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玉无价探秘

 今相玉 2020-08-10

中国自古以来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黄金那么贵重为什么有价而玉无价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0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就提出了以玉寡而贵的疑问。"物稀而贵“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黄金在地壳中是十分稀少的,当它富集成矿藏时,储量达到20吨就是大型矿床,储量100吨就是超大型矿床;而金矿开采品味是很低的,一般每吨矿石中含3克金时就有开采价值,有的甚至每吨矿石中含1克金,也有开采价值。如此看来,黄金比玉还稀少。

为什么黄金如此稀少却是有价,而玉却是无价呢?这个问题,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作了答复,就是“比德于玉”。玉不仅仅是物质的,而且具有精神、意识方面的价值。这正如郭宝钧所说:古时,“抽译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

正是在玉中注入了道德、政治、宗教等因素,从而为我国爱玉、崇玉、敬玉提供了精神支柱,爱玉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一。精神是无价的,因而,作为精神的象征物--玉也是无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