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顿口是如何产生的,这个不用争,吞饵和鱼摆头或游走等都可产生顿口。至于能否调出和抓住有效的顿口,只能靠个人的经验和手法。 其实顿口是悬坠钓大面积流行以来,钓友开始重点关注的上鱼漂向,以前传统钓的时候,多是看上顶和黑漂。悬坠钓讲究坠悬浮,水线是绷紧的,而要求饵料的状态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所以鱼在吞饵时,动作会第一时间反应到浮漂,出现顿口。如果调的非常钝,子线比较长,已经弯曲或躺底,那吞饵就很难出顿口,只有鱼摆头或游走的时候,才会出现顿口。 想要出现清晰的顿口,必须精准的调钓,尤其是调出吞饵时的顿口要求更高,不是说调高钓低以及底部一钩触底一钩悬浮,在吞饵时就一定会有清晰顿口,这里还要结合鱼吞饵的力度。鱼吞饵的力度往往是变化的,如春秋季比较舒适,其吞饵力度就大,而冬季其吞饵力度就很小,也就是我们说的轻口。 所以要充分根据鱼吞饵的力度来进行调漂,最好的出顿口状态,就是调到浮漂的剩余浮力≤鱼嘴吞饵的拉力值,也就是说鱼的吞饵力,全部反应到浮漂上,这样就能出现清晰的顿口,且不会因为浮漂剩余浮力过大导致鱼吐饵,这在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轻口的时候,尤其重要。 调漂方法:首先要将饵料在底部的状态,真正调成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很多钓友在调漂的时候并不讲究,多是按固定的调几钓几模式,尤其是使用搓饵或饵团比重比较大的时候,下面直接就双饵到底了,很难实现一钩触底、一钩悬浮。所以在配饵的时候就要注意,如果使用搓饵或是大饵团,要注意使用轻质饵料或添加轻质状态饵,降低饵料的比重,当然拉饵相对好一些。 然后根据饵重调漂,因为浮漂的漂尾是不同的,有粗细、空心、实心等,浮力都不一样,但只要保证挂双饵后能全部悬浮并有外漏目数即可。例如:如果饵重4目,那么双饵重8目,调目可以调10目,钓目可以钓2目多一点,为什么多一点,这样就能保证下面是一饵触底、一饵悬浮。 怎么确定吞饵力度和外露的漂目相匹配,可以通过实际做钓来调整,如果浮漂连续点动比较多,没有清晰的顿口,在排除饵料味型无问题后,多是鱼有吃饵欲望,而浮漂剩余的浮力过大,或者说外露的目数太多,超过鱼的吞饵力度,可加铅或是调钝,直至出现清晰顿口信号。如果出现动作比较大的下顿信号,提竿却不中鱼或是挂到鱼,可能是剩余浮力过小甚至负值,把一些蹭线或试探饵料动作放大成假鱼讯信号了,这时要剪铅或是调灵浮漂,直至顿口即可中鱼。 总之这些都要用心去体会,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钓技,钓技永远是针对鱼、适合鱼,而不是固定的调几钓几。清晰的顿口是苦练加经验,不是鱼口是否好,是调钓是否适合现场的鱼口力度,而且鱼口力度也是变化的,需要随着变化而及时调整。 |
|
来自: 淡然3a89r15snv > 《钓鱼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