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由于宝宝在新生儿期红细胞破坏较多,胆红素生成增加,且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不足、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肠蠕动性差、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等生理原因,胆红素容易在宝宝体内积聚,引起皮肤或者其他器官的黄染,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新生儿黄疸。当宝宝的血清胆红素超过5毫克每分升的时候,就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在新生儿期,约有85%的足月儿以及绝大多数的早产儿会出现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到一定范围。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宝宝的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2周内消退;早产宝宝最长可延迟到3~4周消退。出现生理性黄疸的宝宝精神反应好、吃奶好、体温稳定、大小便都正常。 当新生宝宝的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量>5毫克每分升,或者每小时上升量>0.5毫克每分升)、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越来越严重(达到干预标准)或者黄疸退而复现的时候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家长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黄疸严重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胆红素升得太高,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宝宝神经系统受到永久性损害,甚至造成宝宝死亡。因此,新生儿黄疸的监测随访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三)黄疸的随访及治疗 如何判断宝宝的黄疸是否需要积极治疗呢?这时候就需要遵医嘱,对宝宝的胆红素水平进行监测。目前宝宝出生后较早出院,因此回家后黄疸检测很重要,通常采用经皮胆红素水平(TCB)测定的方法,只需要用测量仪器在宝宝额头等部位轻轻扫描,就可测得胆红素大致水平,以此作为是否需要医生积极治疗的参考。该测定方法无创安全,可动态观察宝宝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但是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发生结合胆红素增高者无法检测,因此当宝宝经皮胆红素水平较高时,可能需要抽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TSB)。目前医生会依日龄、胎龄胆红素监测值指引干预治疗,因此每个新生宝宝在出院前都应该接受一次胆红素水平测定,用来指导宝宝后续的随访计划。 目前光照治疗是干预治疗黄疸最常用且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来说,或许换血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然而,其对技术环境要求很高。以上治疗均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 (四)疫情期间就诊注意事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儿童就诊时就近选择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较少的医疗机构,尽可能避开发热门诊、急诊等诊室。家长可自行上网搜索各医疗机构官网或联系所在辖区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了解新生儿门诊或黄疸监测服务信息,提前做好预约和准备,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和就诊的步骤流程,尽可能减少就诊时间。 也可以先在互联网医院儿童保健/儿童早期发展/新生儿科等开展相关线上门诊的科室进行咨询,根据线上医生的意见建议进行下一步就诊。其他地区的服务情况请关注当地医院公告。家长切记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工作,由于新生宝宝无法佩戴口罩,因此不得不外出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且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 (五)黄疸辅助就诊智能提醒工具 家长们在宝宝出院后,如实输入宝宝出生信息、每次宝宝胆红素监测数据后,系统将会根据宝宝目前的胆红素水平给出就诊建议,若推荐就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在试运行期间,系统也会提供广州市荔湾、天河、越秀3个区域医院的地址,供家长参考选择居家附近的医院(部分区域暂不支持医院导航功能)。 同时请记住,在黄疸就诊过程中,主动向医生出示您已在系统中记录的新生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变化数据、曲线图,为医生快速决策提供良好依据,缩短宝宝就诊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