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祠 || 楚洪利

 作家平台 2020-08-11



当坐在平遥至太原高速公路的大巴客车上,还真不知太原是什么样景致,脑子里突然一片陌生。只知车速一路疾驰平坦。
       4月26日当晚入住太原,才知汾河穿越太原市中心。在一道道色彩纷呈横跨的条幅、灯光炫彩映衬下的汾河,太原显得亮丽辉煌。
       迎泽滩大街是太原十里通行的主干道,双向14车道。宽度70米。据说是当年为了迎接毛泽东而起的名,不过毛主席一生未来过太原。那时太原城的路只有6、7米宽,现在70米宽的大街带给大家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据说太原电线杆都倾斜15度现象,其原因是为了躲避蓬大树木,为防止触高压电的危险。
       27日早晨8点在入住的宾馆吃完早餐,开始往晋祠出发。但很怀念在太原那晚晚宴全体员工和公司领导碰杯的感觉。
       晋祠坐落于悬瓮山下,位于太原西南部,距太原25公里,是晋水源头。
        晋祠以儒、道、释文化为内涵的、也是古建园林式的一座盛大的奉祀祠庙。
        晋祠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美誉”。晋祠不仅山光旖旎,水色碧秀,而且分布着近百座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它们被苍苍郁郁的古树木掩映在浓荫疏影,蜿蜒、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并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在一起, 如一幅极具感染力的美丽的画卷。
       祠区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匠心。


       晋祠有三绝、八景、三大国宝建筑、三大镌刻、三大名匾等景观。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形如卧龙的周柏,以及圣母殿中神态各异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圣母殿、献殿、鱼沼飞粱被誉为“三大镌刻”;对越匾、难老匾、水镜台匾被誉为“三大名匾”;八景有内外之分,内八景几乎全在晋祠庙院中,分别是:望穿晴晓、仙阁梯云、石洞烟茶、莲池映月、古柏齐年、胜瀛四照、难老泉声、双桥佳雪;外八景均在庙垣外及晋祠镇周 围,分别是:旋瓮晴岚、文峰鼎峙、宝塔披霞、谷口双堤、山城烟堞、四水青畴、大寺荷风、桃园春雨等。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不过,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晋祠,原为晋王祠(周武王次子唐叔虞祠)。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该地风调雨顺。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有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晋祠又为纪念晋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 
       晋祠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山坡上的建筑处于视觉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其整体趋势与山体内在的向上的趋势相呼应,获得了优美的天际廓线。


       自古而今,大自然不单单是人类生活物质的源泉,也是人类心智交流的对象,是人们精神的象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此话赋予自然比拟人化的道德属性,并使自然之美带上了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这种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晋祠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本身就是人类最初祠祀的主要对象之一,除一般的地形、朝向、日照、防风、防洪、排水、交通等条件外,用山之峻峭,以壮其势;用水之波涛,以秀其姿,并进而增强其神秘气氛。故山神近山,水神近水,利用优势的自然条件,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居高而筑,也就成了古代建筑的鲜明特色。
       说到晋祠里的人字堰和张郎塔,这里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从难老泉亭东行数步有一清潭,为难老泉水初出之处。潭中间建有一道石堤,凿有直径一尺左右的圆洞十孔,南三北七,作为分水的标准。又怕出孔之水混流,更在堤东建一石堰,作为南北两河分界堰,此即晋祠有名的人字堰。堤西泉水未分之处名“金沙滩”,滩中有一高2余米的分水石塔,名“张郎塔”,又名“中流砥柱”。传说几百年前,晋水南北两河的农民为争夺水利灌溉农田屡起纷争,再加上双方都有地主豪绅从中挑唆,常常发生械斗闹出人命。而且是天越旱纠纷越多,双方越相持不下,结果谁都不能浇地。

有一年清明节双方又起纷争,并且抬着棺材,要拼个你死我活。后来官府出面调停,在难老泉边置一口大油锅,锅下燃烧柴火,当油锅里的油沸腾的时候,往里投入十枚铜钱,代表十股泉水,谁从油锅中取出几枚铜钱,谁的一方就能得到几股泉水,作为官方的定论,永息争端。正当人人面面相觑的时候,北河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轻人,勇敢地跃入油锅捞出了七枚铜钱,而后壮烈地牺牲了。于是官府判定,北河的村民可永远得到这七股泉水,于是在石塘中修起了石堤和人字堰。这位跳进油锅捞钱的青年人是花塔村人,因年久失名,乡人呼为张郎。

北河的村民为了纪念这个叫张郎的年轻人,把他的尸骨埋在了中流砥柱的下面,起名叫作张郎塔。据说一直到解放前,每年的清明节,北河村的村民都要在难老泉边设坛祭奠。为此,也流下了“为息争端赴油汤,不逊当年国士光。智伯渠头游人过,犹闻父老叹张郎”的赞美诗句。





作者简介:楚洪利,河北省涿州市人。祖籍吉林。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协会员。酷爱文学,喜欢音乐。作品散见《涿州报》《现代青年》《塞外诗魂》《野草》等报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