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川独行】赵恺传•序

 一犁_书馆 2020-08-10


【小编荐语】惜墨如血——赵恺的座右铭。他说,他写打动过自己的,只写打动过自己的,并且努力写得独特、优美、简洁。要像安徒生的火柴一样,让作品的灵魂燃烧起来。

从本周开始,江淮老师的人物传记《千川独行——赵恺传》每周四与您有约。欢迎大家留言表达您的心情。您有精彩留言,我有好书相赠。我们已备好《千川独行——赵恺传》,赠予和我们一起相伴文学、仰望赵恺的您。



千川独行——赵恺传》和赵恺《共命鸟》封面

如果有一种文体,能让人灵魂燃烧,这就是诗歌。

如果有一种诗歌,能让人精神澎湃,这就是赵恺。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有同样的毁灭经历和心灵创痛,只不过人们选择了沉默与忍让,而他却选择了拍案而起,捍卫尊严,至死不悔地捍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生命遭到无情践踏时,他绝不放弃做人的尊严。他的唯一武器就是诗歌。

他的眼神忧郁而冷峻,像长诗般惊骇着众生。世界为他的绝世独立而沉醉,他却化身诗歌,在岁月长河中默默流淌,叙说尘封的孤独。在诗中高昂头颅,以诗歌创造维护尊严,以独特发现发展美。这是诗歌雪亮的双刃剑。在人格层次上,守卫尊严,仰望生命;在技术层次上,独特发现,瀚海寻珠。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完全依靠自己去独立面对整个世界。创造,即惜字如血,以血搏命;发现,即思想创生,洞穿灵魂。这种带有悲壮感、沧桑感的文学之路,不仅属于他个人,更鲜明地凸显我们这个时代的侧印。

从川江到扬子江,从扬子江到洪泽湖,人生刀痕,累累疮疤,最大的人生价值不只是苦难,以创造获得尊严,才是一生的最大获取。获得创造,即是获得最大的人权。诗歌即生命,当一无所有时,唯独有诗歌相伴,就是平生财富。在物欲横流、人格沦丧的世事中,这种财富是精神巨富。一路走来,坚定从容,孤独而歌,诗为圣歌,音色醇厚,只为共鸣,只为传递,只为唤醒所有的沉睡者,哪怕片刻即是永恒。

珊瑚鲜美动人,在大海怀抱里,柔美晶莹。如果珊瑚被毫不怜惜地带出水面,在煌煌白日下,它将变成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尊贵而庄严,是尊严的含义,其真切意识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气质。

中国作家中就有这样的人,比如赵恺。

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你必然会遇见他。他的一生几乎兼备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史和苦难全过程,这是一颗兼备了苦难全过程、多侧面的中国诗人的灵魂。他一生的价值就在于用创造换取尊严。无论如何悲惨,如何挣扎,如何匍匐,如何孤独,都不曾放弃创造、放弃抗争、放弃尊严。因为,他所见到的就是历史所见到的,他的文字就是见证。因为每一个字都是从血肉里抠出来的!

从生活的本质上说,他是一个孤儿。孤独是他的身份证,在孤儿院里度过童年,经历战乱,生父死于战火、母亲远赴海外,孤独的岁月里,像蒲公英般漂泊不定。直到公元2000年,新建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出现他的名字,你会发现这个从孤儿院里走出来的人,竟一直走到了中国文坛的圣殿。这一幕对于时代,该欣慰呢,还是该悲哀呢?

他的磨难经历与沉重心理,使他的语言表达进入近乎“失语综合征”范畴,即便说话,也会磕磕绊绊;面对诗歌,则判若两人,他会进入朝圣者的天堂,进入一触即发的激活模式,向上帝表露心迹,如水出川,飞流直下。即便一切尽失,只要诗歌在,只要孤独在,拍岸狂潮则不可敌。

看一个作家的成就,是看他对文学贡献了什么?惟有贡献,他的文字才有意义。生命的尊严永远是以成就体现的。从诗性的灵魂、文本的创造、独创的精神层面去接近他,诠释一颗为民族生存所跃动的心,解读一位中国诗人的诗性之路、灵魂之路、创造之路。尊严与美,成为他生命的“补天石”。尽管命运沉浮跌宕,苦难如影相随,但精神独立不屈,尊严耸立成千锤万凿叩击下的一块无字碑。有无字迹,不重要,重要的是碑在,份量在,思想在,灵性在,胜过一切文字和语言。

诗传,从阅读诗人的作品开始。以读懂诗歌为切口,进而以他的人生经历为经,艺术创作为纬,最大限度去接近那颗真挚的心灵。

这是一次重要的历程——对我而言,即像那个走出第五十七个黎明的产妇,必须经历一次精神的分娩。写他,是为了让他的诗歌唤醒沉睡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灵感敲击着灵魂,孤独触碰着思考,上苍以苍颜皓首的忠告告诫我:只相信心灵的感悟。带着阅读诗歌的心灵体验和灵魂感悟,沿着诗人的人生之路,朝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去,追寻到他每一步清晰的足印,就像走回诗歌的童年。

路很漫长,一直在路上。

朝前走,就能找到心中的那个人。

诗人赵恺和作者江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