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鹰击长空186 2020-08-09

前面的文章总结了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四种产品,本篇文章将总结五大名窑中最后的一个——哥窑的鉴定解析。

正文:

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自古深受人们喜爱,哥窑瓷器因自古只有文献记载,并没有找到其窑址,故其身世迷离,归属问题难以解决。哥窑的名称大都来源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行的《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弟兄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分也。哥窑与龙泉皆出处州龙泉县”的说法。历史上最早文献于元末至正十五年(1355年)成书的《至正直记》内也曾提及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其提到哥哥窑一词,近乎哥哥窑的产品应该是在元末有大量仿制。另在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格古要论》中说旧哥哥窑出于处州龙泉县,色青、浓淡不一、亦紫口铁足,色好者类东官,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此记载和至正时期年代只差33年。尽管说法欣赏标准有所不同,但毕竟说明了比元代更早的旧哥哥窑是必然存在的。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的品种概述:

1960年浙江文管会曾对龙泉县的大窑和金村窑做了重点发掘,结果龙泉大窑一带的杉树连山、亭后山、牛头项山及溪口都发现一种黑胎青瓷,其中溪口窑发现有开片的类似哥釉产品,但和传世的哥窑特征不一样。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哥窑文物无大器,器型有三足鼎、觯(zhì)式瓶、胆式瓶、折腰盘、贯耳瓶、葵瓣口盘、鱼耳炉、乳钉口五足炉等。胎质也有坚致的瓷胎与粗松的砂胎之分,胎色有浅灰、土黄、深灰、深黑等多种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之别。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宋 哥窑胆式瓶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宋 哥窑青釉弦纹瓶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宋 哥窑青釉长颈瓶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宋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宋 哥窑方花盆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宋 哥窑青釉鱼耳炉

胎质也有坚致的瓷胎与粗松的砂胎之分,胎色有浅灰、土黄、深灰、深黑等多种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之别。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灰胎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黑胎

传世哥窑主要鉴定特征:

哥窑的胎质:传世哥窑胎色呈香灰色、浅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胎料中的元素含量是钙低于1%,钠为0.7%,钾为2.68%,铁低。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香灰胎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黑胎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杏黄胎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深灰胎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灰胎

釉色呈粉青、米白色、米黄色,油灰不透明,釉面光泽如同敷(fù)粉。釉料中的金属含量分别是:钙8.4%,钠1.9%,钾4.46%,铁低。传世品的重要特征是胎厚釉薄,还有少数的薄胎厚釉产品。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米色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灰青色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青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米黄色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青灰色釉

哥窑的开片:

哥窑釉面有网状龟裂,重叠犹如冰裂,或开成细碎片纹。一般多有两种纹路,即在粗疏的黑色裂纹间交织着细密的黄红色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另一种只有一种黑紫色裂纹,细小开片并无颜色。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细碎片纹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网状龟裂纹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金丝铁线纹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黑紫色裂纹

哥窑的釉面及釉色:

厚胎薄釉的开黑紫色片纹的较多;薄胎厚釉的开金丝铁线的品种较多;厚胎薄釉的品种胎厚4毫米,釉厚0.7-0.9毫米,薄胎厚釉的釉层较厚,最厚处几乎与胎相等。用10倍以上显微镜放大观察,可见釉内含有致密的气泡聚集如同聚沫攒珠一般。此特点乃是识别真假哥窑的传统方法。其釉面含有一层好似丝绸般的油光,含蓄柔和,有如皮脂或微汗的润泽。过去古董商俗称为酥油光。属于现在所谓的“无光釉”。有米白、奶白、米黄、奶酪黄、粉青、灰青、灰绿、油灰等多种颜色。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厚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米色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灰青色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青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米黄色釉

金丝铁线铁足真——哥窑鉴定解析

哥窑青灰色釉

北宋哥窑的鉴定标准:

哥窑胎体大都呈黑或棕黄色,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约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或绛紫色,同时在底足露胎处呈铁黑色,因此俗称“紫口铁足”,少数也有五个、六个支钉支烧品种。胎质有粗松的砂胎与坚致的瓷胎之分,胎色除上述的紫黑或棕色外,尚有浅灰、深灰、黑灰乃至土黄等色。

上述传世哥窑业内标准,以有支烧、黑胎、或紫口铁足、金丝铁线者为尚。其它胎粗松者,土黄或深灰等色可能为其它杂窑生产,不能作为哥窑标准之器对待。另外,其主黑色开片的黑色纹的颜色并不是纯黑色,而是泛着铁色或黑漆古的那种有着质感的紫黑色。

关于北宋哥窑的存在 及名称的几点看法:

1、“冯先铭先生”之说法:

1960年浙江省文管会对龙泉窑的大窑、溪口金村窑遗址进行了挖掘,在五处窑址发现的黑胎青瓷标本和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传世哥窑器作对比,发现哥窑三足鼎、鱼耳炉、乳钉五足炉、双耳乳足炉、觯式瓶、胆式瓶、折腰盘等南宋的标准器在龙泉窑址中无此品种。另外哥窑标本经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化验测定其胎釉化学组成、纹片颜色以及底足的切削形成都与龙泉窑窑址的黑胎青瓷不同,反而和江西地区的仿哥、仿官及碎品一类产品接近(碎品指的江西吉州窑内出产的一种开片窑)。综合看法,一、哥窑烧造地点接近江西景德镇。二、龙泉黑胎青瓷就是古代文献中的哥窑。三、龙泉窑黑胎青瓷不是哥窑而是仿哥窑的作品。哥窑、弟窑命名本身就值得怀疑,文献材料是后人根据前人传闻演绎出来的。

2、“传世北宋哥窑实为南宋时期哥窑作品”的说法:

其作品大都藏于故宫、上博、台湾故宫及海外收藏机构及大家,其造型有瓶、炉、洗、盘、罐和碗。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胎子有厚薄之分。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由此品种复杂和看,应有早晚之别,从产地说恐非出于一个瓷窑的出品。

3、“格古要论”的说法:

旧哥哥窑与新哥窑记载是值得重视的。曹昭对新哥窑解释,成群成对属元代末年新哥窑的作品,旧哥哥窑是大部分是单件,成群成对很少。


以上即为北宋哥窑的鉴定特点及相关的解析内容,鉴定相关内容都是根据传世器物的分析及相关资料进行的总结概括,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来说资料较少,不能全面完整的总结,在市场上赝品也是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的造假仿制,一旦遇到北宋的哥窑产品,一定要谨慎加谨慎,哥窑的器物相对还是价格太高,稍有不慎就会买假,还是谨慎为主。

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