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脾湿最稳妥的小方子!该去的去,该留的留,送给天下脾虚人

 新用户63456694 2020-08-11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华本草》、《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读者朋友聊聊去脾湿的问题。

怎么去脾湿呢?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症状,中医有不同的应对之策。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这个,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其特点,这就是“稳妥”。

你来看一下吧——

准备中药饮片茯苓9克,山药15克,两者都研粗末,放在加热水杯里头。先用水煎开,然后小火慢煎5分钟,取药汁服用。或者说,你把两味药反复用刚刚烧开的沸水来冲泡,一天当中反复加热水,频频饮用。这两个办法,哪个都行。

这个办法适合谁呢?我告诉你啊,就是脾虚有湿、便溏、吃东西不消化。主要表现,就是吃饭以后没过多久马上就如厕,一天之内大便多次,大便不成形,谈不上腹泻,但总是稀的,里面夹杂不消化的食物。与此同时,食欲尚可,或者食欲不佳,四肢倦怠,肠鸣漉漉。这类情况,在素体脾虚的人身上可以见到,在一些大病初愈者身上可以见到,年老体弱者也可以见到。

这类人的问题,根源上说,就是脾虚夹湿。脾虚有湿,水不得运化输布而成痰湿,五谷不得运化消磨而成积滞,湿滞困于中焦,下入肠间,于是发生上述情况。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我感觉,抛开各种中成药、汤药不谈,我觉得轻症患者,用点山药和茯苓是不错的。其中这个山药,能健脾、止泻、益气,固摄水谷精微。其中的茯苓,能健脾、利湿。

别看它们都是好药,但实际上也有偏颇。山药虽然善于补脾和固摄,但是呢,山药本身能补脾阴,单独用山药,难免会留痰湿之邪于体内。茯苓虽然能利脾湿,但是它容易伤阴。

怎么办?两者配合起来。山药得到茯苓,健脾益气而不留湿,茯苓得到山药,除湿利水而不伤正气。这就是“该去的去,该留的留”。同时,两味药性味极其平和,故而堪称平补缓利之剂,对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药效平和,非常稳妥。哪怕是年高体衰、大病初愈的人用,也没问题。

这就是山药和茯苓搭配使用的妙处。

所以我说啊,符合上述脾虚有湿特点的人,你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自我调理一下。它虽然不及成药、汤剂来得快,但是安全性高,使用人群更广泛。

我之所以对这个配伍印象深刻,原因就是我的老师,常常在给一些老弱者调养时,用到这两味药。一些大的组方里头,茯苓和山药必然成对出现。到后来,我潜下心来钻研中药配伍应用规律,发现山药和茯苓的确是传统对药,深受历代医家的喜爱。

我把这个介绍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上述内容,我以前也做过视频节目,用实物展示的方法,向读者介绍过。您如果感兴趣,可以翻出来看看。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