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言语只是一副静默的画幅,
用细腻入微的线条勾勒,
用生动浓郁的色彩晕染,
雪域高原藏民族,
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英雄传说等,
跃然于一张有限尺度的画布之上,
唐卡画师用手绘制的是万象,
讲述的是故事,
创造的是艺术,
对他们而言,
这也是一场深刻的修行。
唐卡被誉为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
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
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画唐卡世代相传的是藏族人,师傅一般不愿意招收汉族人为徒。从小学习绘画的钟焱自从在西藏旅游看到唐卡后,就被唐卡独特的艺术形式所深深地吸引。他千方百计拜师学艺,成为彭州画唐卡的第一人。
正在作画的钟焱
因为热爱拜师学艺
钟焱从小喜欢绘画,师从彭州著名画家贺上栋。贺上栋擅长工笔画,钟焱跟随老师学画,主攻牡丹。
钟焱(左一)和贺上栋(中)的合影
除了绘画技巧,贺上栋教给钟焱的还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贺上栋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钟焱如饮甘醇、如食美珍、如沐春风,获益匪浅。
钟焱的工笔画
钟焱并没有专业从事绘画工作,去部队当兵以后,他转业到地方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从未放弃对绘画的热爱,多年以来笔耕不缀,绘画技艺日渐纯熟。
当兵时的钟焱
看到唐卡以后,钟焱萌生了画唐卡的念头,他通过朋友介绍辗转联系上恩珠老师,恩珠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丹巴绕旦。
恩珠(戴眼镜)的工作室
在恩珠的工作室,钟焱被美轮美奂的唐卡深深震撼,他沉湎其中不忍离去。开始,恩珠并不愿意招收钟焱为徒,婉言拒绝了他。
钟焱学习恩珠的画
但钟焱毫不气馁,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前往恩珠的工作室,和恩珠一同交流对艺术的看法,探讨绘画的技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钟焱的执着打动了恩珠,终于收他为徒。
恩珠指导钟焱绘画
钟焱告诉彭妹妹画唐卡一定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画一幅唐卡,少则三五周,多则三五载,耗的是功夫,靠的是耐心。超长的创作周期,如果没有从一而终、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执着,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钟焱专心致志作画
钟焱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只要有时间,他就废寝忘食地画唐卡,常常从早上画到第二天凌晨的一、二点钟。
画画是心灵的一场修行
唐卡如何绘制,画了十多年唐卡的钟焱娓娓道来,绘制一幅唐卡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要慎重,不然一笔画错全图前功尽弃。
不仅绘制颜料取材珍贵,甚至连最基本的画布制作都充满了神秘色彩,最为优质的唐卡画布是手工织就的细密的纯白府绸或者棉布。
用细腻的白泥涂抹在画布之上,正面四层,背面三层,每涂一层都要晾干后用鹅卵石反复打磨,最后还要用中药材水浸泡做防护处理防虫蛀,直至画布光滑如纸,细腻如稠,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

白布上绘制的中国结
唐卡最神奇之处在于它们的颜料都是纯天然的,其中白、黄、红、蓝是最常见的4种基本色,包括金、银、珊瑚、玛瑙、松石、珍珠等矿物颜料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颜料。
用这些珍贵颜料画像,色彩艳丽、色亮凝重、图案层次分明、壮观,保持时间长、不易褪色、不易变质。

画唐卡的颜料
绷展画布、打磨布面、调制颜料、起草构图与造像度量、着色、晕染、勾线……唐卡绘制的整个过程钟焱都烂熟于胸。绘制唐卡时,第一步是打底稿先画出主要的定位线,以保证佛像身体比例的协调,五官的端正。轮廓线画完后,再用炭笔画出佛像的草图,然后用墨勾成墨线。

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河流、岩石、山丘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上色是用极细的画笔一点一点地点上去,一种颜色上一遍色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上20遍左右色彩才能均匀、平整,一个图案的绘成需要点上亿甚至更多的点。

对于钟焱来说,绘画如画心,是一场心灵的修行,用心做画,就是修行,在这方寸之间作画,更是对于耐心和画工的考验。
对于未来,钟焱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他会不断锤炼自己画唐卡的技法,把汉族的国画和唐卡的绘画技巧融合,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画画风格。
同时,在唐卡作品中融入国画中的牡丹、中国结、财神、山水风景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元素,跳出传统唐卡浓墨重彩、繁复严肃、巨幅大作,难进寻常人家的苑囿,代之以清新雅致、简约明快、小幅隽秀的方式,让唐卡走向更多的普通群众家中。
钟焱的唐卡画,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文图:晓童 钟焱 陈林
编辑:陈 林
责编:郑 璐
审核:杨 华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转载请标明来源,版权保护离不开你我的参与!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