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国宝,经手数十位帝王,传世1591年,专家估值9000万亿

 bulaolindtsg 2020-08-11

中国人心里有一个玉的情节,玉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又专精的矿石,是历史上文人墨客追捧的对象。玉在山而木润,玉

石而山辉,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古人拿玉做比,把那些优秀的隽永的品质赋予在玉身上,让玉成为了一个意向,若能的人称赞一句温文如玉,便是对君子的莫大的评价。而有一件中国第一国宝,经手几十位帝王,

传世1591年,价值9000万亿,

就是一块历史上留下代代传说的美玉。

卞和献玉,山穷玉现

楚人卞和是一个农民,一日在山上劈柴时,偶见凤凰栖于山间,光辉耀眼,精光灿灿。

楚人有一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卞和就笃定,此地定有宝物未现于世,在山上开采九天九夜终

一块璞玉。卞和便携带璞玉来到了楚厉王的面前,言说此乃当时未见之宝物。

历王看到了这块玉

找来了一位鉴定玉石的专家,经过专家的鉴定认为"石也"。厉王勃然大怒,以为诳,砍断了他的左脚。等到了厉王驾崩,武王即位,卞和又带着自己的璞玉来到了武王面前,

等到武王寻来了鉴定专家得到了"石也"的答复。

武王也因此动怒,命人砍断了他的右脚。


直到后来武王逝世文王当了楚王,卞和在山间哭了三天,泪尽而泣血,哭到了眼泪都流干了。文王很惊异,天下被砍脚的人太多,可像你这么悲痛的却太少了,你在悲痛什么呢?卞和说: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意思就是说:我太伤心了,却不是因为我被砍了脚,是因为宝玉被说成是一块石头,贞洁之言被污蔑成

,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

文王听之大惊,令人剖开璞玉,里面果然有块无限之美玉,

也因卞和氏发现之,文王感其意志,名为和氏璧。而发现和氏璧的那个山洞名为卞和洞,今地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荆山,也有人称和氏璧为荆壁,亦有人称和璞。璞,是没有雕琢的美玉的意思。这块传世之宝,在卞和不屑的努力下终于重见天日。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自古以来,对

于美玉都有一种三人成虎的谣言

:始皇帝的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打造而成的。

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北魏的穷酸文人,

好写一些传说传奇卖钱赚得名声与银两,他的名字叫

崔浩

。可不是那个"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崔颢,随读音相同的字不同。


崔浩这人,没做过大官没干过大事却写过一本谣言编篡成的书叫做《汉纪音义》,里面记载了无数崔浩做梦想出来的传奇桥段,其中有一个便是:传国玺,是和氏璧做之。

这个谣言其实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和氏璧我们都知道是个圆的片,不然怎能叫壁能,而玉玺好说歹说得是一个方块,玉石不是金银没那么强的可塑性,怎么可能把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呢。

再者说传国玉玺为蓝田玉所造,是始皇帝特意着李斯寻得顶级蓝田玉,和氏璧却是荆玉是两个完全不同产地的玉石,因此这个谣言甚是没有水平。

但饶是如此,仍有好事者信以为真并且大肆宣扬唐代张守节写了本《史记正义》,说是专给《史记》作序,要知道

《史记

》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有多重大,可以说中国汉秦时期的主要事件都以《史记》为准互相校对,能给《史记》作序,也不是常人了。

广告蜂蜜放了三年多,还能继续吃吗?幸亏及时听完专家的解释

这本《史记正义》倒也没有崔浩写得书那么离谱,里面有许多合理的考证确定了《史记》中没有赘述的地理位置的准确地点,也真是因为这本书没那么离谱,才导致它里面的

"汴河壁,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才让大家那么相信。

再到了南宋,学者李心传仔细考证得出了崔浩的说法是错误的:

尝以礼制考之,璧五寸而有好,则不得复刻为玺,此说谬矣。

说白了就是和氏璧是一个薄片,很明显弄不成一个玉玺样子的方块。

照理说这样的谣言本应该就此打住,

没想到到了近代,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王利器先生却相信了传国玉玺系和氏璧所造的这一虚假信息,

又把这一结论写在了他的众多著作中,以王老先生的学术能力和影响力,大众又在一次的普遍相信了这一学说,也算得上王利器先生的一大遗憾。

和氏璧下落


和氏璧的下落之说可谓扑朔迷离

,楚文王为了奖励有功之臣把和氏璧赏赐给了相国昭阳。不曾想昭阳这人在一场宴会上喝的五迷三道酒足饭饱之后,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和氏璧竟然没了。在楚地找了几十年这块璞玉愣是没找到。

五十年之后,赵国一个混混在大道上捡到了一块玉卖给了赵国的王室赚了500金,赵王室找了许多鉴定专家仔细的分析,就敲定这必然是楚国至宝和氏璧了。这里面有太多的不合理的地方,而且鉴定专家的水平,知道卞和献玉的故事实在很难对其有任何信任。

再后来赵国用这块和氏璧弄出了许多幺蛾子,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等有名的历史故事都是秦昭王非要拿五十城换这块和氏璧为开头的。

和氏璧从此便一直辗转多家,跟了无数的帝王,有学者分析说如今和氏璧若是问世,

预估价值应该有9000万亿

。可这样的理论也无处可说,无际可讨,只能任由别人评说了。

结语


有言曰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无论是发现玉壁的卞和或是之后又找到了玉的赵国,和氏璧从来都是不详的象征,引来了无数人的争夺。

秦皇岛的传国玉玺更是如此,人们以为得到了玉玺是得到了权力,殊不知是美玉附庸权力,美玉从来无法代表权力。有能者得美玉如锦上添花,无能者得美玉只能算是雪上加霜了。

文/赵贺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