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北大医学博士靠低保过日子:啃老18年是高分低能还是眼高手低呢?

 花蒜直播 2020-08-10

北大医学博士沦为低保户

北大医学毕业的博士竟然成立低保生,在普通人的眼里北大就是铁饭碗,就是专业不对口,你也可以混得很好,仅仅是由于晕血,导致生活不能过去,还辜负了一家人的希望以及孩子的希望。

  • 黄金屋与颜如玉真在书中?

千百年来,长辈就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句子教导后辈,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只有用心读书,以后才有好的生活。这个句子出自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全诗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在这个诗句的激发鼓动下,千百年来,万千学子一头扎进书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最终学而优则仕,走上了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巅峰。

凡事皆不能一概而论,总有一些另类,书读得很好,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学霸,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是别人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学校与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人一旦走进社会,学霸的光环对现实完全帮不上忙,最后成为人生的输家!

北大医学博士为何沦落此地步呢?

医学专业、北大博士任何一个身份在各个年代都是吃香的,为什么张进生却偏偏沦落到连普通人也比不上?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翻开张进生的人生履历。

1966年,张进生出生于湖南常德,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在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在那个年代,张进生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是很受宠爱的。虽然张家是农民家庭,但是父母对这个幺儿还是竭尽全力的抚养,他承担着为家里光耀门楣的重担。

为了尽最大限度地给张进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两个成绩一般的姐姐先后辍学,在家帮忙干活,全家四个人一起供张进生上学。

这种做法在现代社会是会被谴责的,但是在那个年代,这是许多家庭的共识:女儿迟早会嫁人,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

张进生也很争气,18岁考进湖南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五年之后,张进生被分配到了一家医院工作。

他满心欢喜,本以为这份工作将使他彻底改变命运,他也有能力报答他的父母和疼爱他的两个姐姐。结果,张进生工作后,被查出患有晕血症,对一个医生来说患有晕血症是什么概念?就好比一个学了屠龙术的少年发现世界上没有龙一样。

遇到问题选择用学习来逃避生活的担当

无法面对工作的张进生,毅然选择了继续上学深造,他似乎就是一个专门为学习而出生的机器,通过努力学习,于1992年被北大录取攻读研究生。也许合适他的就只有读书,也似乎只有读书考试才能令他自由自在,轻松自如,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在攻读博士时,英国皇家医学院发现了这个学习天才,并向他发出留学邀请,能受到这个国际知名学府的邀请,足可证明读书考试才是他的强项。

然而留学需要20万,高额费用不得不令张进生望而却步,为了供他上学家里已经被榨干了,根本拿不出这笔堪称天文数字的钱来供他留学,从此,他患上了深深的抑郁症!最后只能在博士学位上肄业。

  • 高不成低不就,一代学霸就此陨落

再次进入社会的张进生并没有重新审视自己,而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自以为高学历就该有好的工作,拿高薪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回击。高不成低不就之下,他依然对外宣称很多大公司、大单位都在争抢用他,但自欺欺人的大话终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最终他去了兰州一家毫无知名度可言的医院工作,在当时,博士的普遍薪水在五千,而他只有一千元的薪酬。

逃避,成了他人生的主题

张进生的人生,是在工作后开始坍塌的。

作为医生,却不能见血。如何能胜任这份工作?

这个时候,张进生要不就该狠狠心,逼自己一把,治好自己的晕血症,适应医生这份工作;要不干脆改变方向,另谋他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晕血的张进生,本也不必非要把人生耗在这里。

但他偏偏不舍得自己多年的学医生涯,惧怕晕血症,也惧怕放弃过往的专业,重新学过。

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或许,再深层次一点来说,什么都不愿意面对的背后,是张进生的逃避心理。

他逃避工作,逃避社会。

总结

其实,能够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一步步考上北大,成为一名博士生,张进生的内心,其实是很傲气的。

尤其是在那个小山村里。相比于大多数连高中大学都没有上过的同龄人来说,他是十分出众的存在。

但同时,多年的贫困生活,根植在骨子里的自卑,又让他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一直抗拒工作,只想呆在学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