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遇(四十六)——天佑四川(八)

 老闷T 2020-08-11

我羡慕鸟,因为鸟可以在无边的蓝天下飞;我羡慕鱼,因为鱼可以在无际的碧海里游。
我更羡慕我自己,因为目前我还有一双还算说得过去的脚,可以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走。
偶遇催我前行。
前方的路还很远,加油!

偶遇(四十六)——天佑四川(八)
四川是首屈可数的旅游大省。
出蜀南竹海,车行不出百公里,可到兴文石海。
兴文石海
亚洲最大石海。
景区东通泸州,西接宜宾,与蜀南竹海相邻,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兴文石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石海博物馆

进入兴文石海,就像进入了当代世界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厅,千百副巨型天然石芽,有的肖人,有的肖物,各具匠心。
群羊下山

夫妻石

有人说“石海无俗石,个个似神工”,果真不假。

苗王寨
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地,约有四万余人,大部份居住在石海景区内,属花腰苗支系。由于长期居住偏僻山区,过着刀耕火种的封闭式生活,其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古朴浓郁,得以传承几千年而不变。

苗王宫

苗王宫的后院,估计是天下唯一。

石海一线天
由苗王寨前往僰王寨的必经之路。

僰(bo)王寨
僰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距今已消失500余年。

僰王寨附近山崖上的悬棺。

天下第一漏斗

在景区东侧,有一个巨大的天坑,在地质上被称为漏斗。东西长650m、宽490m,直径550m,高208m,呈椭圆形,其势如刀劈斧砍,四面绝壁,底部为塌陷松散堆积地貌,整体犹如一个漏斗状,形态完整,其规模位居世界岩溶漏斗前列。
绝世漏斗,地球特大天坑。

在漏斗锥形绝壁中间,有一环绕漏斗的游览环线,行走其间,你会被造物主的神奇所震撼。

天坑是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是中国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
1989年胡耀邦总书记重走红军路路过此处时,题下了'天下奇观'四个大字。

天泉洞
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形成地质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
兴文全县以天泉洞为代表的200多个大小溶洞组成的洞穴群,遍及十六个乡,有'石海洞乡'之誉。
中国空间规模最大的溶洞。

天泉洞其空间规模和游览长度不仅是中国第一,也居世界洞穴之首。已探测长度为10.5公里,上下共分四层。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布、石梯田等洞内沉积物种类繁多,或卷或翘、或立或吊。重镶迭嵌,千态万状;或似仙阙楼台,或若瑶池胜景,或如海市蜃楼,使人目不暇接。

天窗
是天泉洞著名的景观之一。
天窗是一种罕见的洞穴奇观,它是洞顶岩石裂隙遭到地表洼地流水的渗透溶蚀,发生小规模崩塌而在洞顶部形成的自然穿孔。
因天光可人,地学上因形命名,谓之'天窗'。
天泉洞的天窗堪称天下一绝。

据介绍,抗战时期,国民党重庆政府就曾把一座兵工厂藏匿于此。

经内江、遂宁,到达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阆中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徽州古城)之一。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截至目前,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

晚上入住阆中水码头客栈。
水码头客栈
始建于明朝,代有修缮,光复于今。初期曾是嘉陵江“青龙帮”帮会头目的住所,他控制着水上航道的集运中心,是驾驶江行的龙头。

客栈风格古朴、幽静,客房内配套设施齐全。九个天井呈串珠式联通,灵秀婉转,楼阁层迭,浑然一体。

天井之中花草飘香,一派清宁。

水码头客栈是阆中千年水运码头的实物遗存和嘉陵江船工习俗的集萃之地。

驱车前往白塔山,路边农家院里的果子格外诱人。

阆中白塔
又称“文笔塔”。坐落在号称“天下第一江山”的阆中白塔山上,建于明代末期,共十三层,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层,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临。

登塔远眺,浓雾之中的阆中古城也就只能看个大概轮廓。

绕城而走的嘉陵江。

阆中古城风水文化独具特色。
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

环城而立的白塔山。

阆中古城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古戏台

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古镇江楼

呵呵,孙猴子真有眼色,送来了仙桃。

阆中古城饮食文化远近闻名。久负盛名的保宁醋、保宁压酒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当地特产随处可见。
保宁醋始于公元936年,是中国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药醋。1985年保宁醋进入中南海,成为国宴调味用品。随着川菜的传播,成就了“川菜精灵,国醋保宁”之美誉,长期食用有益身体健康。

状元坊
阆中古城科举文化底蕴深厚,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

状元府

贡院
在城内学道街。至今保护较好,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
考棚,是贡院的俗称。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后备人才的一种制度。清朝初年,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7年,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

川北道署
俗称道台衙门,明洪武四年(1371)始设川北道台,至清及民国历经500余年。

川北道署前广场上的雕塑。

中天楼
又名四排楼,是古城的风水坐标。始建于唐朝,也被人们喻为“阆中风水第一楼”。
阆中古城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均以中天楼为核心,层层展开,布若棋局。

汉桓侯祠
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

世人都说张飞猛,俺要和他见高下。
(驴友手机拍摄)

大战三百合,老张眼看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哈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军部旧址
阆中古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多年。

附:《偶遇》系列近10期目录及原文链接
36. 偶遇(三十六)——多彩贵州(四)

(点此链接原文)

37. 偶遇(三十七)——多彩贵州(五)

(点此链接原文)

38. 偶遇(三十八)——多彩贵州(六)

(点此链接原文)

39. 偶遇(三十九)——天佑四川(一)

(点此链接原文)

40. 偶遇(四十)——天佑四川(二)

(点此链接原文)

41. 偶遇(四十一)——天佑四川(三)

(点此链接原文)

42. 偶遇(四十二)——天佑四川(四)

(点此链接原文)

43. 偶遇(四十三)——天佑四川(五)

(点此链接原文)

44. 偶遇(四十四)——天佑四川(六)

(点此链接原文)

45. 偶遇(四十五)——天佑四川(七)

(点此链接原文) 浏览10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