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儿子 || 吴晓锦

 作家平台 2020-08-11



儿子已买了房子,且来信叫去享享福,王老汉在左邻右舍的羡慕声中带着老伴进城来了。为了给儿子一个意外的惊喜,俩老决定不跟儿子说具体的出行日期。 

按着地址找到了儿子住的地方,见是一处花园似的所在,房子很高也很气派,俩老替儿子自豪,能住这么高级的地方,儿子真的是出息了。 

俩老加快步伐,提着行李,想快点走进儿子的小区,却被一大铁栅栏拦住了,还有两个大盖帽守着。一见有大盖帽,俩老便习惯性地拘束起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个大盖帽喝道,干什么的?想拣破烂和偷东西也不看个地方!王老汉恭恭敬敬地说是来找儿子的。大盖帽疑惑地问,你儿子在这里?王老汉点头,大盖帽打量着王老汉问,你儿子叫什么名字?住几栋几楼几号?王老汉都一一说了,大盖帽看了看表,说这时候应该还在外面上班。王老汉掏出一封信来说:他真是我们的儿子,是他叫我们来住一段时间的,喏?这就是他给我们的信,可不可以先带我们到他的房门口等着?大盖帽看了看信,点头说,我相信你们说的是真的,但我们正值班,没空带你们去。王老汉说,那你指一下路,我们自己到那里去等着。大盖帽瞪了瞪眼道,那更不行,万一你们去东走西串的,我们被人家投诉了怎么办?王老汉和老伴打算就在这大门口蹲着等,大盖帽又摆手:你们不能在这里等,万一开车进来的业主看见了多不好,你们到对面的路边等着吧。王老汉和老伴只得听从。老伴冷了心,说怎么这大盖帽一点笑脸都没有?在咱乡村里等人,旁边的人家都会拿来一张凳子,端来一碗水呢。王老汉叹一气,说算了,听说城里人都是这嘴脸。

总算等到儿子下班来了,王老汉和老伴挺起了腰,以为可以去斜视一下那两个大盖帽了,却发觉儿子和那俩大盖帽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切例行公事。儿子跟大盖帽们解释了一通,大盖帽没话再说,却要儿子登记,儿子也乖乖地照办。王老汉想不通,带自己的父母进家也要登记?儿子说这里住的不是同一个村的人。 

安顿父母住下后,儿子就交代开了:一、经过别人家门口时,不要东张西望的,免得人家怀疑是小偷;二、说话不要太大声,免得别人投诉说制造噪音;三、碰着邻居时,微笑着点一下头就行了,不要随便去跟人家闲扯,人家没工夫来瞎聊;四、不要随便去串门,人家没兴趣欢迎你;五、去散步时,走大路和进小区的公园就行了,不要钻进角落里去,免得被业主和保安当小偷抓起来。

王老汉和老伴只住了三天,就坚决地回老家去了。 

半年过后,儿子又来了信,说是已把那房子卖了,买了郊区农民的空房。下次再来,可以随便点了。看完信,王老汉叹着气问老伴:难得儿子这么细心,咱们还去不去?

 

作者简介:吴晓锦,苗族,贵州省惠水县人,1986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89月应聘至广州市南沙珠江中学任教。中篇小说《山路弯曲》在由《女友》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路遥文学大奖赛中获优秀奖,中篇小说《城市理想》发表于《春风》1997年第七期头条,。曾在《杂文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和人民网上发表文章。个人中短篇小说选《虚美时代》20078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乡情散文《山歌声里故乡情》20091月收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这扇门:中国近现代名家音乐散文集》。20107月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苗族作家文学研讨会。本人的创作情况已被编入《中国现当代苗族文学史》第十一章。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南沙区文联委员,广州市南沙区作协理事,广州市南沙区民族团结促进会理事,广州市南沙区珠江中学高级教师。

作家平台(公众号:zjptzjpt)欢迎大家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题材内容不限,来稿请附200字内作者简介、相片、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