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满分作文引争议,明明是汉字却不认识,明明是中文却看不懂

 笑谈人生iavo6h 2020-08-11
毫无疑问,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最引人注目。今年,当看完浙江省满分作文 《生活在树上》,无数人惊呼,明明是汉字,为什么里面的字都不认识,而有的人也甘拜下风,明明是中文,为啥看不懂?
先看看这道作文的命题。

难于上青天的满分作文,网友惊呼看不懂
开篇第一段,就难倒了很多读者。像“嚆矢”、“滥觞”、“振翮”、“张本”“肯肯广綮”“薄脊”“孜孜矻矻”“玉墀”“婞直”……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这些词汇还是头回见。啥意思?怎么读?
图片
通过一个一个查字典,我似乎弄懂了:嚆矢,意思是开始。振翮,意思就是腾飞。
看到后面头更大了,这一堆堆的外国人名,海德格尔、卡尔维诺、尼采、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什么人?没听说过?这些哲学家、文学家们的各种观点,没点知识底蕴真是读不懂。
让我们看看全文吧。
图片
老师们如何看待?
老师们给出的打分结果差别也很大,第一个老师只打了39分,可能也没看太懂吧。后来经过复核,第二、第三个老师都打了55分,应该是认可了作文的表现形式,而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对于喜爱这篇文章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说:
《生活在树上》是他几十年高考阅卷生涯中,极少能碰到的作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图片
尽管受到了阅卷老师的追捧,认为“彰显了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然而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这样看。比如,作家马伯庸就认为:
图片
这篇作文“辞不配位”,明明可以用通俗直白的话阐述观点,却刻意制造阅读障碍、卖弄文采,用“掉书袋”的方式搏出位,并不可取。
网友的观点分为两派
一篇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文章,到底该不该满分?引起网上的争议。
1.典型的卖弄技巧、堆砌辞藻,不应该满分
比如文章中这一句,网友问:好好说话不行,为什么最后面这句,非要放两个人进去来显示自己的学识?直接说“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大海与风帆,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不是很好嘛,也能看懂啊。这明明就是平常背诵了很多名人名言,然后强行用到文章里,典型地堆砌辞藻、糊弄玄虚。
图片
2.高考作文就是要鹤立鸡群
很多网友问大家,我们是不是曾经也这样干过?作文里动不动就引用鲁迅屈原文天祥,歌德雨果莎士比亚,能用“滥觞”绝不用“起源”,能用“旖旎”绝不用“美丽”,能用“裨益”绝不用“好处”,为什么这样?
图片
据报道,阅卷组老师每天要评600篇作文,一篇只有不到1分钟的时间。湖南有位老师说,我平均40秒就得改一篇作文,最短的只有10几秒。所以,老师难免会审美疲劳,这种较奇特的作文容易得高分。
因此,该篇作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阅卷老师看懂了,目的就达到了。
曾经火遍全网的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不仅能博到阅卷老师的眼球,同样也可以引领下一年的作文偏好。那么今年满分的《生活在树上》,会不会引发一波浪潮、让大家争相模仿呢?
比如,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考生以关羽死后,赤兔马为诚信而不吃不喝殒命的感人故事。全篇以古白话文方式书写,瞬间博得阅卷老师的眼球,拿下满分。之后,就出现了很多模仿他写文言文的考生,一时成风。
图片
再比如,2009年,四川考生黄蛉,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写了一篇作文。连阅卷老师都看不懂。为了评分,阅卷组只能请来了古文字专家,先把文章翻译成简体字,再进行评定。作文只被打了6分,但他最终仍因为“天赋奇绝”,以428分的总分成绩,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
但是在后续的跟踪采访中,黄蛉并没有潜心钻研甲骨文,让看好他的专家们大失所望。
图片
结束语
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高考题目都是倾注了出题人的心血,既要让高水平的考生有发挥空间,又要让普通考生有话可说。阅卷老师希望看到考场上的创新,希望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然而,创新并不是故弄玄虚,标新立异。
其实,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鼓励创新,鼓励个人有独特的性格和做事的方式,但是创新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和困难的事情,更实用。一味地过分追求创新,往往让所谓的创新失去了初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