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这样学,简单有效

 昵称32901809 2020-08-09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师,今天带大家走进第三课《不懂就要问》,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这是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略读文章。现在我们就来讲讲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之前还请各位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星凝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练习题同步讲解,大家在文末就可以跟着听讲解练习题啦!

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这样学,简单有效

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自主学习、默读、提问、交流、发表见解,由之前的教师引领到现在的自主学习。

这篇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这样学,简单有效

课文共9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于是向先生提问,吓呆了其他同学。

第二部分(第四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第三部分(第八至九自然段)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这样学,简单有效

同学们需要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展开学习,同时结合课后两个泡泡,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

1.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学习提示,落实学习任务。

任务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可以关注文中的两幅插图,发现插图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也可以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故事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将各部分内容连起来,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这样学,简单有效

任务二: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道理。要学会进行多角思考,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交流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

比如,从孙中山的角度:私垫先生是非常严厉的,为什么孙中山还要壮着胆子问先生?当先生拿着戒尺厉声孙中山的时候,孙中山害怕吗?从孙中山“学问学问……也值得”的回答中能感受到么?

又如,从同学们、私垫先生的角度:同学们被孙中山的提问吓呆了,他们会怎么想先生为什么会打破习惯把书中的道理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才能联系课题,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深化读书感受,产生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精神的愿望。

2.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要充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运用此前的学习经验,自主找画自主发现,在自己读书体会的基础上,结合插图、生活实际等,谈谈对新鲜感词句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跟私垫学习有关的词语“私垫”“戒尺”等,平时几乎没有接触过,到新鲜。可以想下在自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说说私垫的上课方式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观察课文插图,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可以不去深究理解。

又如,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咿咿呀呀”“摇头晃脑”等词语,我们也可以尝试摇头晃脑地背古诗,感受念书时的投入,为读懂同学们的震惊作铺垫。

再如,孙中山说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先了解“学问”的意思,再理解怎样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然后联系前面同学惊呆的样子和他们的问话,理解孙中山那时敢于这样做是不寻常的,体会孙中山当时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的可贵品质,我们也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3.结合语境,学习生字、词语。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在初读交流课文大意时根据学情随机指导,在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时再次认读、正音。

可提示“挨”读第二声,“照例”一词中的“例”要与“列”的读音区分。“背”“圈”是多音字,“背”表示用背驼东西时读第一声,表示后背时读第四声。

“圈”表示养家畜的棚栏时读juàn,表示圆圈时读quān。

字义词义的理解可以采用归类的方式。比如,“戒尺”“厉声”“挨打”等都跟私垫学习有关,可以看插图帮助理解;“背诵”“糊里糊涂”“清楚”等跟读书有关,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诵”“糊”“挨”等形声字,可以通过形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的意思。

以下专栏是练习题同步讲解,大家可以跟着视频讲解学习啦,专栏里详细讲解了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让孩子们更好的过渡三年级这个分水岭,打下夯实基础。需要专栏的同学请私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