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家乡|吴氏大宗祠 文/吴业林

 岚山诗话 2020-08-10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岚山诗话》作品投稿方式:

1邮箱 : 392332317@qq.com

2微信:392332317(恍若流年

人文情怀栏目:主要刊发学生习作、未来之星、节日、生日祝福与贺词、人生感悟、山水人文、立志感恩(5000字内)等作品。

吴氏大宗祠

——吴氏宗亲心中的圣地

水有源则源远流长,树有根则枝繁叶茂。2017年9月16日吴世矿会长率6名宗亲代表,带着数千鳌山吴氏宗亲的期盼,踏上寻根问祖之路——泾县行。上午8点从庐江出发,因是第一次出远门寻根问祖,一路风光也无心欣赏。11点半到达目的地,第一站来到心仪已久吴氏圣地——“吴氏大宗祠”。   

吴氏大宗祠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依中轴线建门厅、享堂、寝室楼三大进,东西两侧建有边屋。大门前设抱鼓石和石狮各一对。门前有四个石鼓,上面插了四根旗杆,旗子有点破旧,在微风中摇曳似乎是欢迎来自远方的宗亲。看到这四个石鼓,我想起吴河湾的六个石鼓,原来石鼓是这样用的。但吴河湾的石鼓比这精美得多。石鼓的前面是高大、气派的石牌坊,牌坊通体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深奥的文字。牌坊前面是大理石铺的广场,面积颇大。宗亲们因是第一次到来,忙着拍照、合影。再一看祠堂,心中陡增一股凄凉之情,不是心中想象的样子。整个建筑相当破旧,但气势犹存!

祠堂大门上首有一块横额,大书“吴氏大宗祠”五字。《泾县志》记载是明邑庠生吴国抡少年时所书,其字体特异,远近知书者,无不争相观看。横匾上方有六块竖匾,都是“钦点翰林”,这就是吴氏大宗祠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吴氏后人最引以为豪的事。大门两边还有一副镏金字的楹联,是明万历进士、泾县知县李邦华所撰,其联文为“延陵世泽传江左,荆里名家传改著”。

我们抬腿跨过高高门槛的祠堂侧门,祠内门厅内两边各有一间厢房。一、二两进之间是四方形大天井,天井当中用麻石砌一条过道,过道两侧砌花坛分别栽扁柏和桂花树,有“四季长青”之意。天井两边有较宽的走廊,连接第二进大厅。二进大厅是享堂,可容纳数百人做祭祀及集会等活动。屏风上首高悬“敬爱堂”三字横匾,两边墙上嵌青石碑刻“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厅中的月梁、瓜柱、撑拱和平盘头等构件上,鎏金绘彩,刻有卷草、云头纹饰,以及龙凤、狮象、麒麟和人物图案。柱础和走廊的墙裙上,也有很精美的雕刻。

享堂后面又有一长方形天井,下面一对金水池,当中架单孔石拱桥。金水池用麻石砌护,上有狮头白石柱和青石栏,石栏上浮雕如意纹饰。第三进是三层楼房,一层正面墙上悬挂着七位茂林吴氏有代表性的祖先画像;二、三层是木楼,以前上下均有木制神龛,安放历代祖先牌位,称之谓“寝室楼”,现在是空空如也。

从前祠堂的门厅、走廊和大厅中悬挂数以百计的匾额,昭示着吴氏宗族在科举、职官、孝悌和懿行等方面的代表人物。

这座古老的大宗祠,从前每年四时祭祖,有读祝文、叙伦常、摆筵席等活动,是族人视为神圣的地方。此外,还有大官员回乡祭祖,族中大事商议等项也在其中进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还在其中集会。1941年新四军北撤时途径茂林,就在吴氏大宗祠内举行告别皖南民众大会,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发表演说,还在舞台上演出节目,其热烈而悲壮的情景,茂林人至今难于忘怀。1991年皖南事变五十周年时,泾县人民政府在祠前立碑,定为革命遗址。现在,由于种种原因,祠堂没有好好维护,显得破旧。但听茂林宗亲吴文海介绍,茂林宗亲正在申请政府拨款进行维修。据说,我们河湾吴氏宗祠修建时,吴公长庆就是参考茂林吴氏大宗祠修建的,可以想象吴氏宗祠当时是何等气势恢宏!

吴姓是茂林第一大姓,北宋年间,吴姓从外地迁入,后逐渐繁衍兴盛,历史上茂林吴姓名人辈出,较知名的有清吏部尚书吴芳培、经济学家吴半农、国学大师吴則虞、作家吴淮生、财政部长吴波等。尤其让茂林人感到自豪的是茂林“三吴”——著名书法家吴玉如、著名画家吴作人、著名文学家吴祖缃。据谱上记载庐江鳌山吴氏也是茂林一脉分支,迁庐始祖是金宝公。这次寻根问祖由于时间匆匆,没有细致深入的研究,下午宗亲就赶回庐江。相信随着续谱的深入,我们枝繁叶茂的鳌山吴氏一定和源远流长的茂林吴氏连接上!这一天很快会到来!

    作者简介:吴业林,1968年10月出生,合肥市庐江县人,现在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学校工作,闲遐时爱读书、下棋、钓鱼。工作之余,爱写写生活中点滴感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