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中轴线

 报春晖131 2020-08-09
从南到北,皇城内外,张洁的作品以中轴线上贯穿的历史地标作为脉络演进,真实、自然的用文献记录的方式呈现生活在“龙脉”之下普通人的市井生活,这些照片具有扑面而来的现场感,但似乎又与现实保持着距离,一幕幕有温度的人文风景,诉说着这座城的前世今生,并成为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生动缩影。——编者

2020年3月2日,午门前,市民吴立群一个人喂着鸽子。

老北京城是一座四方城。站在老城最高点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上,能清晰地看得到一条中轴线把这座方城一分为二。中轴线与城的关系,就像是“中”字上的一竖,由南到北,由天至地,端端正正地穿过历史与现实。

2020年1月31日,奥林匹克公园,两个人行走在中轴线上。

广义上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开始,一直经天桥、珠市口、前门、正阳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钟鼓楼、APEC景观大道、奥林匹克公园……

中轴线上的建筑每个都有响亮的名字,都有讲不完的内涵。

中轴线上的景致每个都有精巧的设计,都有道不尽的文化。

中轴线上的故事每个都有不同的意义,都有说不清的背景。

中轴线上,还有一个我。一个融入其中,侧身而立,独立观察的我。

2020年6月25日端午节,雨天下,市民在北京奥林匹克下沉公园的购物中心门口跳舞健身。

我与中轴线的情缘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初到北京,我的家就住在这条中轴线上——安德里北街21号院,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条线上度过的。当然,那时,快乐的玩耍是我人生的中轴,我还没有意识到北京中轴线这个地理坐标于我后来人生的意义。


2015年10月15日,故宫的游客。

2020年7月5日,永定门城楼下,放风筝的市民。

1990年,第十一届亚州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打通了北中轴线,21号院一分为二,我位于中轴线上的家被搬迁了。后来的几十年里,几经周折,于2000年前后我又回到了中轴线上生活。至今未再离开。

作为一名以记录时代为宗旨的新闻纪实摄影人,拍摄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存在状态,是我的责任,也是一名摄影人应有的担当。近些年,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是在这条中轴线上穿梭。我看到了它的繁华,领略了它的厚重,分享了它的风雨,也看到了它在某一特殊时刻的落寞。

2020年3月10日,景山公园万寿亭前,一名男士在观望这座城的中轴线。张洁 摄

它是京城乃至全国的晴雨表。

它是了解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参考书。

它是我生活中每一步脚印踏及之地。


2020年4月26日,鼓楼脚下,拍婚纱照的情侣。

2008年8月19日,天安门广场上跳舞的女孩。

2019年11月16日,五湖四海聚精龙舞队在鸟巢前表演。

我的生命在追随它的身影中一点点老去。它在历史中越发厚重坚实,我紧紧跟随着它的每一寸光阴,每一道红墙金瓦的光影,每一棵古树的枝繁叶落。

我在中轴线上的拍摄几乎接近街拍。因为这是我的生活。拍摄时,我喜欢与被摄者聊聊天儿,这样,影像背后会赋予更多的信息,更接近真实。哪怕建筑是静止的,融入了人的故事元素,历史会鲜活起来。而这些鲜活在快门按下的一瞬,也会成为历史。


2019年6月16日,小雨中的前门西大街,据居住在这里的80岁市民介绍,多位名人曾在这里居住过。

2015年10月30日,由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主办的第六届“钟鼓楼杯”象棋比赛如期举行。

2020年的年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段。这使我有了一个重新认识中轴线的机会。疫情之下,拥堵的街道上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城就是一座“空城”。而此时镜头下的中轴线,却似乎恢复了历史的原貌,不再拥挤,不再烦闹,不再新潮,而是静静地归于风中,雪里,还有时空。

人来人往,中轴线还是那个中轴。

人去人空,中轴线还在从容地穿过那座城。

人在人无,中轴线也许记不得远古的声音,是它故意地忽略了生活的某些细节。

毕竟,中轴一矗,不偏不倚,城安地宁,古蕴流芳。

中轴在,方向便在。可以让人一直找得到北。

2017年 5月5日,在景山公园万春亭拍纪念照的游客。

2017年,2月7日,热闹的鼓楼广场。

2020年2月10日,春节前夕的前门大栅栏步行街。

 

作者:张洁
编辑:苏月斫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