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理我都懂,为啥还要看书? || 鹧鸪声妹妹

 作家平台 2020-08-11


好友不怎么爱看书。那日她对我说,“为什么要读书,大道理,做人的原则我都懂,为什么还要读书”。当时一下子我倒是被她给问住了,顿觉她言简意赅,说得漂亮。虽然我读书不少,可接人待物上的礼节,有些做得还不及她,心胸也不如她开阔。读书本就是一种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而她却实实在在地每日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锻炼,这种内心上的成长远在我之上呀。更有甚者,她搬出一些所谓的文化人,生活里所作所为极令人不齿,远不及大字不识的“文盲”的种种案例。面对这么一个功利性极强,万事都要在短期内见到成效,拿出证据的社会,我一下子词穷了,所有读书的好处似被打回原形,又作回了书本上那些枯燥的教条理论,没有半点信服力。

这个问题就这么一直搁置着,直到有一日看到一位年轻的听众朋友在我的节目底下评论道,“读书不仅仅是增长知识,也是自省”,我便又仔细思索了下这个问题。我读书,大多是出自内心的困惑与不解,对自我、对周遭的人与事有太多实在想不明白,于是想从长者智者那里寻求到答案。书里其实不仅仅有道理,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甚至是放大镜,把生活中的鲜活人物放到这些镜下,让你看得通透。

吸血鬼故事里那种神秘的超能量“读心术”其实有不少读书人也同样具备。现实中的人与事很多就像小说故事里一样,你读多了,也渐渐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灵敏的耳朵,能从他人的些微动作,只字片语,明白别人的情感和意图。那些赞美是真的赞美,还是背后依旧留着一句话等着你明白,或者等着你来说;那些批评指责究竟是真的因为你错得离谱,还是只是对方在向你发泄别处受的怨气,又亦或他就是享受这个对他人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的过程。拥有了这么一双“明亮”的眼睛,很多事情都不会再让你生气,你也不会去计较,慢慢地你的心也会越宁静。

因而,读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物欲横流、喧嚷的生活,在我无法到大自然去润泽自己心灵的时候,一本好书可以抚平我蹙起的眉头,驱散内心的火气和郁气。再者,是陪伴。人是一种很害怕孤独的动物。亲友都会有不在身边的时候,而书是唯一一直陪伴我左右,不离不弃的伙伴。我无法想象没有书没有文字的生活。若真有这么一天,人类文明如空气般一夜蒸发,地球成为我一个人的孤岛,那我就每一日将自己每一滴每一点的想法记录下来,给明天、后天、再后天的自己看。此外,是愉悦身心。我对知识的渴望,犹如葛朗台对金钱的占有一样强烈,贪婪地意欲在最短时间内“占有”最多的知识。

但是,知识的多少跟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是不能划等号的。正如好友所言,有不少“文化人”做出来的事情、说出来的话还真是粗鄙至极。那是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把这些思想学问储存在大脑里,充其量他们只是一台信息储存器,而没有真正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其实,这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书上的道理必须反复在现实中实践,用心体会,有一日它们才会真正化为我们的内在。


中国当代社会,如此浮躁,面对名、利、声、色各类欲望的逐求,年轻人很容易人云亦云,迷失自我,将内心最真挚最纯洁的东西给埋没掉。时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状态说,我们年纪越大,在社会上呆的时间越长,就离庸俗更近了一步。是非成败转头空,追逐了一辈子的东西,也许在你生命的蜡烛即将燃尽时,才发现一切都是虚无,黄粱一梦而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不如现在就问一问自己,趁着年轻千万别错过了。

宇宙之无常之恒变,吾力量之微薄,实有太多予无力去改变和挽留。我能做的只是珍惜享受今天的拥有,无论明天如何,我都能淡然面对。感情用事,是我最致命的弱点。为情所困,恐怕是不少饮食男女的痛楚。而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平、偏私、计较也令不少人尤其是底层的我们看不到光明。再者,生离死别,又不知有多少人能看淡。书中并没有希望,但书里记载的前人经验和思想会帮助你构筑希望,点燃你生命的火焰。因为你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你视野所及之处太过狭窄,你的生命与整个宇宙的存在相比如蜉蝣般短暂。我们看世界不过是管中窥豹,容易一叶障目,因只知局部而陷入困顿之中。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当你身处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时,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快感?品生活,看世界,也同样如此。

当然作井底之蛙,因无知而快乐,也未尝不好,只要你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知足安乐的心态。其实,这是同一种生存境界的两种不同外在表现而已。

——我想练就一颗淡然的心。淡然并不意味着心湖平滑如镜,从无一丝波澜与跌宕。淡然,是当风暴来临时,我能如大海般容纳这具有毁灭性冲击力的事物,不去抵触,不去抗衡,只是打开心扉,慢慢感受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那个过程。当一切归于平静时,你会发现,你的心并没有伤痕累累,它却变得愈加通透。情绪就像一个弹簧床,你越去抵抗它,你就会被反弹得越高,受到的反作用和伤害就会越大。如果能勇敢地去迎接生活所赐予你的一切,也许结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说不定还会有可喜的收获哦。


作者简介:鹧鸪生妹妹,江苏常州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热爱戏剧、绘画、书法、音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