一起向前走。
  许多人以为,又不当领导,不需要有领导力。
  其实,不然。
  真正的“领导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和热忱,驱动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且愿意为大人服务,引领大家越来越好。
  简单来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
  而早有科学研究过:
  每个孩子都有潜力成为领导者,领导能力是能够被教育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培养领导能力。
  我们在平常的教育中,可以多对孩子说:“宝贝,这个事你来组织一下吧。”
  比如,家里要请客吃饭、外出郊游、哪怕是每天需要买的菜等,都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拿出计划,合适且不影响正常生活安排的情况下,可以采纳孩子的方案,让孩子作为主要责任人,由他来安排处理。
  最后,在事情完成了,需要父母耐心的带孩子复盘,总结经验。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克提出了一个叫“成长型思维”的概念。
  他把人的思维模式分成“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两种,并指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感受幸福。
  我们总是习惯了给孩子丰富的物资、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这些东西,总有用完的一天。
  唯有思维方式、思想态度,是谁也拿不走的。
  而处理事情的条理性、自我选择的能力、对细节的关注、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意力以及领导力是帮助一个人走得更远、更好的阶梯。
  爱孩子,就多使用这6句话,去帮助孩子养成积极成长的思维。
  今天,你夸对了吗?
来源:王小骞亲子成长学社(WXQCOLLEGE),我们只研习如何给孩子输出优质的爱。原标题:《这6句夸奖,是孩子一辈子的护身符!》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刘韶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