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躁家长,对教育的伤害最大

 田园伍斗 2020-08-09

前几天写了一篇《据我目测,广大师生的五一假期已报废》,劝各位同学接受现实,做好五一后开学的准备。苦不苦想想初高三,五一假期都正常上课,没想到,在评论区有一个朋友暴跳如雷,说我写的一句话“放假还没放够吗”太没有人性,假期里师生都比平时更辛苦,家长孩子跳楼的不在少数,分数真有那么重要吗,真要抓这几天吗,盲目的教育毫无作用。增加孩子负担,不仅不专业,不负责,更不人道(注:为不影响阅读,语序前后做了一个微调)。

我并不指望所有人都认同我的观点,求同存异沟通促进,正是我追求的。言辞激烈的我遇到很多,但被别人说成“没有人性”,这还真是第一次。

诚然,这次疫情对教育的冲击很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教育主管部门,既然已经对初高三五一不放假,其他年级五一后开学做了部署,那就是综合评定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需要的。每一个安排,都不会那么尽善尽美,但起码是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利益的。有人盼着开学说支持,有人无所谓但理解,有人暴跳如雷坚决反对,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当家长和学校无法形成合力时,无疑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惑。

社会戾气很足,有人就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但相比较学校教育的固有弊端,暴躁家长的情绪管理,对教育的伤害最大。

比方说吧,尚未开学还在上网课的同学们,最近也接到了通知,说是五一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不得去人员聚集场所不得接触高风险地区人员。绝大部分家长同学,都表示理解支持。但还是有个别人,对此不以为然,悄悄摸摸做了带孩子出外旅行的准备。不妨在这里大胆预测一下,即使有各地教育局的三令五申,但五一期间不执行居家令坚决带孩子外出旅行的案例必然会有,五一后因家长或学生健康码不过关,而导致个别同学开不了学的现象,当然也是会有的。

总以为全世界都是傻子,只有自己最聪明的人,实实在在给我们上演着“坑娃”的鲜活案例。

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到底有没有弊端,自然是有的,而且还必须说弊端很大。当你无力改变实现的时候,就要在现实的准则中提升自己后,再试着去改变这个世界。

郭麒麟不上学了,那是家庭氛围的熏陶,郭德纲的人脉关系为他铺好了一切,关键的一点是,郭麒麟自身素养并不差,反而是星二代中的佼佼者。王思聪在国内连小学都没读完,那是早早就被送到国外,学成学不成归来,就有几个亿的资金,来启动自己的事业。韩寒退学,那是有写小说成功,作为底气。请问,诸位对国内教育愤慨的朋友们,可有这样的资源,或者出类拔萃的才气?即使《九品芝麻官》里飞扬跋扈的豹子头,那也有高超武艺在身,不知各位都有什么独一无二的技能?

不得不说,有的人没有富人的命,却得了富人的病

高考制度不完美,但已经是当今社会能留给我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了。当初因对高考制度不满,而交白卷表示抗议的人,也并不是没有,事实上这样的人还有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是多年后,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鼻青脸肿,幡然悔悟后悔不已。

2008年,安徽省蒙城县19岁的少年徐梦南,在高考答题卡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考号,主观卷上洋洋洒洒阐述了“现行教育王国十大罪状”和自己理想的教育形式,以此来宣泄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满。短暂的喧嚣以后,终归于沉寂。十年的时间,经历了打工结婚生子离婚,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2018年3月25日,徐梦南参加了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被一所院校录取,算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人生最美好的十年被浪费了,也难怪徐梦南会以身示教,劝诫别人逞一时之快,会遗憾一生。

连当初退学的韩寒,多年后都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在中国,人人都有成为教育专家的潜质,指着学校里埋头苦读的孩子说他们在荒废青春,指着学校里呕心沥血的老师说他们是摧残生命。谁都有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资格,谁都比老师们更懂教育,一言不合就开怼,还把自己说成是和现实抗争的堂吉诃德。

但我终究还是想说句实在话,当你有能力时就做你想做的事,当你没能力时就做你该做的事情。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总是没错的。

顺祝大家五一节快乐,幸福安康!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