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张月明

 一犁_书馆 2020-08-10

作者:张月明


【礼佛,只见跪拜的,他却说,真想拥抱一下。这是怎样的情感?】

那年春天,游九华山。九华山罩着漫天大雾,俨然仙山琼阁。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九华山自唐以来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8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通慧禅林,在九华山中似乎不太显眼,既不在进山的必经之路,也不是拜佛的必到之处。殿前摆满了拖鞋。没人值守,看着殿内几乎无尘的地面,不由自主脱鞋进门,轻轻地走着,似乎怕惊醒久坐的菩萨。这里,供奉着肉身菩萨中唯一女性比丘尼仁义师太。


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东北沈阳人。结过婚,无子女,婚后丈夫病逝,在29岁那年,到五台山出家,在31岁时候,考取了沈阳医专。1950年报名抗美援朝,在志愿军60军180师任军医助理,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美军就在志愿军攻势将要停下的时候实施大反攻,180师在撤退之中被美军反包围,除政委带少数师部人员突围外,3000多人被俘,其中就有师医院医护人员和伤病员260人。1953年姜素敏回国,由于这一段被俘历史,一直受到社会不公允待遇,难以抬头做人。她万般无奈再度五台山出家,在塔院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常住九华山。
无独有偶,我入伍的部队就是重建的180师,攀起来和仁义师太是战友。这让我与眼前的贴金的比丘尼有了亲近的感伤。


1995年秋,85岁的仁义师太圆寂。1999年正月开缸,见其肉身不腐,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晴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贴身上,乳房消失,下身长合无痕。她开创了比丘尼修成肉身不腐的先河,
仁义师太端坐在二楼大殿的一角,和别的肉身菩萨不一样的是,玻璃佛龛旁边,挂着师太生前的彩色照片。有一幅照片是师太当年一身愿军服装,飒爽英姿,真诚地朝着人们微笑。大殿内空无一人,我陷入深重沉思,没有跪拜的念头,这位出生入死的志愿军战士,她生前埋怨过生活么?她责怪过别人么?再一次皈依佛门是这个世界欺骗了她?还是她看透了这个世界?
资料没有详细介绍仁义师太作为姜素敏时期的生活。有幸的是,她从美军战俘集中营活着回来了。可活着回来的她,没有待遇,没有事业,没有儿女,没有家庭,没有温暖。最后,她还是削发为尼了。或许,在寺院里不再有人世间的纷争,至少不再有社会的欺凌,姜素敏成了仁义师太,暮鼓晨钟,青灯黄卷。她不会忘记朝鲜战场血与火的日子,以及与她生死与共的战友们。但是,如果其间她丢不下曾经的光荣与委屈,她会成为后来的肉身菩萨吗?
作为凡夫俗子,姜素敏经历了人生的大部。她没想到国家接受了她的奉献,社会却吝啬给她的回报,她为很多人作出了奉献,很多人却帮不了她。好在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活法,姜素敏终于回到适合她的生存环境中来了。圆寂之后,徒弟们开缸,发现仁义师太的手并没有双掌合一,居然是自然的垂挂着,她毕竟是个志愿军女兵。
眼前的仁义师太,生死无所谓,男女无所谓,端坐在那里,与我隔着玻璃对视。我明白,人生的苦难也是财富,修炼的过程岂止在寺院,从志愿军战士到仁义师太,她有资格在这里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离开,我向她挥手告别,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



作者简介


张月明,散文作家;中医文献岀版社签约作家,全国健康管理学会讲师,清江浦区音舞家协会文学顾问。
期荐读

▼▼▼

洪泽那个湖

舌尖上的“沙县小吃”

读碑清晏园
一碗闲话
东长街记忆 
淮阴城第一家女子澡堂

悠着老去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